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迷雾中的“彩虹”——绿尾虹雉
西南山地的四川卧龙地区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植被丰茂、云雾缭绕,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许多孑遗物种的避难所。
1963年,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旨在保护完整的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这里不仅生活着国宝大熊猫和雪豹,也栖息着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雉类——绿尾虹雉,它们羽色靓丽、身姿雄健,生活在海拔3000m以上的深山迷雾中。
求偶季节沐浴在晨光的绿尾虹雉雄鸟
初识“彩虹”
卧龙巴朗山当地山民习惯称绿尾虹雉为“火炭鸡”、“鹰鸡”或“贝母鸡”。
雪地觅食的绿尾虹雉雄鸟宛如一团燃烧着的火炭
取名“火炭鸡”,主要是由于绿尾虹雉雄鸟从颈部经腹部到下体的羽色如烧过的木炭一般黝黑;还因为在雪地里,雄雉从后颈到背腰的羽色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炭。
栖息在粗大树枝上的绿尾虹雉“鹰鸡”
称绿尾虹雉为“鹰鸡”,缘于它们的站姿如鹰一般雄健优美。绿尾虹雉一般栖息在大树枝头,坚硬的喙部前端弯曲呈钩状,从头到身像极了鹰。加上绿尾虹雉从高处纵身一跃,无声无息地滑翔,姿态也如鹰翱翔天空一般威武。
夏季,有的山民们会到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采挖名贵中草药——川贝母。在云雾弥漫的山坡灌丛,山民时常会与觅食中的绿尾虹雉不期而遇,也经常看到绿尾虹雉用坚硬锐利的喙,娴熟而津津有味地啄食生长在地表下的川贝母鳞茎,“贝母鸡”之名由此而来。再看看山民手中采挖贝母的工具——贝母锄头,铁质的锄头尖部模仿了绿尾虹雉弯钩状的喙,乃是比照其喙的形状而做。
古书寻踪迹
《山海经》中描绘了“鸾”的模样:“其状如翟(音:dí。古书上指长尾的野鸡)而五采文” ,“多青色者鸾”。由此可见,鸾有几个显著特征:外形像长尾的雉、羽色五彩华丽、体羽大部分为青色。
清代陈淏(音:hào)子的《花镜》也有关于鸾的记载:“鸾乃神鸟”“形似鹤,而瘦小”“首有长幘(音:zé)”。幘是古时男子的一种头巾,这里指代鸾头顶后部如头巾般的冠羽。
绿尾虹雉头顶后部所具有的头巾般的冠羽
在野外观察中我发现,雄绿尾虹雉的确长着下垂的青铜色和绛紫色冠羽,与书中的鸾非常相似。
陈淏子还说:“羽色纯青者,人家常有之。”所以,鸾在清朝时是家养宠物之一。而且,“畜养之法亦与鹤同”,也就是说以稻谷为主、兼以小鱼虾及昆虫之类的食物就可以饲养了。
滑翔中的绿尾虹雉,勾起人们“青鸟殷勤为探看”的感慨
青鸾也常被称为青鸟,传说它是西王母的信使。
唐朝李商隐在《无题》中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佳句。据《中国古代动物学史》载,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鸾是虹雉,而青鸾就是绿尾虹雉。
青鸾是否为绿尾虹雉,还有待考证。但如今,绿尾虹雉数量稀少,绝非“人家常有之”,仅分布在我国四川西北部、云南西北部、青海南部与东南部、甘肃南部以及西藏东南部等相邻地区,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
聪慧隐山中
我从2015年6月开始在卧龙野外观鸟,希望将生活在这里的鸟系统地记录下来。从第一次见到绿尾虹雉开始,我就被它们深深地迷住了,多次巴朗山观察其栖息环境,探寻其活动踪迹,点点滴滴积累观察记录。
