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食生产对生态碳汇的影响研究STUDY ON THE IMPACT OF GRAIN PRODUCTION ON ECOLOGICAL CARBON SEQUESTRATION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01 作者:康宽,陈俞全,郭沛,陈景帅 摘要:目的 协同推进粮食安全与碳中和目标是当下中国的核心议题,但粮食生产对生态碳汇的影响尚不明确,文章尝试梳理粮食生产影响生态碳汇的作用机理,并实证甄别粮食生产影响生态碳汇的净效应。方法 构建粮食生产影响生态碳汇的分析框架,利用2000—2017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基准分析表明,粮食生产对生态碳汇总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复种指数的适度提升有助于发挥粮食生产的碳汇效应;相较于西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和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碳汇效应更大。结论 应重视粮食生产的碳汇属性,通过耕作制度调整等手段加强土壤保护,挖掘粮食生产的碳汇潜力;优化陆地绿色植被空间布局,降低农地、林地和草地等不同绿色植被碳汇的潜在冲突;基于区域差异,制定具有区域针对性的粮食安全与碳中和协同行动方案。 文献信息:康宽,陈俞全,郭沛,陈景帅.2023.粮食生产对生态碳汇的影响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1-9 |
|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多主体绿色施肥行为决策研究INVESTIGATION ON DECISION-MAKING OF MULTI-AGENT GREEN FERTILIZATION BEHAVIO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INSTRUMENTS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02 作者:张梅,易川琪,腾云 摘要:目的 为加快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探索政府应用信息传递型、激励型及控制型3类政策工具对农户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绿色施肥行为的动态影响机制,为构建高效施肥调控政策体系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文章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以黑龙江省为例,应用matlab2016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以得出不同水平政策工具组合下农户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绿色施肥策略变动过程。结果 (1)政府、农户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方面存在动态博弈关系,科学合理地制定施肥调控政策是协调三方利益冲突的关键。(2)3类政策工具中,高水平的信息传递型工具对各主体绿色施肥行为的刺激效果最佳,而组合应用信息传递型与激励型工具对主体行为的推动作用更稳定,同时应用3类工具则更能全面构建起化肥减量增效的良性循环。结论 政府应重视农户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方面的主体作用,及时开展施肥调控工作;根据各主体的个体特征与政策需求差异化地制定政策内容,着重应用信息传递型政策工具,必要时与激励型、控制型工具组合应用以获取叠加效应,推行绿色施肥。 文献信息:张梅,易川琪,腾云.2023.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多主体绿色施肥行为决策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10-23 |
|
山区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及其收入效应研究——基于武陵山茶叶主产区的调研证据RESEARCH ON THE ADOPTION OF GREEN PREVENTION-CONTROL TECHNOLOGY AND ITS INCOME EFFECT OF FARMERS IN MOUNTAINOUS AREA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EVIDENCE OF THE MIAN TEA PRODUCING AREAS IN WULING MOUNTAIN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03 作者:彭斯,陈玉萍 摘要:目的 探讨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基于武陵山区657户农户微观调研数据,文章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收入效应。结果 (1)山区农户关于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用水平还有待提高,11.58%的农户未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同时采用科学用药技术与理化诱控技术的农户占样本农户的一半不到。(2)农户关于科学用药技术与理化诱控技术的采用行为存在互补关系,影响农户采用两种不同技术的因素存在差异性。(3)基于反事实分析框架,绿色防控技术可使未采用技术的农户农业收入提高6.04%;技术采用农户若未采用技术,农业收入水平将下降8.08%,且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与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技术采用收入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结论 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可显著提升山区农户农业收入水平。建议从鼓励农户多技术采用,拓宽农户信息获取途径,引导农户实现规模经营,以及强化技术培训与资金支持力度方面促进农户技术采用,实现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增收目标。 文献信息:彭斯,陈玉萍.2023.山区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及其收入效应研究——基于武陵山茶叶主产区的调研证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24-35 |
|
农户生态养殖模式采纳意愿形成机制研究——基于TPB-NAM整合框架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ARMERS’ WILLINGNESS TO ADOPT ECOLOGICAL BREEDING——BASED ON TPB-NAM INTEGRATION FRAMEWORK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04 作者:汪兴东,郑哲棋,鲁盼,廖冰,彭丹 摘要:目的 探索农户生态养殖意愿的形成机制,对促进生态养殖模式推广应用,推动养殖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道德激励理论(NAM)的整合框架,文章以江西省、湖北省和云南省527个水禽养殖户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生态养殖采纳意愿的形成机制。结果 农户生态养殖意愿受到利己和利他动机双重影响,且利己动机的影响更大;态度对农户生态养殖意愿的提升作用最强;农户的过去习惯虽对其生态养殖意愿无显著影响,但会通过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产生作用;后果意识和责任归属通过个人规范间接提升农户的采纳意愿。结论 政府激励农户采纳生态养殖模式时,要兼顾农户的利己与利他动机,一方面要培养农户进行生态养殖的积极态度,强化其对生态养殖模式的认知,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户非生态化养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教育;重视相关群体对农户养殖行为的影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增强农户对环境问题的普遍认识,培养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文献信息:汪兴东,郑哲棋,鲁盼,廖冰,彭丹.2023.农户生态养殖模式采纳意愿形成机制研究——基于TPB-NAM整合框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36-46 |
