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弃还是坚持,该如何抉择?

春哥 温柔医刀 2023-06-17

-1-

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最后走向生命结束,期间会经历无数次选择,不同的选择刻画出了千变万化的生命轨迹,也演绎出了精彩绝伦的人间百态。

除了起点我们无法选择,终点我们无法逃避,从吃什么牌子的奶粉开始,其实我们就在不停的选择。上不上早教班?读什么样的幼儿园?上什么样的小学?考什么样的中学?读什么样的大学?做什么样的工作?找什么样的人结婚?生不生小孩生几个小孩?退休了干什么,跟谁住,到哪里养老?这些都是人生的重要关口,如何选择将直接影响生命的轨迹和生活的幸福指数。

有那么一些选择,显得很微小,怎么选择对生活暂时没什么影响,需要日积月累才慢慢显出威力。比如早上睡不睡懒觉?吃不吃早餐?吃什么样的午餐?要不要加班?去不去健身?晚上是去看电影K歌蹦迪还是在家看书?什么时候睡觉,熬不熬夜?

有那么一些选择, 却显得很紧迫,如何选择对生命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立刻马上,就会显示出选择的后果。比如生病了要不要去医院?去什么样的医院?选择什么样的治疗?要不要坚持治疗?

 

-2-

在门诊,遇到一个病人,男性,70来岁,藏族同胞;普通话有点生硬,但是很有礼貌,举手投足显得很有修养。随行前来的还有几个四十来岁上下的男女,和一个个头比我还高的大小伙。看得出来,老爷子是家里的长辈,一家子人包括孙儿都陪着过来看病。儿子一开口就说是慕名来的,希望能治老爷子的病。我有点受宠若惊,但马上就意识到他说话的分量。

老爷子是两年前在当地医院做的结肠癌手术,半年前因为腹痛在当地医院发现肿瘤复发,前前后后经历了多个周期的化疗,目前情况是越来越严重,每天都要吃止痛药,身体越来越见消瘦,体力也越来越不济。

我仔细阅读了他们随身带来的片子,双肺多发转移,腹腔多发转移,肝脏多发转移。尤其是肝脏,整个就像是马蜂窝一样,到处都是枣子般大小的“窟窿”,呈现出典型的“牛眼征”征象(转移性肝癌特征性影像表现)。最要命的是肝脏边缘几个病灶相互融合,形成巨大的转移灶,从右上腹肋缘下突出,在腹壁上形成拳头大小的局部隆起。我估计这个也可能是引起患者疼痛的主要元凶。

考虑到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目前治疗的难度,我请患者本人在诊室外稍作休息,跟家属如实交代病情。从他们专注的神情和殷切的目光中,我能感觉的出来,这家人是非常重视亲情和真正关心患者治疗的。在交谈的过程中,患者女儿的眼眶沁满了泪水,我听到身后站着的大小伙也开始吸鼻抽泣。说实话,藏族汉子,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彪悍、粗犷的形象,是那种刀架在脖子上都不低头宁死不屈的勇士。亲眼看到藏族汉子哭泣我还是第一次(对不起,是亲耳听到,因为我没有回头,怕对方尴尬)。但越是这样越是让我肃然起敬,越是让我感觉到他们亲情的分量。

因为患者已经处于疾病的终末期,预期生存时间只有三两个月,而且肝脏边缘病灶随时都有破裂的危险,一旦破裂分分秒秒就可以结束病人性命。考虑到目前医学技术的局限性,积极治疗即使能稍微阻延疾病的进程,但已是无力回天无法逆转疾病的结局。而且,治疗的代价,伴随的风险,也是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我请家属和患者本人一起商量,慎重选择。

 

-3-

作为肿瘤医院的医生,这种类似的情况我们几乎是天天都会遇到。对于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当病情进展到晚期,处于扁鹊低头华佗叹气的境地时,是选择坚持治疗还是及时放弃,对患者对家属来说都是艰难的抉择。继续治疗,意味着每天必须面对永无止境的放疗化疗,忍受治疗的各种并发症,虽然可以延长些时日,但最后还是在痛苦中结束。放弃治疗,意味着放弃最后的生存机会,虽然存活在世的时日短一些,但可以过一些有亲情有温暖有尊严的最后时光。

从治疗的角度讲,只要能延长超过预期生存的可能,积极治疗就有价值。可是,从人文的角度,任何治疗如果只能延长患者几天,几周,或者月余的时间,与漫漫的生命长河相比,与患者所承受的痛苦相比,与因为治疗而付出的代价相比,这种丁点效果的治疗是否真正值得尝试?

我们在临床上都曾经遇到,经过积极的抢救把濒临死亡的病人一次又一次从鬼门关中拉回,每次我们都会自豪的在病例上记录下“抢救成功”。可是,病人在苟延残喘一两天后还是毅然决然的撒手而去。

我有时也在反思,这种所谓的“成功”,到底是“成功”还是“成过”?病人如果苏醒过来,她是会感谢我们还是怨恨我们?可是,在家属的坚持下,在职责的驱使下,我们却不得不义无反顾的在满身插满管子的濒危病人身上一而再的注射药物,甚至进行电击除颤抢救。


-4-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

浙江医科大学一附院毒理专家陈作兵博士在得知父亲身患恶性肿瘤晚期后,毅然选择出院,放弃放疗化疗,带父亲回家,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还向其母亲交代,万一父亲出现昏迷或者呼吸心跳停止,不要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让父亲安详地离开人世。这件事情当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争论,褒者有之,贬者有之,妄加揣测者也有之。

其实,类似的新闻在国外也屡见报道。

美国曾经有位德高望重的骨科医师查理,在得知自己确诊胰腺癌晚期后,明知手术可以将生存率提高整整三倍(从5%提高至15%),他还是坚决放弃手术、放弃化疗,第二天就出院回家,并自此再也没踏进医院一步。他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家庭生活上,几个月后,在家中去世。

 

-5-

其实,面对晚期癌症患者,不管他们以及家属如何选择,我们都不能以好或者不好,对或者错妄加评论。因为,这期间的考量并不能以好或者不好,对或者错简单的进行界定。坚持治疗或是及时放弃都各有其利弊。而且,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生命的自主选择权,都有对自己生活的独立决定权。况且,他们的病情,处境、困难、愿望,我们并不了解。作为旁观者,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关心,支持,和祝福;作为医者,我们能做的,是如实的告知病情,告知各种选择的后果,风险,结局,让家属让病人自己来权衡自己来抉择。

如果选择了家庭和生活,就该高高兴兴回去,尽情享受每一天。如果选择了医院和治病,就该忍受一切痛苦,全身心的去创造生命的奇迹。生活抑或治病,就看哪一样在心中的分量更重;家庭抑或医院,就看选择哪一站作为生命的终点?


(原创作品,欢迎大家转发、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