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微课视频|知识点|练习

点击蓝字关注我→ 初中微课资源 2021-08-10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知识点讲解及归纳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


学习目标:

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4.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知识点归纳:

★★★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成就: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处于敌视对峙状态。

★★★★  我国的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进一步完善:1954年,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与这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影响(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万隆会议(又称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尼万隆   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内容: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结果: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导”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意义:万隆会议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这种精被称为“万隆精神”)

“求同存异”“同”指亚非国家都有反对殖民主义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点;“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社会国家意识形态不同)



课后习题答案


(1) 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谈一谈他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他为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和平共处5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 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会议的航向?

亚非国家虽然有共同的历史遭遇,但各国之间也有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分歧,再加上帝国主义不愿意看到亚非会议的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的阴谋破坏活动,使会议在初期出现了分歧和矛盾,周恩来用拳头捶你的方针来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他用平等的态度来平息争论,用谋求团结的诚意来化解矛盾,赢得了各方的尊重与尊敬,不仅有利于改变外界对中国的偏见,也促使会议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同步练习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规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保障了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     B.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2. 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 求同存异”方针

3. 周恩来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好起来。……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双边谈判是(   )

A.中缅       B.中日        C.中美      D.中印

4. 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D.“求同存异”的方针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立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6. 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坚决不干涉美国、苏联的内政

C.中国、美国与苏联应该和平共处 

D.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7. 2015年4月24日,中国国家**应邀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活动,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中国在60年前的万隆会议上做出的主要贡献是(  )

A.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导了会议进程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准则

C.独家提出“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成为亚非国家关系准则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会议顺利进行

8.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亚洲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

A.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C.为新中国打开了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D.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

9.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评论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是(  )

A.1953年中印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会议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中苏建交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二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2)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三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现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


 

1—5  AADDA 6—9  DDCC

10.(1)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的方针。

(2)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72年,中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

(3)增加出国留学的机会;方便出国旅游;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方便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全面了解和学习等。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2课《抗美援朝》

第3课《土地改革》

第4课《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5课《三大改造》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9课《对外开放》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15课《钢铁长城》

往期精彩回顾




部编版七八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沪科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微课部编版7-9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微课部编版初中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册微课人教版初中八九年级理化下册微课北师大版八九年级物理下册微课视频
微信号:czwkzy扫码关注我们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微课视频!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