|
2015—2019年北京市农业氧化亚氮排放变化与分析CHANGES AND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NITROUS OXIDE EMISSION IN BEIJING FROM 2015 TO 2019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05 作者:王安吉,马文林,吴建繁,贾小红 摘要:目的 温室气体排放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氧化亚氮(N2O)是农业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北京市农业N2O的排放情况,并为北京市低碳农业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文章运用文献调研与数据统计方法,收集了2015—2019年北京市各区种植业与畜牧业基础数据,进行全市和各区的农业N2O排放核算工作,并对核算结果及其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结果 (1)2015—2019年北京市农业N2O排放呈下降趋势,2019年北京农业N2O排放量为26.1万tCO2e,较2015年减少了46.88万tCO2e,减排率高达64.2%;(2)种植业N2O为北京市农业N2O最大排放源,占2015—2019年北京市农业N2O排放年均贡献率的58.3%;(3)2015—2019年北京市种植业N2O与畜牧业N2O排放均呈下降趋势,它们的最大排放源分别是化肥N2O排放与家禽N2O排放,分别占种植业N2O排放与畜牧业N2O排放年均贡献率的54.1%和42.8%;(4)2019年全市种植业N2O排放量与畜牧业N2O排放量均较2015年有所下降,门头沟区是2019年较2015年全市唯一种植业N2O排放有所增加的地区。结论 2015—2019年北京农业N2O减排显著,可进一步通过改善农田管理和畜禽粪便管理等方式助力农业N2O减排。 文献信息:王安吉,马文林,吴建繁,贾小红.2023.2015—2019年北京市农业氧化亚氮排放变化与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47-56 |
|
新疆W县村民参与塑料污染源头减量化治理意愿研究RESEARCH ON VILLAGER'S PARTICIPATION WILLINGNESS IN THE SOURCE REDUCTION OF PLASTIC POLLUTION IN W COUNTY, XINJIANG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06 作者:万翼,菊春燕,李莉,魏鹏 摘要:目的 塑料污染治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源头减量化治理则是解决塑料污染的有力举措,村民参与能保证治理的有效性。方法 文章为探究新疆村民参与塑料污染源头减量化治理的意愿,基于对W县506户村民的调查,通过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补充拓展并架构起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村民参与塑料污染源头减量化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1)村民的态度、主观规范、政策宣传、知觉行为控制和道德规范在不同水平下对村民的参与意愿具有促进作用;(2)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道德规范会通过影响村民的态度间接对其参与的意愿产生正向影响;(3)回收便利程度对村民的参与意愿不具有任何作用。结论 为不断推进农村地区塑料污染源头减量化治理的进程,需要每一位村民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加大表彰力度、构建各级政府和村民之间良好的对话机制等建议。 文献信息:万翼,菊春燕,李莉,魏鹏.2023.新疆W县村民参与塑料污染源头减量化治理意愿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57-65 |
|
|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鲁苏浙3省的比较分析STUDY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AGRICULTUR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BASED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HANDONG, JIANGSU AND ZHEJIANG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07 作者:李首涵,杨萍,卢德成 摘要:目的 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基础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也是今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路径。文章通过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理论和实证研究,设计一套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于对国家(省市)或地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便引领和指导评价对象的农业高质量更好地发展。方法 在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含义及主要内容界定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设计了包含两级25个指标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以德尔菲法和熵值法分别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以两者的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次指标的最终权重,构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结果 选取鲁苏浙3个发达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工具,比较分析了2018年鲁苏浙3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状况,3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别为0.36、0.34和0.38。结论 研究设计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是科学合理的,建议以该指数为工具开展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监测工作,同时根据测评对象的变化动态修正该指数的基础指标,以便更好地引领和指导特定地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实践。 文献信息:李首涵,杨萍,卢德成.2023.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鲁苏浙3省的比较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66-74 |
|
新发展理念下的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研究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08 作者:高雪,尹朝静 摘要:目的 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视角出发,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质量内涵的变化,并根据新时期的新发展理念,对中国农业发展质量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方法 文章根据新发展理念,构建农业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分析中国农业发展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 改革开放前,农业发展质量的重点是解决农产品短缺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经济开放度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的重点在于“好不好”。进入新时期,农业发展质量的重点是全方面与多维度的。据此,从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和共享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测度结果显示,2012—2018年中国农业发展质量指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是6.300%。其中,协调发展指数对农业发展质量指数的贡献度最大,绿色发展指数次之,共享发展指数再次之。分区域看,农业发展质量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且这种差距具有收敛趋势。结论 促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重视农业的提质增效与区域间统筹发展。 文献信息:高雪,尹朝静.2023.新发展理念下的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75-83 |
