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收购 North:我们离黑镜还有多远?
为中国商业新生代做最好的音频内容
声动活泼专注于声音这种表达方式。我们强烈推荐您收听音频,通过声音感受音效和对话氛围。
点击小程序或音频即刻收听 🎧
八年前,Google Glass 未能成功进入消费者市场,但谷歌似乎仍热衷于这个概念。
当地时间 6 月 30 日,谷歌用 1.8 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智能眼镜制造商 North。并表示 North 的技术专长将帮助 Google 的硬件工作和环境计算(Ambient Computing)未来的发展。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 王焱 Ryan Wang,精准资本(Outspot Capital)创始合伙人,专注于虚拟现实领域的投资。主播是 丁教 Diane 。
他们一起讨论了 North 这家公司的背景,谷歌的收购战略、以及 AR/VR 眼镜的未来等问题。
你将听到
[04:26] North 起家背景
[07:33] AR 眼镜的分类
[13:54] Focals 眼镜是个怎样的物种
[17:42] Google 收购 North 的战略
[28:42] 隐形智能眼镜 MOJO VISION
[35:31] AR/VR 眼镜盘点
[41:44] AR 眼镜的前景
01 North 的背景
声动活泼:North 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王焱:说起来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小故事。
前阵子我听说 North 被谷歌以一亿八千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之后,给一个在 Intel Capital 工作的好朋友说,哎,恭喜啊,你们的 North 被谷歌收购了。
然后他说什么 North ,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个公司,后来他才猛然发现说噢你说的是 Thalmic Labs 。
所以 North 的前身是 Thalmic Labs,2012 年在加拿大创立,最初是做智能手势控制的产品。
声动活泼:智能手势产品是 Myo 吧?
王焱:对。类似一个手环,可穿戴,通过手势运动能够进行一些功能控制。
● 图片来源:Myo
但 2015 年左右这家公司做了一些方向上的调整,开始专注于做 AR 眼镜,也把名字从 Thalmic Labs 改成了 North ,AR 眼镜产品叫做 Focals 。
我们知道谷歌眼镜算是做坏的一个实验,Focals 吸取到最大的教训就是作为一个穿戴设备,不能让消费者戴上之后跟朋友出去觉得尴尬。
Focals 的方向就是既能实现一些基本的 AR 功能,又不会产生社交方面的尴尬。
02 Focals 眼镜的产品形态
声动活泼:Focals 眼镜的形式是怎样的?
王焱:讲 Focals 眼镜的设计理念之前,我先简单地跟大家介绍一下 AR 眼镜的类型。
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像 Focals、Spectacles 以及 Google Glass 这一类的眼镜,镜片能够显示一些基本的信息。
第二类眼镜是把全彩的 LED 加载到镜片上,镜片不仅能显示一些通讯信息,而且也可以搭载摄像头,能够捕捉周围的环境。
这类眼镜的应用场景偏工业化,例如在工地上老师傅指导新人,眼镜能够做远程指导。
第三类是混合现实型的,比如 HoloLens 或 Magic Leap 。
● HoloLens 2 ,图片来源:HoloLens 官网
如果把 Focals 和谷歌眼镜比作苹果手表,那这一类产品更像一台 iPhone,它本身有 CPU、有电池,更重要的是,眼镜应用了 SLAM 技术,这使得眼镜能对周围的环境有更深度的感知。
声动活泼: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这项技术在其它领域的应用也蛮多的,比如无人汽车或者高端一些的扫地机器人。
王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我想把一个虚拟的皮卡丘放到我面前的桌子上。刚才说的第一种或第二种类型的眼镜,无法识别桌子的位置。
但是第三类混合现实的眼镜,因为具备环境感知系统,知道该把图像投射到哪个具体的位置。
并且随着头部移动,眼镜能够持续追踪位置的变化从而把虚拟物体放在相对的地方。
声动活泼:Focals 走的是哪种路线?
