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频繁猝死引发担忧,医务人员的生死谁来关心?
2019年没能打破2018年延续下来的魔咒,几乎每个月都发生医生猝死的悲剧:
2019.1 浙江中医药大学一名2017级学生“心源性猝死”;
2019.2 浙江某医院一位放疗科医生心脏骤停不幸去世,年仅27岁;去世前刚与相恋近7年的女友结婚,连婚礼都还没来得及办,就猝然离世;
2019.3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宗云医生值班后又上一天手术,倒在岗位上,享年44岁。
医学人才的培养周期长,培养一个独当一面的医生不易,从一个医学生到成长为一个医学专家需要四五年甚至十来年的寒窗苦读,需要一日日的临床打拼和刻苦训练,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医生英年早逝不禁让人扼腕叹息,正是风华正茂事业如日中天的年纪憾然辞世,对医学界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对单位是一个巨大的不幸,对家庭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医生从事的是治病救人行善积德的莫大善事,医生是人们眼中与死神斗争与命运抗衡的无畏斗士,为什么这样的好人、善人却偏偏命运多舛?
空有满腹的医学知识一身的健康学问,医生,为什么能救所有人,却救不了自己?
究其原因,高强度的工作、超负荷的压力下普遍的健康状况下降是导致医务人员频繁猝死,发生医不自医悲剧的罪魁祸首!
2015版《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指出,52.72%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40-60小时,32.69%的医师每周工作60小时以上,远远超过劳动法规定的“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三级医院高达91.81%的医师需要加班工作。
2016年《中国医生健康指数调查报告》认为,中国医生的健康状况令人堪忧,63.6%的医生健康指数不及格,78.2%的医生饮食状态不健康,大部分的医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医生,健康状况尤为悲惨。
王宗云医生连续工作倒在岗位上的消息让广大网友再度泪崩,痛惜不已(值班后又上一天手术,外科医生猝死在岗位上,痛惜!),从网友发来的大量留言中可以看出,长时间的加班、无穷尽的工作、夜班后无法休息,五加二白加黑的连轴转是很多医院临床医生的普遍工作常态。
医生是人又不是神,血肉之躯又怎经得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摧残,纵是钢铁铸就的不老金身不打油不抛光也有生锈无法坚持的一天。
一张张医生工作后疲惫不堪、席地而睡、坐着睡着的照片曾感动了万千网友,可是这背后隐藏的问题却更发人深省让人无法淡定!
到底还有多少医务人员在这样超负荷超高压下透支自己的生命,医务人员这样无休止地透支自己的健康到底能扛多久,下一个累倒、崩溃、猝死的会不是自己或是身边的人?
白衣天使,一直是世人为医生护士塑造的圣洁的形象,也是驱使鞭策这个群体悬壶济世忘我奉献无情牺牲的一顶道德高帽。可是世人忘了,白衣天使也是人,是跟大家一样有吃喝拉撒生理需求有妻儿老少需要供养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凡人!
累到极点身体会垮,人没了家里天会塌!身体累垮了谁来照护那些急需救治的病人,家里天塌了谁来庇护未成年的儿女赡养逐渐老去的父母?
很多医院都在提倡教育医务人员要讲奉献要多谈付出少计回报!奉献,他们不怕!选择了医学这个行业,所有人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奉献也不能罔顾了劳动法的规定,不能罔顾了医务人员身体承受的极限啊?
医生超负荷的工作带病坚持上班是对个人好,单位好,还是对社会好?医生垮了过劳死是个人的损失,单位的损伤,还是社会的损失?
个人是群体的缩影!
个别医生的猝死是这个行业整体高压不堪重负的一个信号,如果大家持续忽视置若罔闻,当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开始逃离越来越多的优秀专家身体出现问题谁还来为病人看病做手术,我们的健康梦中国梦又如何实现?
终有一天我们大家都会生病,都将老去;如果到时优秀的医生凤毛麟角,剩下的医生不堪重负,所有人将不得不面对病多医少有病无医的局面;当我们病了,当我们老了,谁来给我们看病谁来为我们收拾残局?
为医护人员创造舒适和谐的生存环境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减负看似只是在关心他们其实是在关心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因为他们的生死关乎我们的生死,他们的健康关乎我们的健康!
关心他们的现在,就是在关心我们的未来!
可谁来关心他们?
你、我、他,还是不能置身事外的我们每一个人?
(原创文章,春哥出品,欢迎转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