|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实现机制研究综述REVIEW OF THE VALUE EVALUATION AND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ECOSYSTEM SERVICES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09 作者:陈东军,钟林生 摘要:目的 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相关研究,总结与概括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与实现机制,以期反映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展望,促进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完善与实践应用。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梳理及归纳总结方法,从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内容、价值评估、价值实现机制三方面进行综述与讨论。结果 当前学界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内容已基本达成共识,其价值评估的对象广泛、区域尺度多元,评估方法总体可分为价值量与物质量(或称货币与非货币)评估法;价值实现机制的探索旨在解决生态系统服务利用的外部性问题,从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基于交易市场类型、资金来源、补偿方式等属性提出多元实现模式。结论 深化生态系统服务概念与内容研究、精准评估服务价值并促进评估结果的衔接使用、加大价值实现机制的案例研究,是该领域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献信息:陈东军,钟林生.202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实现机制研究综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84-94 |
|
农户参与湿地保护对家庭减贫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自然保护区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PARTICIPATION IN WETLAND CONSERVATION ON POVERTY ALLEVIATION——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SURVEY OF RURAL HOUSEHOLDS IN NATURE RESERVES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10 作者:武照亮,周小喜,段存儒,冯琳 摘要:目的 试图从微观层面农户参与视角分析保护区建立对多维贫困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类似地区改进扶贫政策、创新农户生计策略选择提供实证支撑。方法 文章以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2019年收集的364份有效问卷,构建“农户参与—生计策略—家庭贫困”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二项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湿地保护对减贫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 (1)受访农户贫困发生率超过75%,非参与农户贫困发生率比参与农户高约29%。(2)收入偏低、脆弱性大,信息闭塞,难以获得金融支持是关键致贫因素。(3)农户参与湿地保护显著利于多维减贫,并对收入、生活质量、就业及发展单维度减贫具有显著影响。(4)生计策略多样化和非农化对减贫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4.48%和17.26%。结论 建议提供多样化生计模式,对参与和非参与农户精准施策,完善保障机制,提高生计能力。 文献信息:武照亮,周小喜,段存儒,冯琳.2023.农户参与湿地保护对家庭减贫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自然保护区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95-107 |
|
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研究文献计量分析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CROP STRAW FERTILIZER UTILIZATION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11 作者:薛颖昊,冯浩杰,孙仁华,胡潇方,李晓阳,徐志宇 摘要:目的 对国内外的秸秆肥料化利用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整体分析,总结秸秆肥料化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我国秸秆肥料化利用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采用Gephi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主要对1999—2019年国内外有关秸秆肥料化利用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力量、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1)2006年以后外文文献呈快速增长趋势,而2016年以后中文文献进入基本稳定阶段。(2)外文文献发表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依次为中国科学院、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和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中文文献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依次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3)外文文献发表数量排名前三的期刊分别是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Agronomy Journal,其中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单篇平均被引频次最高(52.5次/篇);中文文献发表数量排名前三的期刊分别为《农业工程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其中《农业工程学报》单篇平均被引频次最高(14.5次/篇)。(4)有关秸秆肥料化的环境效应、经济效益以及利用方式之间的交叉研究是中外文献研究的热点领域,外文文献偏重秸秆肥料化利用对土壤碳固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中文文献偏重对作物产量、土壤养分的影响。结论 在国家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影响下,未来在秸秆肥料化领域的文献发表数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目前我国秸秆肥料化领域在利用方式、还田效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秸秆直接还田、秸秆炭化还田和秸秆有机肥还田发展方向的建议,为助力农业碳中和以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文献信息:薛颖昊,冯浩杰,孙仁华,胡潇方,李晓阳,徐志宇.2023.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研究文献计量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108-118 |
