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态度决定生存!——漫谈大肠癌的防治

春哥 温柔医刀 2023-06-17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事实是癌症发病率的逐年攀高。可以说,我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癌症大国。在2010年我国GDP总量首次超越日本跃居第二之前,我国的癌症患者早就以绝对的优势稳居世界第一。据<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过去10年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2011年我国新增癌症病例约337万例,比2010年增加28万例。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有5人死于癌症。其中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居第三位,死亡率位居第五位。



大肠癌有什么表现?

大肠是消化管道末端的粗大肠管,起于右髂窝,止于肛门,平均长度约1.5 m,包括结肠(含盲肠)、直肠、和肛管,这些部位发生的恶性肿瘤泛称为大肠癌。大便习惯改变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表现,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或排便困难,或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便血也是绝大部分患者就诊的原因之一,出血量小时由于结肠的蠕动使血液与粪便充分混合,导致肉眼观察不易发觉,但隐血试验可呈阳性;出血量大,或左半结肠病变,尤其是直肠肛管的肿瘤性病变可以呈鲜血、或暗血便。一旦肿块长大,或与周围侵犯、包裹可以表现为腹部包块。当癌肿进一步生长,可以导致肠腔堵塞,引起肠梗阻的症状。其他非特异的表现可以有腹胀、不适或、消化不良样症状;或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全身症状。遗憾的是,大肠癌早期往往没有症状,或仅有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表现。等到症状明显来就诊时往往是癌症中晚期,已经错过了肿瘤治疗的最佳时机。


得了大肠癌怎么办?

人们谈癌色变,惧怕癌症,不仅是因为癌症的疼痛难忍,还因为癌症会侵蚀机体蚕食生命。患者得了癌症之后,在经历最初的紧张和焦虑期后,随后会出现否认的心理变化,许多患者会四处求医、反复检查。否认心理是癌症患者被诊断罹患恶性肿瘤后正常的一个心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自我保护的作用,但是执拗的否认,反复的做重复的检查,在许多情况下又起贻误病情的消极作用。恶性肿瘤的诊治讲究的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要想取得好的疗效,就必须与时间赛跑,一旦确诊后,尽快的进行积极的治疗。可惜的是,临床上经常看到,有患者在确诊癌症后,首先做的不是到正规专科医院就诊,而是到处吃中药求偏方,一拖再拖,甚至耽搁了数月,兜了很大的圈子,直到病情重的不行了才想起到正规医院求治,结果错过了手术切除的良机。其实,大肠癌在十大常见恶性肿瘤中,是预后相对较好的一种癌症。治疗策略仍然是以手术为中心,结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早期大肠癌手术后5年存活率超过90%,但一旦到了中晚期,5年存活率就大大下降。因此,一旦确诊大肠癌,应保持一个良好的、正确的心态,尽快到正规的肿瘤专科医院就诊,争取及早开始规范、有效的治疗,以期获得一个长期生存。


为什么会患大肠癌?

很多癌症患者确诊肠道恶性肿瘤后都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患大肠癌?实际上,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疾病、环境、饮食等因素。

1.遗传因素:约20%左右的大肠癌与遗传背景有关,其中包括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也叫林奇(Lynch)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P)。遗传因素导致大肠癌的原因与基因的种系突变有关,导致人体细胞在分裂、增生、分化的过程中,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断传给子代细胞并不断积累。婴儿在胚胎时期上皮细胞即有易感性,进入青春期后,这种细胞即迅速增长,而生成息肉。并且,肠道粘膜对某些致癌物质的敏感性增高,发生癌变的几率也增加。

2. 疾病因素:主要是指腺瘤的恶变。大多数大肠癌起源于大肠腺瘤,经历不典型增生,癌变,最后演变为腺癌。一般来说,从腺瘤发展到癌一般经历5 - 10 年或更长时间,这种演变的阶段性给大肠癌的普查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了相对较长的窗口期。如果能及时打断中间任一个环节,就能破坏癌症发生的链条。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基础上肠道粘膜的异型增生和癌变,是大肠癌发生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病程越长,病变越广泛的患者,癌变几率越高。

3. 环境、饮食、和其他因素:环境的污染、微量元素的缺乏,在大肠癌的发生中也起着促进的作用。70 - 90%的肿瘤发病与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其中40 - 60%的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与饮食、营养有关。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是长期的高脂高蛋白高能量、低纤维素、腌制油炸食物的摄入也是大肠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锻炼缺乏也是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因为体力活动的减少延长了粪便在肠道中的通过时间,从而增加了致癌物与肠粘膜接触的机会。


大肠癌可以预防吗?

那么,大肠癌可以预防吗?答案是肯定的。放眼全球,应该说在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互联网已经覆盖世界每个角落的当代,中美在癌症的纯诊疗水平上是没有明显差距的。那么,为什么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在以4.8%的发生率逐年攀升,而美国却在以3%的速率逐年下降?为什么美国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 - 70%,而我们却始终徘徊在30 - 40%左右?这其中,高危人群的筛查、普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规定,50岁以上的公民都要接受大肠癌的筛查。通过普查、筛查,及时发现、处理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在肿瘤萌芽阶段就及时介入,大幅降低了大肠癌的发病率,提高了长期生存率。而在我国,国民的卫生保健意识非常欠缺,癌症三级预防的筛查体系也尚待完善。患者因为出现症状来就诊时,60 – 80%的患者已经是中晚期,即使是再先进的设备、再高超的技术,面对这么庞大的一个晚期群体,也只能是空留遗憾。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医治未病”的说法,可惜这种理念仅仅停留在国人的潜意识中,并没有真正的付诸实践。


谁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的普查、筛查对大肠癌防治的作用不言而喻。已有数据表明,有效的筛查、和早期干预可使大肠癌的发生率下降60%,病死率下降80%。那么谁是大肠癌的危险人群?符合下列任一条者,即为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RPHA FOBT阳性(反向间接血凝法大便潜血试验)

一级亲属有大肠癌病史

本人有肠道腺瘤史;

本人有癌症史;

符合下列中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史。


为什么说态度决定生存?

患病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导致癌症的诸多因素中,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唯有生活方式是可以选择的。但是,很多人却选择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熬夜、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日积月累,致使身体这台“机器”出了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就指出,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一个人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就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归宿。一个人对健康的态度、对求医的态度、对治疗的态度就注定了疾病的预后。态度决定生存,不是骇人听闻,仔细体会,我想你懂的!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若有版权争议,请与作者联系)






郑阳春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第十三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四川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委会委员

 

专业介绍:长期从事结直肠肿瘤的外科治疗、微创手术,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及进展期、晚期大肠癌的综合治疗工作。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肠道外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