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误解了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是文官制度的发源国,为世界现代文官制度提供了典范,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古老中华帝国长期充满活力,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科举制度功不可没。
首先, 科举不能和八股文划等号。因为科举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三场,八股文只是科举的第一场,从四书五经摘出一些话。比如论语摘一段,孟子摘一段,然后根据这两段话写一篇论文。这是科举必须过的一关。如果这一关没过,后面就不能考。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50岁也没考上,很多人误解一般是这一部分的内容。
科举的第二场,考察的是你读的经书。就是你选一个经,把里面的一些观点解释一下。这一场还会考一些政治学的东西。比如说让你写一个诰,什么叫诰?就是皇帝向大臣发的上谕,就是让你模仿皇帝的语气写一篇东西,就跟我们今天模仿领导人写一篇中央报告一样,难度非常大。再比如,给你五个案子,让你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是法律方面的东西。
科举的第三场叫策问,策略的策,问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可能很抽象,很书呆子气。但第二个问题可能就很厉害。比如古代赈灾官方和民间都要设立粮仓,策问就会问,什么时候设立,有什么利弊,等等。这是个典型的经济学问题,放在今天恐怕要经济学家来回答。
另一个必答题是海塘问题。康熙和乾隆下江南经常关心海塘的情况,所以会考你沿海的堤防怎么设置,还有每年黄河淮河发大水,经常控制不住,你是堵还是疏导?用什么办法?治河问题是科举制里面非常重要的题目,这种水力学的问题也是必答题。此外,还会问你地方治理的问题,比如一个村子怎么进行人口设计,怎么管治安,等等。
所以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举比高考高明多了,它考的都是非常具体的政策问题。
具体了解完科举考试的情况之后,咱们再看看科举对选拔人才的贡献。科举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很僵化死板的制度,而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流动的制度。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说明。第一个方面,科举给人才进行了相对合理的分类,均匀地分布到不同的社会阶层。比如,你中了秀才,就在基层农村当老师;如果你考上举人了,就可以当县令;如果是中了进士,就能直接通过选拔,到翰林院当大学士。总之,按照你考试时候的才能,把人才分配在上中下三个层次,各司其职。虽然不是绝对均匀的,但能相对合理的分布。
第二个方面,科举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的。一个普通人,是可以通过考试获得一个比较高的职位的,而且你当了大官之后,不是一直待在城市,退休之后还要回到乡下服务,可以修桥铺路,可以做慈善事业,可以教书,等等。比如,曾国藩当年就曾经回到家乡,那时候爆发了天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就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如果没有这种流动机制的话,大清可能早就垮了。
此外,科举还有个一个作用,就是产生了地方的代议制,你在乡村拿到秀才这个身份之后,在农村里边你直接就变成了士绅。这些士绅有文化,老百姓比较信任,所以有什么话可以通过士绅向官方反映。所以士绅代表基层说话,其实就是一种代议制。当然那些欺负老百姓的士绅是另一回事,我们只是分析这个制度。
而现代高考是啥?除了分数,恐怕就剩下这幅图。
—————END—————
晚安
世界与你
深度阅读
请点击标题直接跳转进入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