|
反食物浪费政策的落地: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THE IMPLEMENT OF ANTI-FOOD WASTE POLICY: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LOCAL PRACTICE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12 作者:申宇哲,牛坤玉,宋蕊,刘静,朱婷,翁乐湃 摘要:目的 粮食安全战略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浪费是危害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保障粮食安全,减少粮食浪费尤为重要。方法 文章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运行机制三方面系统梳理了美国和法国减少食物浪费的经验做法。结果 在法律法规方面,美国的法律法规强调引导激励作用;法国的法律法规双管齐下,兼顾引导激励和处罚遏制。在政策措施方面,美国构建了差异化食物回收等级体系、通过投资教育等方式助力反食物浪费;法国更注重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引导社会力量进行自我管理和反食物浪费。在运行机制方面,美国和法国均通过多部门协作、多领域减少食物浪费,但在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程度上,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程度明显高于法国。结论 参考他国经验,基于本国国情,建议:制定法律政策的实施细则,兼顾引导激励和处罚遏制;建立多层次的食物回收等级体系,提升食物回收再利用的效率;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在全过程形成反食物浪费的合力;号召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将反食物浪费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文献信息:申宇哲,牛坤玉,宋蕊,刘静,朱婷,翁乐湃.2023.反食物浪费政策的落地: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119-129 |
|
|
近20年来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变化、现状分析及综合利用探讨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CHANGE CHARACTER, CHANGES,CURRENT STATUS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RESOURCES IN XINJIANG IN RECENT 20 YEARS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13 作者:凌一波,薛颖昊,王家平,胡一民,张若宇 摘要:目的 受多方限制,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仍然不高。通过对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变化、现状成效及综合利用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参考。方法 文章充分考虑种植规模、技术创新、生产成本、需求分析等因素,分析近20年来新疆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变化特性,对新疆现有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与构成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秸秆资源丰度和密度,系统梳理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成效、主要技术模式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议与展望。结果 (1)棉花秸秆是新疆未来秸秆综合利用的卡点难点和主攻方向。(2)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大、种类多、分布广,具有良好的资源化开发潜力,同时存在诸多问题。(3)新疆在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发展方面具有现实需求,秸秆肥料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材料化利用空白。结论 新疆应完善配套政策支撑,优化区域收储运服务格局,改进秸秆利用技术模式,推进秸秆利用规模化、产业化,提升棉花秸秆燃料化水平。 文献信息:凌一波,薛颖昊,王家平,胡一民,张若宇.2023.近20年来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变化、现状分析及综合利用探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130-139 |
|
怒江州土地利用模拟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基于PLUS模型的多情景分析LAND USE SIMULATION AND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S EVALUATION IN NUJIANG PREFECTURE——A MULTIPLE-SCENARIO ANALYSIS BASED ON PLUS MODEL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14 作者:李安林,周艳,唐丽毅,牛乐德,潘媚 摘要:目的 为测度怒江州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法 文章借助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PLUS)及当量因子法计算3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s,ESV),选取2013年和2019年两期遥感数据及2013—2019年NPP和粮食产量、播种面积以及粮食价格数据进行2025年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1)采用PLUS模型对2025年怒江州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模拟的效果较好,其总体精度为82.3%,FOM值为0.26,说明模型具有普适性;(2)2019年自然情景下的ESV为764.18亿元,2025年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及耕地保护情景的ESV分别为759.42亿元、764.16亿元和762.80亿元;(3)生态价值敏感度小于1,表明怒江州ESV对生态系数缺乏弹性,结果可信;(4)在生态价值变化度中,林地和水域变化度大于1,说明林地和水域面积变化对怒江州ESV的影响大。结论 怒江州土地利用变化度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高。 文献信息:李安林,周艳,唐丽毅,牛乐德,潘媚.2023.怒江州土地利用模拟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基于PLUS模型的多情景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140-149 |
