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护人员上班后如何防护新型冠状病毒,细到鼻孔、耳朵、眼睫毛的建议!

Dr 春哥 温柔医刀 2023-06-17

要上班了,不知道小伙伴们的心情怎样?
 
在家窝了一个春节,估计心脏病都要憋出来了,这下可以光明正大地到处溜达,是不是有种鸟儿出笼海阔天空的感觉?
 
但是,作为医护人士,我们的心情恰恰相反!
 
春节假期结束,意味着人员大流动的再次开始,一直被掐着脖子的病毒传播迎来了新的契机,不经意间就可能出现新的爆发。
 
医院是人流量非常大、病人高度集中的场所,一旦有症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无症状的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夹杂在普通疾病人群当中,都往医院涌,对于同患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来说,简直就是个莫大的考验。
 
虽说,经此一疫,大部分医院都会采取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留观、隔离病房的病人诊治策略,但是,最大的挑战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症状并不典型,而且处于潜伏期的患者根本就没有症状。
 
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如何一眼就把他们辨识出来?对于没有症状的潜伏期患者,又如何“慧眼识珠”知道他们是病毒携带者?
 
既然医护人员没有“火眼金睛”,在接触之前或短暂接触之后就迅速把他们鉴别出来,那问题就来了,极有可能对面坐着的就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大家却“相逢不相识”。
 
这就是风险,职业暴露的风险!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保护自己,更为了避免感染病毒之后再传染他人,医护人员能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就是做好全方位的个人防护。

 
  问    诊  
 
问诊开始,“三板斧”不能少。
 
“是不是武汉人?
“近期有没有去过武汉?
“有没有同武汉回来的人接触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个典型的流行病学特点,就是绝大多数病例集中在武汉,绝大部分外地病例都去过武汉,或跟武汉出来的患者接触过,抓住这个关键点,就有可能筛选出很大一部分高危病例。
 
曾经有一个社区工作者跟我交流,说他们辖区诊断过一例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就是因为发现他是从武汉回来的,然后敦促他进行隔离留观,最后得以确诊。
 
当然,很多患者会担心自报家门说去过武汉后受到“区别对待”,刻意隐瞒,所以询问的时候,要直视对方的眼睛,注意对方表情的变化,如果对方眼神躲闪、犹豫、慌张,提示他有可能在说谎。
 
因为像这么简单的问题,对任何一个神智清醒的人来说,他会很干脆地回答“是”或“不是”,“有”或者“没有”;如果他在思考,说明他可能心里有鬼,这个时候一定要尽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他说实话,或旁敲侧击摸清他的底细。
 
发热是另外一个有助于筛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重要特征。如果病人有发热,直接让他去发热门诊,由专科医生进行诊治。
 
现在大部分医院的门诊大厅入口处都设有红外线体温监测仪,所以发热的病人第一时间就可能被分选出来。怕就怕有些病人是间歇性发热,或用过退热药物,体温正常,躲过了红外线监测。
 
这个时候,仔细询问发热史就显得很关键。
 
当然,有些病人会担心诊断或疑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被单独隔离而隐瞒病史,所以要讲究沟通的语气和技巧。
 
门诊的时候,一定要尽最大能力、最大程度地筛选出可疑病例,这是对医生最大的保护,也是对病人最大的爱护。

 
  环    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两个: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可以通过洗手、戴手套、穿防护服来预防,空气传播的防护就显得困难得多。
 
戴口罩是必须的,不仅医生自己要戴具有防护能力的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防护口罩均可;病人和家属也要戴口罩。(别乱扔口罩了!这样处理用过的口罩,就是在为抗击疫情出力!
 
非常时期,戴口罩要成为一种基本礼仪。
 
不戴口罩拒绝进入诊室。
 
病人戴口罩不仅可以预防他们呼出的气体直接吹将过来,被我们吸进肺里,增加近距离坐在患者对面的安全性;还可以防止病人说话、打喷嚏时口水、鼻涕喷溅到我们脸上、身上形成污染。
 
当然,不管怎么防护,只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进过诊室,空气中就会残留数量不等的病毒,尤其是在灰尘比较大或雾霾比较重的环境,这些病毒就可能附着在载体上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在不经意的时候被我们吸进肺部。
 
怎么办?
 
