看,黄河变了样!保护母亲河,气象部门做了什么?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
文明起源地
中华母亲河
千百年来
九曲黄河奔流不息
时而蜿蜒盘旋
时而呼啸奔腾
给祖国大地
留下了波澜壮阔的美景
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黄河
全长约5464公里
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
是中国境内长度仅次于长江的河流
也是世界第五大河
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
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
呈“几”字形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
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
最后流入渤海
这条大河
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内考察了四次
并曾发表重要讲话——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而今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正在成为现实
保护母亲河
气象部门做了什么
让我们跟着黄河水
一路向东
看看黄河流域的变化
第一站 > 青 海
三江源地区
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自2005年实施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其丰沛的水量
对黄河中下游的“波涛汹涌”有重要作用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向好
第二站 > 宁 夏
“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
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然而宁夏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603立方米
是全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的省区之一
气象部门十分重视该地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
通过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
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人民
得以在“苦瘠甲天下”的土地上
因地制宜找寻产业扶贫的“支点”
马铃薯、冷凉蔬菜、小杂粮……
众多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出深山
第三站 > 内蒙古
出黄土高原一路向北
穿沙辟石,百折奔流
在阴山之南划出一个大大的“几”字
“几”字弯内
黄河内蒙古段全长830公里
流经乌海、阿拉善、巴彦淖尔等6个盟市
51个旗县
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内蒙古河段是黄河凌情最为严重的河段
为了实时监测黄河凌汛情况
内蒙古气象部门加强开河期气候预测服务
通过卫星图像
将发生凌汛的地点及其区域判读出来
进而估算淹没范围和面积
利用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合成图像
监测结果图像和统计图表
可为防汛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第四站 > 山 西
”千里黄河一壶收”
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之中
黄河奔流至此
两岸石壁峭立
河口收束狭如壶口
故名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
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在水量大的夏季
壶口瀑布气势恢宏
而到了冬季
整个水面全部冰冻
结出罕见的巨大冰瀑
山西省吉县气象局加强与景区的沟通和联系
24小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特别是重要天气过程和短时临近天气的预报预警
全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第五站 > 河 南
“九曲黄河万里沙”
无论年输沙量,还是平均含沙量
黄河在世界江河中都名列第一
多年平均泥沙16亿吨
将其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
其长度可绕赤道27圈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
集减淤、防洪、防凌、
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
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
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
运用“一高一低”水库调度思路
小浪底水库今年共排沙出库3.3亿吨
下游河槽过流能力达到5020立方米每秒
实现下游河床不抬高目标
黄河连续74年岁岁安澜
有力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河南气象部门为小浪底大坝安全
和坝区生态修复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实现了
“大坝安全运行、黄河下游无断流、
下游及入海口湿地面积明显增加”的生态效益
坝区生态逐年得到修复
第六站 > 山 东
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
是九曲黄河在内陆跋涉数千公里后的入海口
黄河在这里以浩荡之势奔流入海
周边湿地广阔,水鸟飞翔,游人络绎不绝
山东省气象局充分发挥卫星遥感监测的优势作用
加大黄河流域生态卫星遥感监测力度
开展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岸线变迁
湿地土地利用和地表植被动态监测
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提供决策依据
依托卫星、雷达等新资料应用技术
建立涵盖综合生态状况、植被生态质量、
典型生态系统、生态气象灾害
和生态保护红线等方面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黄河安澜如故
奔流入海
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焕发了新的生机活力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正在从美好愿景变成现实
广告
推荐阅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审核:段昊书
策划:张宏伟
图文作者:金泉才、于冬梅、王敬涛、武雅丽、葛丽娟、吕桂明、徐贵勤、李倩倩、张娇娇、余亚庆、赵丹、雒璇、陈旻昊、陈优宽、李峰等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网络等
微信编辑:亭喃
广告投放及商业合作请关注公众号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