王焱:对消费者而言,眼镜产品是否友好非常重要。
当我们戴谷歌或者 HoloLens 的眼镜时,除去重量和外形不说,大家会很清楚地看到你戴了一台很不一样的设备,容易产生社交距离。而这种社交距离其实是 AR 产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必须要创造一种环境,消费者可以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接受这种新鲜事物。
所以 Focals 最重要的设计理念就是,把 AR 眼镜还原到一个真正的眼镜的样子,以减少社交距离。
我觉得在 2015 年 Focals 就能意识到这样的理念其实很有前瞻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谷歌眼镜失败的教训。
声动活泼:最近也有很多智能眼镜出来,跟视觉就没有太大关系,相当于骨传导(Bone conduction)的耳机。
● 图片来源:HUAWEI 官网
比如去年华为和 GENTLE MONSTER 推出的产品,也有一些创业公司在做类似的东西。其实这就完全不是 AR 的领域了。
王焱:对,做智能耳机的 BOSE 其实也发布过一款AR眼镜产品,但它没有任何数字化的东西。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款眼镜有 3D 音效。
所以从广义上讲,配备有不同的显示设备或者听觉设备,或者没有任何显示/听觉设备但配置了红外/热量传感器,就可以归之为 AR 眼镜。
声动活泼:Focals 的产品是怎样的?
王焱:我试戴 Focals 是在今年 1 月份的 CES 大会上。
当我把 Focals 拿在手里把玩的时候,我觉得这款眼镜跟大部分 AR 眼镜确实很不一样。
首先是重量轻,没有压迫感,从人体工程学和佩戴舒适度的角度来讲,它是目前市面上可以找到的非常舒适的 AR 眼镜之一。
● 图片来源:Focals by North 官网
同时 Focals 已经面向消费者发售了,在多伦多和纽约都有实体店面。
购买的时候,Focals 会测量消费者的面部数据,例如骨骼结构、两眼间距,最终定制出一款可以舒适佩戴的眼镜。
在显示方面,Focals 有一个发射器,它能把图像投射到镜片上,最终是从镜片反射到眼睛里。这跟谷歌眼镜直接把显示屏放在眼睛前面非常不一样。
投射器在镜腿和镜片连接的转角处,斜着 45 度角向镜片投射,用户对信息的关注并不会影响到当下要做的事情,视觉入侵感比较小。
03 谷歌的战略和野心
声动活泼:您认为谷歌是出于何种战略收购 North 这家公司?
最近有新闻报道谷歌想收购 Fitbit,但不少国家的反托拉斯部门都表示反对。
谷歌在可穿戴设备产品上频频出手,原因是什么?
王焱: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分解一下的话,那大概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从 North 公司本身的实力和优势;第二是谷歌一亿八千万美金到底购买了 Focals 的什么;第三是 Focals 能如何融入谷歌的生态战略中,跟谷歌的其它业务联动起来。
我们先说第一点,Focals 其实是从技术导向转型到产品导向。
● 视频来源:Twitter @focalsbynorth
在 VR/AR 领域,技术导向的公司未必会发展得很好。虽然可能有最好的技术,但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市场去变现。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当年做光场(light field)的公司 Lytro,也融了很多钱,得到很多硅谷一线基金的投资,但最后还是被谷歌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
所以技术导向的公司并不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市场。
North 之前做的控制器,我也试过,效果挺不错的。但这条产品线完全被切掉了,转而专注于设计 Focals 这样一个全新的产品。
但之前的控制器技术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融入到了新产品中,如果仔细看一下 Focals 这个产品,除了眼镜之外,还有一个类似于戒指大小的手环。
把这个「戒指」戴上,你可以对眼镜界面做一些简单的操作控制。总的来讲,North 是从技术导向转型到了产品导向。
在转型的过程中,Focals 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情,拉了「大腿」背书和资源引导,这个「大腿」就是英特尔以及英特尔旗下的英特尔资本。
North 从 A 轮到后面的几轮领投方一直都是英特尔资本,投资数额有上亿美金。
同时,英特尔内部的 AR 眼镜项目资源和一些相关的专利都整合到了 North 的产品 Focals 中,设计专利有 600 多项。
这也就引出了我们刚才说的第二个话题,谷歌一亿八千万美金买了什么东西。
我们知道巨头收购公司基本上考虑三个层面,首先是公司的技术和资产;其次是公司的市场;第三个层面是公司的人才。
如果用这个框架来分析 North ,Focals 确实有一些比较前沿的产品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但还不足以支撑这个收购价格。
我认为一亿八千万很大程度上就是购买 Focals 目前所有的专利。
Google 看中 North 的就是 Focals 的专利、人才团队和知识储备。
市场方面,Focals 实体店只有两家,市场还非常小,所以 Google 收购的时候,市场这一块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声动活泼:不光是英特尔基金投资了 North,亚马逊的 Alexa Fund 也投资了 North。而且 North 的第一代产品用的就是亚马逊 Alexa 的语音技术解决方案。
为什么 North 没有被亚马逊收购?