虹雉隶属鸟纲鸡形目雉科,因为羽色华丽、泛着彩虹般的金属光泽而得名。我国共有3种虹雉,即:棕尾虹雉、白尾梢虹雉和绿尾虹雉,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绿尾虹雉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雉类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胁物种红色名录中,其被列为易危物种。
春夏之交上山觅食的绿尾虹雉雄鸟
绿尾虹雉雄鸟背部体羽主要为深蓝绿色,具金属光泽,眼前面裸出部分天蓝色,头顶后部有短的青铜色羽冠;后颈及上背为赤铜色的金属光泽;下背及腰白色,肩和翅覆羽铜紫色,具金属蓝绿色光泽;尾灰蓝色;正面下体黑色。在阳光普照的山野中,雄雉的羽毛会展现出十种不同的金属光泽,像彩虹一样灿烂夺目。
担更多繁殖育雏任务的雌鸟,羽毛较为朴素灰暗
(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
相比之下,绿尾虹雉雌鸟的羽色要暗淡许多,上体为深栗色,具淡白色纹和皮黄色斑;下背和腰部白色;眼周裸出部分接近白色;下体灰褐色,夹杂着白色细斑;尾部暗褐色,具棕色横斑。
山脊线上有一只正在向上走的绿尾虹雉
有野外观察经验的观鸟爱好者都知道,像雪鹑、藏雪鸡、勺鸡和雉鹑这些一年四季都生活在高山上的雉类,无论雌雄,其羽色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色彩融为一体。所以,观鸟时很难直接用肉眼确定它们的位置,一般都会借助望远镜仔细搜寻,才会在它们跳跃或者鸣叫时发现其踪迹。
让我更感兴趣的是,绿尾虹雉雄鸟的羽色格外靓丽醒目,难道它们不怕盘旋在高空的兀鹫和金雕等猛禽的虎视眈眈,也不怕隐藏在灌丛乱石中的赤狐和黄喉貂等肉食动物吗?
在几年的观察中,我发现绿尾虹雉跟其他高山雉类一样,一年四季都要尽可能地依靠森林、灌丛等植被和高山悬崖的庇护,确保巢穴的隐蔽,保障午间休憩和夜晚栖息时的安全。
为避免鲜艳的羽色引来敌人,它们会充分利用黎明和傍晚时段,在晨曦和暮霭的掩护下,在林间空地和灌丛中活动、觅食,尽量避免与高空猛禽同时段活动。
迷雾中的巴郎虹影
在春、夏、秋季,绿尾虹雉还会利用山间浓雾、阴雨、雨夹雪等天气的掩护,外出觅食和远距离迁徙,让猛禽和肉食动物无法发现它的踪迹。
到了繁殖季,绿尾虹雉雄鸟习惯在山野春雪弥漫、灌丛积雪覆盖厚实的时期外出鸣叫求偶。因为积雪深厚,肉食动物在这一时期是无法外出狩猎的。又因为天气阴冷,猛禽也无法借助温热气流高飞盘旋觅食。
即使在白天,绿尾虹雉也喜欢在有岩石凸出的灌丛和悬崖周围的森林里活动,便于在遇到猛禽袭扰和肉食动物追击时可以纵身一跃滑翔逃生。
这些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生存策略与技巧,帮助绿尾虹雉有效避免了靓丽体羽带来的生存困扰。
绿尾虹雉生境之杜鹃灌丛
在卧龙保护区,绿尾虹雉主要生活在海拔3000m以上的暗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高山流石滩区域,并随季节变化进行垂直迁徙。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底是高山上阳光充足的秋季和冬季,绿尾虹雉栖息在海拔3000~3500m阳面的针叶林中,林中不仅有溪流等水源,浓密的森林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猛禽的骚扰和偷袭。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729zjlwam&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巴郎山上的绿尾虹雉