|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SPATIO-TEMPOR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CULTIVATED LAND WATER SHORTAGE IN INNER MONGOLIA BASED ON THE GEOGRAPHIC DETECTOR MODEL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15 作者:崔晨曦,孟凡浩,罗敏,王媛媛,萨楚拉,包玉海 摘要:目的 明晰干旱半干旱区耕地水资源短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首要前提,对保障区域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以内蒙古为典型研究区,以水足迹理论为依据,通过构建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Arable Land Water Scarcity Index,AWSI![]() ),分析2000—2018年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揭示研究区内气候、植被、地形、人口密度等11个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水资源短缺时空变化的影响差异。结果 (1)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总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西部耕地缺水压力较大。2000—2018年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呈增加趋势,增加区域占总面积82%以上,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2)自然因素主要决定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的空间格局,其影响明显大于社会经济因素,但是2000—2018年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力在呈增大趋势。(3)自然因素中以蒸发量、年均温、降水量为主的气候因子在生态探测中共有19组显著差异,占据了影响因子中的主导地位。而在社会经济因素与自然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影响力呈现相互增强或非线性增强。结论 由于农业水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均及供需矛盾加剧,亟需增加节水设施和调整种植结构成为内蒙古未来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问题。 文献信息:崔晨曦,孟凡浩,罗敏,王媛媛,萨楚拉,包玉海.2023.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150-161 |
|
|
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评估研究——以陕西省为例EVALUATION ON THE LEVEL OF ACTIVATION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A CASE STUDY OF SHAANXI PROVINCE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16 作者:魏峰群,赵晶雪,杨蕾洁,林碧霞 摘要:目的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面系统地评价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发展水平,对于理解和实施乡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活态化发展”概念内涵,构建了包含生产系统、生活系统、生态系统、发展条件、发展潜力5个维度的发展评价模型,并运用加权求和、变异系数、核密度、IPA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陕西省113座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评。结果 验证研究显示出评价模型客观有效,具有较强的普适性。结果显示:(1)陕西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发展水平总体呈正态分布,其中43.36%的村落属于活态化发展一般型;(2)维度评析,5个维度中生活系统和发展条件的评价质量较为良好,而其他维度的情况不容乐观;(3)密度分析,显示出陕西省榆林市和渭南市区域中的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聚集程度较高,形成省域双峰空间结构;(4)空间评析,受多种因素交互影响,关中、陕南和陕北不同区域的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差异。结论 当前陕西省大多数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一般,未来需要持续提升生产、生态和发展潜力等维度的重要价值的呈现与溢出效应,建议结合优势区、机会区、脆弱区和改善区的具体问题制定针对性的保护发展策略。 文献信息:魏峰群,赵晶雪,杨蕾洁,林碧霞.2023.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评估研究——以陕西省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162-173 |
|
主产区柑橘价格的空间关联效应研究——基于VAR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STUDY ON SPATIAL CORRELATION EFFECT OF CITRUS PRICE IN MAIN PRODUCING AREAS——BASED ON VAR MODEL AND SNA MODEL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17 作者:贺钰,李质甫,方国柱,祁春节 摘要:目的 柑橘产区价格处于价格链前端,既对果农收入产生直接影响又直接作用于销区价格,对柑橘全产业链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探究主产区柑橘价格的空间关联效应,对明晰柑橘价格的空间传递机制,降低柑橘价格异常波动风险和保障果农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采用1999—2018年主产区柑橘价格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主产区柑橘价格的空间关联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解构了我国主产区柑橘价格空间关联网络。结果 (1)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我国6个柑橘主产区存在14条价格空间关联关系,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2)主产区柑橘价格空间关联网络密度为0.433 3,关联度为1,等级度为0.692 3,效率为0.7,网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互惠性。(3)主产区柑橘价格存在明显的空间传递,各主产区的传导地位和作用不同。湖北与其他主产省份关联最多,在网络中扮演着“中心行动者”的角色;湖南、江西和广东在网络中扮演着“边缘行动者”的角色,对网络边缘地区柑橘价格存在较大影响;湖北、重庆、广东在网络中扮演了“中介行动者”的角色,在价格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结论 各主产区地方政府应针对自身产区在柑橘价格空间关联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柑橘价格市场信息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有效平抑产区柑橘价格的异常波动和空间滞后。 文献信息:贺钰,李质甫,方国柱,祁春节.2023.主产区柑橘价格的空间关联效应研究——基于VAR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174-183 |
|
|
京津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差异及权衡协同关系ENVIRONMENTAL DIFFERENCE AND TRADEOFF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18 作者:郭伟,张鹏飞,赵丽茹,申明哲,虞虎 摘要:目的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区域差异,促进乡村旅游业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有效把握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宏观态势。方法 文章构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时空动态差异,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乡村旅游亚系统的权衡协同关系及权衡程度。结果 (1)2009—2019年京津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环境整体呈趋好性发展态势,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亚系统作用强度不均衡,趋势变动最为明显的是呈上升趋势的资源环境和呈下降趋势的发展成效,区域间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变异系数逐渐缩小,空间格局由四周高中间低向中间高四周低演变;(2)各维度对发展影响力差异显著,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为强等作用维度层,经济环境为中等作用维度层,社会环境为弱等作用强度层。绝大多数双因子的组合结果均优于单因子的作用强度,即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差异是多因子组合作用的结果。结论 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系统相对协调,但也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成效联系度不强,互动促进作用弱而独立性强的问题。 文献信息:郭伟,张鹏飞,赵丽茹,申明哲,虞虎.2023.京津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差异及权衡协同关系.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184-197 |