王焱:初创公司被收购的时候,既然跟 Google 谈了,我相信肯定也会跟亚马逊谈、英特尔、Facebook 这些公司谈。
这些都是初创公司到了被收购阶段需要走的必经之路。
最终为什么 Google 收购了 Focals,最直接的回答可能就是 Google 给出的条款最为可观。
我们可以从谷歌目前的生态以及未来的战略来分析。
谷歌最核心的竞争力是软件和内容,从搜索引擎做到软件,从软件跨越到内容。有了软件和内容之后,需要通过一个载体运输给消费者。
而硬件始终是谷歌的短板,在弥补这一短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谷歌确实在频频出手。
硬件层面,目前最主流的渠道是手机,所以谷歌斥巨资把 HTC 的手机部门纳入旗下,接下来会有什么,比如可穿戴产品、5G 等。
可穿戴方面,如果谷歌能把 Fitbit 买下来,相当于在可穿戴领域能够稳立山头。
可穿戴的下一步,是如何把更加沉浸式的内容,用更新颖的方式传递到消费者手中。
● 图片来源:Focals by North
这方面,就是 VR/AR 以及沉浸式的技术和设备,也就是 North 做的领域。谷歌眼镜第一代和第二代都是比较失败的尝试,但失败的尝试中也有很多教训。
谷歌现在就是买下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在这个基础上,整合失败的教训和经验。
我认为谷歌从软件、内容、硬件这三个方面全部整合之后,就可以把生态的上下游,全都抓到自己手中。
04 AR 产业现状及未来
声动活泼:AR 眼镜是在 2015 年左右最火的对吗?
王焱:其实我不太分 VR/AR/XR,它们是很不一样的产品,会有很不一样的用途.
但是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下一代的数字媒介。
整个 AR 行业的起点应该是在 2014 年,Facebook 以 20 亿美金收购 Oculus,这是这个产业真正意义上的起点。
在这之前,AR 是一个新的概念/产品,并没有很多的公司在做。但 Oculus 被收购之后,涌现了非常多的公司做 AR 细分领域的产品。
所以如果我们加一个时间线的话,那应该是 2014 年。
声动活泼:最近另外一个新闻是,AR 隐形眼镜公司 Mojo Vision 4 月份融资 5100 万美元。
投资方基本上都是硅谷的一线基金,有 NEA(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Motorola Solutions Venture Capital (摩托罗拉)包括做杜比音响的 Dolby Family Ventures 。
Mojo Vision 的概念视频还是蛮惊艳的,技术上显示这一块可能是难度最低的,但电池、物体追踪这方面是怎么实现的?看起来非常科幻。
● 视频来源:Twitter @DigitalTrends
王焱:是的,Mojo Vision 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把 AR 隐形眼镜放在眼睛里面,听起来像是《黑镜》的场景。
去年年底我跟这家公司接触过,一月份 CES 大会我也有跟他们的团队见面,试戴了他们最新的 demo 产品。
刚开始接触这家公司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惊讶,因为隐形眼镜是 AR 产业对产品最终形态的期待。大家觉得这可能是 10 年 20 年后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因为我跟 Mojo Vision 签过保密协议,不方便透露产品的技术和具体的细节。但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体验之后的感想。
Mojo 的产品的确做成了隐形眼镜大小的镜片。当时镜片是架在一个手柄上,我是拿着手柄把镜片对准自己的一只眼睛,直接往镜片里看,我看到的图像是单色的。
据说他们已经有解决方案,可以把图像做成彩色。透过镜片看到的图案清晰度确实非常高。
这里有一点可以思考的是,混合现实眼镜未来的产品形态中,「眼球跟踪」是必须要做的技术。
目前的混合现实眼镜,由于光学原因,很难把 FOV (Field of view)做得很大,因此也限制了隐形眼镜的消费应用场景。
眼球跟踪可以结合 foveated rendering (单点渲染)的技术。这样的技术譬如在跟 5G 结合的时候,就不需要把某一帧渲染全部的图像,只需要在这一帧的时候,把眼睛看到的图像返回给你。同时 CPU、GPU、电池各个方面的压力能够得到极大缓解。
所以我们认为「眼球跟踪」是下一代产品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而 AR 隐形眼镜直接贴合在眼球上,某种意义上讲,你就不需要「眼球跟踪」了,很巧妙地避免了这个问题。
声动活泼:但还有很多其它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电池、传感等等。
王焱:没错。
所以我看过 Mojo Vision 的 demo 之后,我的感想就是,这家公司在显示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突破。
但是如果真的要实现《黑镜》里面的场景,比如每天早上醒来,把 AR 眼镜贴在眼球上,完全进入到增强现实的世界当中,还是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比如电池、通讯等等,还有交互控制怎么做,是像 Focals 用手环进行控制,还是像 Leap motion 那样用手势控制,或者是像 Alexa 通过语音控制。
还有内容怎么跟应用场景结合,以及前面提到的环境感知,怎么把 SLAM 技术集成到隐形眼镜之中。
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总的来讲,看到 Mojo 的 demo 心情还是很震撼。
声动活泼:索尼前两年在这方面也有申请专利,包括在医疗和多媒体方面都有一些应用,您对这方面有了解吗?