白天,它们常成对或以小群的方式在林地或树枝上活动,以果实和种子为食。在林地觅食时,绿尾虹雉常与白马鸡和大噪鹛等警惕性很高的鸟混群活动,通过协同警戒来防范肉食动物的袭击。如遇危险,在地面活动的绿尾虹雉会迅速跳到粗大的树枝上躲避。到了晚上,它们会聚成小群在低树枝上夜栖。
天色暗淡以后,觅食一天的绿尾虹雉准备沿着山脊向下回到暗针叶林中的家
每年4月份,巴朗山会迎来一轮又一轮铺天盖地的春雪,绿尾虹雉便从针叶林向上移动到海拔3500m左右的高山灌丛一带觅食。这里的春雪虽然面积较大,但遇到阳光很快就会融化,升温很快,植物的嫩叶、花蕾、嫩枝、幼芽和嫩茎成了绿尾虹雉的主食。
求偶沿子嗣
春季,气温日渐回暖,食物愈加丰富,绿尾虹雉也进入了繁殖期,它们一般实行一雄一雌制。在阳光灿烂的晴天,绿尾虹雉雄鸟总是在晨曦微露的时候站在悬崖的山石上,伴着初升的太阳,用中气十足而又婉转悠远、响彻山谷的歌声向异性宣告自己的存在。那雄健的体态并着美丽的金属光泽,耀眼夺目,宛如远山迷雾中的彩虹。
等待绿尾虹雉出现的过程中,遇见卧龙巴朗山初夏的晨曦
一旦发现有雌鸟在附近活动,绿尾虹雉雄鸟便立刻滑翔过去,在灌丛空地上围着雌鸟扇动翅膀、翘动尾巴,急促而卖力地跳一段华丽的舞蹈,以期获得雌鸟的青睐。
求偶季节沐浴晨光的绿尾虹雉雄鸟
当气温逐渐升高,猛禽准备翱翔高空觅食的时候,绿尾虹雉就悄无声息地躲回灌丛里觅食。待太阳西下,猛禽归巢后,绿尾虹雉再从灌丛中走出来,站上岩石纵身一跃,滑翔回到森林里过夜。
在雨雾绵延的阴天,绿尾虹雉雄鸟会充分利用雾气的掩护持续鸣叫求偶,一旦有雌鸟回应就会滑翔过去,开始又一场求爱的舞蹈。
5月初至6月,组建好家庭的绿尾虹雉夫妻会在岩石、灌木或树下的地上或大树洞中筑巢,迎接新的生命。卵产下后,先由雌鸟孵化,雄鸟负责警戒守望。待雏鸟出壳后,亲鸟会带着雏鸟在山崖的灌丛中觅食。
绿尾虹雉遇到尴尬事:
公鸡对着带小崽的母鸡求偶,母鸡不搭理径直走下去了。
7~8月,雏鸟可以进行短距离跳跃了,天气也炎热起来。绿尾虹雉一家就会利用雨雾的掩护,沿着多石的山脊向上迁徙到海拔3600m的高山草甸和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流石滩觅食。
夏季生活在高山流石滩中的绿尾虹雉
(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
通过安装在这些区域的红外线触发相机记录的图像资料,我们发现绿尾虹雉会把雏鸟安顿在高山草甸的稀疏灌丛之中,亲鸟轮流陪护到草地中觅食一年中最美味的川贝母等植物。天气异常炎热之际,绿尾虹雉会夜栖在岩洞或者岩窝中,白天利用遮天蔽日的云雾觅食流石滩中的植物叶片及根茎。
每年10月,卧龙巴朗山总会如期迎来第一场冬雪
10月,当第一场冬雪降临到巴朗山后,绿尾虹雉家庭开始向下迁徙到阳光更为充足、食物更为丰富的暗针叶林里生活。出生4个月的幼鸟体形已经和它们的母亲差不多了,同样朴素的羽色便于它们隐匿于周围环境中。
而今,有越来越多的观鸟爱好者和生态摄影爱好者来卧龙观赏绿尾虹雉。每年4月中旬至6月底,巴朗山总会迎来一批又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山腰上悬崖下的废弃公路,人们无需艰难跋涉就能够观察和拍摄到绿尾虹雉的身影,听到绿尾虹雉的动听歌声。
愿绿尾虹雉长久地在西南山地世代生活繁衍下去。
* 作者单位: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本文影像创作和展示均符合山地六条。
推荐阅读
(点击即可进入↓↓↓)
山地读物
(点击即可了解↓↓↓)
我们的创作灵感和科学态度
源自对中国西南山地的爱
公众号:swildcn
QQ群:8702968
新浪微博:@西南山地Swild
自然影像库:www.swild.cn
欢迎投稿:info@swild.cn
合作 | 支持
▼ 西南山地自然影像库的卧龙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