诊室的通风就很重要,要保持空气的流通,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建议有患者进来的时候,至少保持一扇窗户打开,医生坐在临窗的位置;如果是在空调房中,医生坐于上风口,尽量降低暴露的风险。
 
诊疗结束后,诊室每天定时消毒,每次用紫外线照射2小时;地面、门把、桌子、窗台、键盘、鼠标都要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充分灭活残留的病毒。
 
  防    护 
 
口罩、帽子、手套是个人防护的标配。
 
对一些需要同病人“亲密接触”的特殊科室,如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麻醉科、内窥镜室,由于近距离操作时,病人口腔、鼻腔、气道的分泌物有可能直接喷射到医生的脸面上,戴护目镜或防护头罩就很有必要。
 
当然,对其他科室医生来说,如果不是在隔离病房或重症监护室,只是开展普通的诊疗工作,戴护目镜并非必需。
 
但是,即使不戴护目镜,也推荐戴有框眼镜,不建议戴隐形。
 
据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曾有以结膜炎为首发症状的;至于是因为眼结膜接触了患者的飞沫还是沾染病毒的手揉了眼睛,已不得而知。但是,戴有框眼镜的好处是,它实际上可以起到部分护目镜的效果,可以阻挡患者的飞沫直接喷射到眼睛里面。
 
另外,做好个人防护还有一些小细节要注意。
 
剪短指甲。避免未带手套给未诊断的病毒感染者或携带者进行体格检查时,指甲上刮擦有患者体表的细菌或病毒,增加清洁洗手的难度,或清洗不干净。
 
剪短头发,或至少要将头发能完全拢进帽子里。
 
女生瀑布般的头发虽然非常靓丽,但千丝万缕的秀发也是藏匿病毒的好场所。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洗发水都对病毒无效;而且,病毒在潮湿的环境中存活时间更久,戴上帽子又出一头汗后,刚刚给病毒的滋生创造了良好的培养基。
 
可以想象一下,你秀发上不慎沾染了病毒,洗头的时候没有洗掉;爱人跟你温存时,轻抚你的秀发或亲吻你的秀发,就可能……可能发生悲催的后果。
 
不戴首饰,包括耳环、鼻环(当然除了影视剧,现实生活中医生戴鼻环的很少见)、手镯、戒指。因为,病毒可以在首饰上存活超过24小时;如果把首饰取下来放在消毒液中浸泡,会损伤成色,你不心疼我都心疼。
 
不戴假睫毛。女生有长长的睫毛会显得眼睛很漂亮很有灵性,但是戴假睫毛的危害甚于留长发,因为一旦假睫毛沾染了病毒,就可以直接污染眼结膜导致感染。
 
当然,天生长睫毛的女生需不需要把睫毛修剪一下,我不发表意见(怕挨板砖),女士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需求决定;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睫毛长的女生。
 
  清    洗 
 
鉴于新型冠状病毒空气传播的特性,如果医护人员不是穿得像宇航员一样,把全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理论上,任何裸露的部位,包括颜面、五官、肢体都可能沾染病毒。
 
因此,身体的仔细清洗就非常重要,既可以避免病毒对自身的感染,也可以避免下班后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家人。
 
双手因为要不停地书写记录、握持东西、检查患者,受病毒沾染的机会最多,可能最大。
 
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每次检查病人都戴手套,但是这基本不可能。一是手套的消耗量太大,医院无法负担;二是戴着手套检查病人,会让病人产生“你嫌TA脏”的心理。所以,比较现实的做法是,普通病人检查后勤洗手,可疑病人检查时戴手套。
 
如果自觉暴露可能性比较大,工作结束后,不仅要洗手,还要漱口、洗澡、洗鼻孔、洗耳朵、滴眼睛。
 
根据2003年收治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的医务人员经验,加强全身部位的清洗可以有效清除诊疗时沾染的病毒,降低感染的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SARS的病原体类似,都是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类似,都是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因此防护SARS的成功经验可以移植过来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进入隔离区,要戴口罩、手套、工作帽、防护眼罩、穿隔离衣、隔离裤、鞋套;离开隔离区,要严格按照“六步法”洗手和进行手的消毒;还要规范脱、摘防护用具的步骤;用3%碘伏稀释溶液清洗鼻腔、洗必泰液或口灵液漱口;下班后及时洗澡,淋浴冲洗30分钟以上;然后用75%酒精棉球清洁消毒耳朵,用羟苄唑滴眼液滴双眼。
 
当然,我个人认为女生洗澡30分钟以上不是什么问题,让男生洗澡30分钟以上,时间有点偏长,多数男生坚持不了,也不知道洗什么。
 
不过,既然有成功经验在先,在有更成熟的经验出来之前,照搬照做是试错成本最低、最安全的做法。
 
细微之处见真章。
 
病毒的可怕之处在于肉眼看不见,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在什么地方,尤其这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更是可能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各位医护同道们,大家且行且珍重吧。
 
祝愿大家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通过此次大考!
 
主要参考文献:
周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韦彩云.SARS病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体会[J]. 广西医学, 2004.
朱会英,曹洪涛, 阮晓红, 等.综合性医院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与对策[J]. 广东医学, 2003.

(原创文章,春哥出品,欢迎转发、转载!)

延伸阅读:

四川省多家医院诚邀捐赠信息!为众人抗疫者,断不可使其裸奔,求扩散!

武汉协和医院S医生的心声

态度不好就是没有医德,病没治好也是没有医德?医德岂是可以乱扣的高帽乱泼的脏水!

外科医生的自我修养(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