|
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STUDY ON RURAL TOURISM IN THE OUTER SUBURBAN AREAS OF BEIJING: EFFICIENCY EVALU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19 作者:姜鹏,杨亚东,郝利 摘要:目的 以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旅游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影响乡村旅游综合效率的因素及影响程度,为推动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文章基于2006—2019年北京市怀柔、平谷、密云、延庆4个远郊区的统计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1)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综合效率均值为0.950,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平谷区乡村旅游综合效率DEA有效;(2)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效率的Malmquist指数变化受技术进步变化影响更大,2006—2019年呈现出先增长、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农林水事务支出、观光园与民俗旅游从业人员、人均GDP、农业观光园个数等影响因素均对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综合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人均GDP、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列前两位。结论 加快乡村旅游资源整合、持续加大财政支农的投资力度、强化从业人员教育与培训,能够有效地提高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效率。 文献信息:姜鹏,杨亚东,郝利.2023.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198-205 |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黑龙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STUDY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20 作者:孙静,陈紫娟 摘要:目的 乡村旅游是繁荣乡村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探究其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对促进乡村旅游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以黑龙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质量发展概念的辨析,将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分为资源环境子系统、产业经济子系统、社会文化子系统。在阐述各个子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的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通过计算得出资源环境子系统>产业经济子系统>社会文化子系统的结论。结合黑龙江具体指标数据得出黑龙江乡村旅游的动力系统处于高质量发展的起步发展阶段。结论 黑龙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从系统观的角度对其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在发展中要在尊重省情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最优、三方兼顾、多方参与的原则,以实现整个乡村旅游系统的协调高质量发展。 文献信息:孙静,陈紫娟.202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黑龙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206-213 |
|
京郊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地理探测GEOGRAPHIC DETECTOR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EVOLU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IN SUBURBS OF BEIJING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21 作者:李云涛,王海英,陶犁,白廷斌 摘要:目的 探索京郊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化特征,明晰其影响因素,以期能为京郊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京郊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文章以京郊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和乡村民俗旅游村为研究对象,使用计量地理学模型和ArcGIS 10.2空间分析软件,从空间分布范围、分布集中程度、分布均衡程度、密度分布特征等方面对2010—2020年京郊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其次,借助地理探测器从自然环境因素、经济产业因素和社会政治因素等3个一级影响因素,海拔高度、河流水系、气候舒适度等15个二级影响因素对京郊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京郊乡村旅游地的重心变化较为稳定,均位于昌平区范围内。标准差椭圆的形态变化幅度不大,椭圆方位基本呈现“东北—西南”方向分布,长轴呈“减小—增大”的过程,短轴变化平稳。(2)京郊乡村旅游地在京郊各区内部的空间分布呈显著的集聚分布、不均衡分布特征。(3)京郊乡村旅游地的高密度分布区数量逐年增多并呈连片拓展,逐渐形成以昌平、怀柔为双高密度核心区,密云、延庆、大兴多个高密度连片区并存的空间格局。(4)海拔高度、旅游收入、A级旅游景区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交通通达度是影响京郊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任意两个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后对京郊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影响作用能力均强于单个因素的作用。总体来看,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能力逐渐上升,居第三位;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能力呈波动下降,居第二位;经济产业因素的影响能力逐渐下降,但仍居第一位。结论 京郊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演化呈集聚分布、不均衡分布特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和经济产业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优化京郊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评估和指导京郊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献信息:李云涛,王海英,陶犁,白廷斌.2023.京郊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地理探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214-228 |