王焱:索尼也是 VR/AR 产业的巨头,在 VR 方面索尼也一直在做头盔的研发。
依靠 PlayStation 的生态,索尼把 PlayStation VR 打造成了虚拟现实领域有最多消费者使用的产品之一。
AR 方面,索尼也起步得非常早。2010 年左右索尼就推出过几款产品,定价在几千美金,出货量比较小,也一直围绕工业应用场景展开。
索尼今后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要看 AR 产业未来总体的发展方向。目前 AR 眼镜主要还是在工业领域应用,比如石油勘探、制造领域。
我认为 AR 眼镜今后有两个重要的开发市场,这两个市场也有先后。
第一是 3D 工作者市场。如果我们把工业级的应用想象成在制造业,比如仓储工人需要佩戴 AR 眼镜。
那 3D 工作者可能就是没有去到实地的白领,TA 们需要做一些 3D 设计,例如建筑设计、游戏 3D 建模。用 AR 眼镜服务这部分人群,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另一个亟待开发的市场,就是更加大众的消费 AR 眼镜的市场。现在各种各样的科技巨头也已经争先恐后地在布局这个领域。
其中最大的一个巨头就是苹果,苹果在过去两三年也一直在扩张 AR 眼镜团队,也时不时有消息渗透出来 AR 眼镜发布的消息。
2015 年左右 Magic Leap 在市场上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很多人评价说 Magic Leap 是不是 AR 界的 Apple ,现在我们有了答案,不是。
Apple 本身就可能会成为 AR 界的 Apple ,我觉得这也是很值得期待的事情。
声动活泼:Magic Leap 的外形和重量特别大,我觉得特别「反人类」,不自然。
作为一个相对深度的用户和业内的投资人,您觉得这样的东西有存在的意义吗?
● 图片来源:Magic Leap 官网展示图
王焱:我觉得这个东西存在的意义不大(笑)。
如果消费者要戴着这个东西满屋子跑,它必须是一个对用户友好的产品。
这也是为什么 Magic Leap 虽然融资很多,但我们不能说它做得特别成功。
Magic Leap 现在也非常努力地在调整策略和方向。疫情期间,他们做了大规模裁员,裁掉 2/3 以上的员工。
最近的新闻是,Magic Leap 一方面把微软的高管挖过来,另一方面是把策略消费者方向调整到了企业端。
所以未来 Magic Leap 的方向很可能就是做企业服务。
投资人对这种调整其实不会特别开心,相对来讲是很无奈的选择。按照目前的产品形态,消费者端这条路走不通。
声动活泼:未来 AR 行业的趋势会是怎样的?
王焱:总体来讲是一个从 B2B 到 B2C 的转型。先把 B2B 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发展成熟,再去满足消费者端的需求。
产品形态方面我们也看到,有根据应用场景定制的工业级 AR 眼镜,也有相对通用的 Hololens、Magic Leap ,以及最近国产的 Nreal 这种更新、更酷、更偏向消费者类型的 AR 眼镜。
● Nreal 产品。图源:VR SCOUT
之后我们也会看到一些相对「另类」的产品方案,比如 Mojo Vision ,我们也在持续关注除了眼镜之外的产品类型。
AR 产业并不等于 AR 眼镜,它只是 AR 产业中的一种产品形态。展望未来的话,我们期待更多像 Mojo lens、Tilt Five 这种另类的产品。
点击图片收听声动活泼的其它节目
剪辑 迪卡普里鑫 | 运营 Akida |编辑 AM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