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微课+教学案+课堂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课本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课本

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二

电子教材


教学案设计

      5.2.1 平行线     

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

2.掌握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重点、难点)

3.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重点)


一、情境导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观察下面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以上的图片都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这将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平行线的概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3)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必相交;

(4)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

(5)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平行、相交和垂直.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概念进行判断.线段不相交延长后不一定不相交(1)错误;同一平面内直线只有平行和相交两种位置关系(2)(4)正确(5)错误;线段是有长度的不平行也可以不相交(3)错误.故答案为(2)(4)

方法总结: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和相交.两条线段平行、两条射线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因此两条线段不相交不意味着它们所在的直线不相交也就无法判断它们是否平行.

 

探究点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l1l2夹角有两个:∠1,∠2;∠1=∠O,∠2+∠O=180°,所以l1l2的夹角与∠O相等或互补.

易错点拨:注意∠2O是互补关系解答时容易漏掉.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5题

探究点三: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类型一】应用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进行判断

 有下列四种说法:(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同一平面内,过一点能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根据平行公理、垂线的性质进行判断.(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正确;(2)同一平面内过一点能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正确;(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正确;正确的有4个.故答案为D.

方法总结:平行线公理和垂线的性质两者比较相近两者区别在于:对于平行线公理中必须是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但过直线上一点不能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垂线的性质中无论点在何处都能作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3题

【类型二】应用平行公理的推论进行论证

 四条直线abcd互不重合,如果abbccd,那直线ad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解析:由于abbc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得到accd所以ad.故答案为ad.

方法总结:平行公理的推论是证明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理论依据.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4题

【类型三】平行公理推论的实际应用

 将一张长方形的硬纸片ABCD对折后打开,折痕为EF,把长方形ABEF平摊在桌面上,另一面CDFE无论怎样改变位置,总有CDAB存在,为什么?

解析: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得出答案即可.

解:CDEFEFAB,∴CDAB.

方法总结:利用平行公理的推论进行证明时关键是找到与要证的两边都平行的第三条边进行说明.

三、板书设计

    本节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经历观察多媒体的演示和通过画图等操作,交流归纳与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课时练习

5.2.2  平行线的判定


要点感知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__________的直线互相平行;

  (2)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____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__________

  (4)内错角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5)__________互补,两直线平行;

  (6)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

预习练习1-1  如图,∠1=60°,∠2=60°,则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1-2  如图所示,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若∠1=_____,ABCD;若∠3=_____,ABCD;若∠2+_____=180°,ABCD.


1-3  (2014·汕尾)已知abc为平面内三条不同直线,若abcb,则a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知识点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014·滨州)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因为∠1和∠B相等,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DEBC平行;

 

  (2)因为∠1和∠2相等,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BEF平行;


  (3)因为∠BDE和∠B互补,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DEBC平行.

14.如图所示,推理填空:

  (1)∵∠1=__________(已知),

ACE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2=__________(已知),

ABF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2+__________=180°(已知),

ACE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5.(2013·厦门)如图,已知∠ACD70°,∠ACB60°,∠ABC50°.试说明:ABCD.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要点感知  (1)不相交  (2)平行 (3)平行  (4)相等  (5)同旁内角 (6)平行

预习练习1-1  平行

1-2  4

1-3  平行

当堂训练

1.A  2.3.D    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DEBF,ABCD.

  理由如下:

∵∠1=∠2,

D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3,

∴∠1=3(等量代换).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6.C    7.80°   8.合格

课后作业

9.10.11.D

12.答案不唯一,如:∠1=2或∠2=3或∠3+4=180°

13.(1)∵∠1=B(已知),

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2(已知),

EF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BDE+B=180°(已知),

DE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4.(1)C

  (2)BED

  (3)AFD

15.∵∠ACD70°,∠ACB60°,

  ∴∠BCD130°.

  ∵∠ABC50°,

  ∴∠BCD+ABC180°.

  ABCD.

16.PGQH,ABCD.

  PG平分∠APQQH平分∠DQP

  ∴∠1=GPQ=APQ,∠PQH=2=PQD.

  又∵∠1=2

  ∴∠GPQ=PQH,∠APQ=PQD.

  PGQHABCD.

17.CDEF.

  理由如下:

ABBD,CDBD,

ABCD.

∵∠1+2=180°,

ABEF.

CDEF.

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它不应是乏味的,数学的学习应是丰富有趣的,让我们一起传播数学知识,展示数学魅力!

喜欢我,就关注我,转发我吧!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