|
|
畜牧业产业集聚与门槛效应分析——基于2010—2019年畜牧业产业省级面板ANALYSIS ON THE AGGLOMERATION AND THRESHOLD EFFECT OF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OF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 FROM 2010 TO 2019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22 作者:何强,海梅红 摘要:目的 测算2010—2019年全国畜牧业产业集聚度并研究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及渠道路径。方法 文章利用区位熵指数测算畜牧业产业集聚水平,构建畜牧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模型,结合调节模型、中介模型来检验畜牧业产业集聚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机制,并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 (1)畜牧业产业集聚具有门槛效应,只有超过门槛值之后,畜牧业产业集聚才能推动经济增长;(2)在畜牧业要素禀赋多的地区的畜牧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要素禀赋具有调节作用,畜牧业子产业具有中介效应。(3)内蒙古、吉林、湖北与新疆4省区位于产业集聚U型曲线右侧,畜牧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4)辽宁、湖南、海南、西藏、云南、贵州6省区刚过畜牧业产业门槛,畜牧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初步呈现;(5)广西、四川、河南和安徽4省区处于U型曲线左侧,需调整或改变他们的产业结构;(6)江西、河北、青海、黑龙江的畜牧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有倒U型作用,且这4个省畜牧业产业集聚度已超过最优点,需注意规模不经济问题。结论 各地应根据本地畜牧业要素禀赋与产业集聚情况,采用对应的产业政策,推动畜牧业产业发展。 文献信息:何强,海梅红.2023.畜牧业产业集聚与门槛效应分析——基于2010—2019年畜牧业产业省级面板.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229-240 |
|
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机理与实证分析——以四川省91个县域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为例THE MECHANISM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BRANDS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COMPETITIVENESS——TAKING AGRICULTURAL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91 COUN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23 作者:何强,邓鑫,李川,严中成,漆雁斌 摘要:目的 文章在构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竞争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剖析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方法 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利用2011—2019年县域数据,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范围纳入到农产品品牌的测算中,实证检验了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 (1)农产品品牌的提升能有效提高农业竞争力水平,川南经济区的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竞争力促进效果显著,而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不能有效促进农业竞争力水平;(2)农产品品牌与农业竞争力之间存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门槛效应,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时,农产品品牌与农业竞争力之间呈现非线性增长,城镇化水平为门槛变量时,农产品品牌与农业竞争力之间呈现正“U”形关系;(3)在低分位点上,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竞争力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在高分位点上,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因地制策,充分发挥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量体裁衣,创新农产品品牌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机制;因势制导,推动农产品品牌从政策化迈入市场化。 文献信息:何强,邓鑫,李川,严中成,漆雁斌.2023.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机理与实证分析——以四川省91个县域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241-252 |
|
基于ArcGIS和GD的辽宁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空间分异探究RESEARCH 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LIAONING PROVINCE BASED ON ARCGIS AND GD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30124 作者:张姮妲,杜泽楠,张思远,闫晓露 摘要:目的 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由于其本身包含重要的地理信息,因此有必要分析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文章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最邻近指数与核密度估计空间统计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针对辽宁省不同地级市及不同类型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基于此,提出具有区域特色的辽宁省现代农业发展建议。结果 辽宁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格局差异显著。粮食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呈分散分布,果品类、水产动物类、蔬菜类呈集聚分布,具有单热点或双热点特征。自然因素决定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人口与经济因素起到了辅助的作用。结论 辽宁省各地应加大资金和政府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制定培育相关地理标志的计划,以期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为当地农民增收创收,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 文献信息:张姮妲,杜泽楠,张思远,闫晓露.2023.基于ArcGIS和GD的辽宁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空间分异探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4(1):253-264 |
|
版权所有:《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联系电话:(010) 82109628 82109632 82109637 邮编:100081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荣获2022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本刊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