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医二十余年,我终于读懂了两个字

春哥 温柔医刀 2021-08-11

有一次,小孩问我,三个火字怎么念,三个土字又怎么念?
 
我很惭愧,读了二十年书,活了一把年纪,这些字还真不会念。

 
我更惭愧的是,有些不是生僻字的字词,耳熟能详,还经常挂在嘴边,几十年来,却不懂其真正的含义。
 
医德,就是这样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的两个字!

这两个字,对每一个学医之人,从跨入医学院校大门宣读医学生誓词的那一刻,就开始接触;此后,在行医生涯的每一天,都在反复践行。
 
那么,医德是什么,什么样的医生才称得上是有医德的好医生?
 


我1998年医学本科毕业,毕业后短暂工作,又辞职考研;研究生毕业以来,一直从事临床工作,算起来,从医已经有二十余年的时间了。(那一年,我考研
 
我一直以为,当医生,技术好,水平高,看得了病,讲得了课,写得了论文,然后有一大堆头衔称号,成为一个大专家、大教授,就理所当然是一名好医生。
 
二十余年来,我不断实践,对技术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对学术勤学苦思,朝着成为大专家、大教授的方向用力;直到我遇到HeitlandW.教授,才猛然意识到,当一名好医生,光有技术有学问还不够,还要有医德!


 
数年前,我有幸参加一个德中临床医疗交流项目,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慕尼黑Klinikum Bogenhausen医院学习,师从Heitland W.教授。
 
Heitland教授是欧洲著名的临床外科专家,他的胰十二指肠手术享誉全欧洲,可以说是大刀阔斧、干净利落,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就是“Withforty years’ experience, very skillful”。但是,Heitland教授对我影响最大的不是他精湛纯熟的外科技术,而是他谦逊温暖的行医作风。
 
Heitland教授对待病人如同故人知己。与病人交谈前,先握手,边寒暄边了解病情,医疗查房就像是朋友间的谈心,气氛融洽温馨;医生没有盛气凌人一副大专家的架势和派头,患者也没有惴惴不安对就医的恐惧和压力。 

 
我当时很震惊,这种医患关系完全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情形。
 
我们华夏文明自古以来就有望闻问切把脉问诊的医学传统,可是现在有几个专家看病时会和病人握手?不要说握手,有时忙将起来,抬头多看病人几眼都不一定做得到。查房时,大多数时候,都是病人躺在床上,医生站在床边,居高临下地质询病人。有几个医生,会帮病人摇床,扶病人坐起来,或自己搬个凳子坐到床边,跟病人平视着对话,拉着手唠家常?
 
极少!至少在我二十多年的学医、行医经历中,罕有看到国内医生这么做!
 
我当时曾私底下询问其他医生,那些病人是不是都是Heitland教授的“熟人”?答案显然不是,因为那些病人不只来自德国,还有俄罗斯、荷兰都其他欧洲国家慕名过来的病人。
 
这件事情都对我的触动很大,也促使我思考,什么是医德,什么是医疗,什么是医患该有的局面?


为什么我们国内医患关系那么紧张?为什么我们有医生治好了病人反而还被家属投诉?为什么我们有医生夜以继日超负荷的运作与工作,节假日无休的奉献与牺牲却还不被患者认可?
 
客观地讲,我们国内的医疗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是有差距,但是经过数代人数十年的努力与追赶,这个差距正在日益地缩小,在个别领域已经出现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势头;但是,我们的问题是在注重技术发展的同时对医学人文的丢失,在加强医生能力和水平训练的同时对个人品格和修为培养的忽视。
 
人们评价一个医生,最高的赞誉是德艺双馨。德是医德,艺是技术;德在艺先,德是基础!
 
有德有艺,才是一个好医生;有艺无德,只是一个专家,不是一个好医生。
 
技术,是水平,是能力,大家容易理解,那什么是医德?(态度不好就是没有医德,病没治好也是没有医德?医德岂是可以乱扣的高帽乱泼的脏水!
 
医德是医生的品行,道德,操守!它是医生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是医生设身处地对病人的考虑与照顾。
 
它是植根于医生心底的一条准绳,是医生心中的一丝眷顾,口中的一声关爱,眼中的一抹温柔!
 
它是医生忘我的奉献与牺牲,是医生为治病救人锲而不舍的努力与坚持,是医生看到病人受疾病折磨感同身受发自内心的同情与同理,是医生为了替病人切除病灶祛除病魔甘愿承受巨大风险的责任与担当!
 
医德体现于每一个细节,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



有一次,我给一个经历多次手术的女孩做手术。虽然她已经有多次手术的经历,而且非常地勇敢,但是她的神情显然还是非常地担心和紧张。
 
看她孤零零地躺着,我当时不由自主设想,如果自己是一个病人,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即将进行性命攸关的手术,周围都是一些陌生的面孔,最害怕的什么?是孤独与无助!最需要的是什么?是陪伴与鼓励!
 
我走过去,握住她的手,问她,“怕吗?”她说,“看到我就不怕了。”
 
其实,有时我们医生并不需要做太多,只需要轻轻喊声病人的名字,握握她的手,拍拍她的肩膀,或者掖掖她身上的铺盖,对方就能感知你的关注,你的关爱,从而增加与疾病抗争的决心和勇气。
 
自那之后,凡是有可能,我都会尽量地在病人麻醉之前赶到手术室,和病人说说话,或者打个招呼,或者让她听到我的声音。因为,我想让她知道,无论何时何地,我会与她同在,无论任何艰难险阻,我会和她一同面对。
 
在德国学习期间,有一回Heitland教授和我一同为一个下腹部巨大包块的患者行剖腹探查手术。在手术探查的时候,突然发生盆壁静脉撕裂大出血,分秒之间血液像喷泉一样迅速淹盖了整个盆腔。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Heitland教授却依然气定神闲、谈笑风生,不慌不忙地说了一句,“We are all here, what’s to be afraid of?
 
是啊,只要我们同在,只要医生同心,医患同心,携手抗争,不管疾病多么凶险可恶,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过不去的坎!(外科医生的肺腑之言:做一个好病人不吃亏!



技术就像达摩利剑,助人斩妖除魔除疾祛患;医德如同冬日暖阳,让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
 
有患者和家属发来感谢信,表扬我们态度好,有耐心,有医德,是尽职尽责值得信赖的好医生,更有患者感谢我们,说我们把医者仁心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很感谢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同时,也深感惭愧,我只是尽了一个医生的本分,如此赞誉,实在愧不敢当!
 
从医二十余年,我终于明白,待病以情,待病如亲,以病人为中心,设身处地为病人考虑,治人而非只是治病,让医学带有温度,让技术不再冰冷,这就是医德!
 
医院门诊前写了一句话,“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以为,这就是对医德最好的诠释。
 
(原创文章,春哥出品,欢迎转发、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