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不是病,安于贫穷 鼓吹贫穷 才是真TM有病
柴静在她的书《看见》里写过这样一段对话
她和领导陈虻的一段争论。
陈:你的问题是你总是太投入了,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办法真实地认识事物了。
柴:都像你那样....
陈:像我怎样?
柴:像你那样老于世故。
陈:你如果对这儿不满意,你可以去CNN,可以去当自由撰稿人。他火了,说到,要得在这里就得....
柴:像你这样无动于衷?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
痛苦就是痛苦
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在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里
人们追求和向往财富
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相反,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财富
由此而生挫折和羞愧感,同样也是正常的
这两天
一个叫王心仪的孩子引发了舆论关注
这个从贫困家庭走出的小姑娘
收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
不过引发舆论关注的
倒不是这优异的成绩
而是她的一篇关于个人经历的文章
在文章中,她表示要“感谢贫穷”:
我看完有一种心被抽空的感觉
一个跟父母一起在工地上打工的孩子
收到了来自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寒门女生707分考上北大
媒体争相报道什么“感谢贫穷”
用著名时评人王五四的话说
其实他们都没有触碰到实质
真要感谢,那就要感谢毒物
“毒”奶粉、“毒”疫苗.......
有些孩子活着走出来了
有些孩子压根就没走出来
因为
一切不合常理的贫穷和苦难,都是有毒的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
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
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
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作为一个18岁刚刚高中毕业的孩子
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过往的苦痛
这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感谢贫穷”跟过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式的“苦难感恩”教育一脉相承
都是用于自我激励的话语套路
这也无可厚非
只是,主流媒体
将“感谢贫穷”四个字做成大标题
作为一种价值观推送给无数的读者
就特么的是扯淡了
总免不了让人感觉出几分怪异和扭曲
我们不能混淆个体问题和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
用个体成功去泡制整体的鸡汤
是价值观的扭曲,是别有用心的洗脑
是最无效的毒鸡汤
因为我们教科书
一直批判美国梦的虚伪用的就是这个逻辑
就如同
班主任跟你说:
好好努力,考个全校第一
给班里争光,这话没毛病。
但要是校长在开会的时候对全校学生说:
大家要加油,争取每个人都考全校第一
这就很扯淡了,你是怎么当上校长的?
照此逻辑
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再多发几篇这样的文章
比如
《感谢房地产开发商,让我明白人生奋斗的意义》
《感谢医院账单,让我了解生命的价值》
《感谢疫苗公司,让我体会生命的脆弱》
《感谢推迟发放养老金,让我的人生焕发第二春》
当今我们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
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2009年
温总理在视察清华大学时候就感慨道:
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
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
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
在北大这样的学校甚至城市学生占到了90%
所以
当我们将个案放大到整个社会
将“一将功成”置于“万骨枯”之上时
其实讲真的,所谓贫穷,真没啥可感谢的
实事求是地讲
王心仪同学这篇文章
其实是在更多地“控诉贫穷”
有一种没有打倒我的
就会使我变得更强的意味在其中
大致相当于好多女孩子感慨:
感谢渣男,让我懂得爱情一样
那是真心感谢吗?
人们感谢苦难
还是因为自己熬过来了
谁会发自内心地想去经历苦难呢?
网络上曾经有一篇叫
《寒门学子:进得去的名校,抹不去的阶级烙印?》
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文章里说的是
虽然有一些寒门子弟通过个人艰苦卓绝的努力
获得高分,挤入令人羡慕的高校
但是阶层的烙印却不是一下子能摆脱的
最典型的是,进入名校的寒门子弟
普遍怯于与权威对质、口语表达不流畅
着装礼仪跟不上潮流
交际圈子狭小、缺乏归属感
知识面窄甚至有时连专业课都听不懂
更不敢奢谈恋爱
当家境殷实的学生都在忙着
考托福、GRE,申请国外大学时
寒门的子弟们可能正在
与因为贫穷而导致的自卑做斗争
带着自卑前行
就像跑步比赛时口袋里多兜了一块石头
自然会捆住人的手脚
对于许多从小出身贫寒的孩子
自卑就像是多了一种身体残疾
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适应和接纳
所以,感谢贫穷
等于是感谢奔跑时口袋里的石头
这想法,显然是脑袋被锤子锤了
让我说
这孩子可能是被高考这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
也可能是对贫穷的感受仅是物质层面的
而诸多精神的因素她根本还没多深的感触
毕竟她只是个在学校
和家之间往返了十八年刚刚上完高中的学生
她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这篇文章也算是给她个善意的提醒
人生有无尽梦想和美好
同时也将伴随无边的苦难与挣扎!
我小时候家里也很穷。
印象中,穷这种体验
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感受是羞愧
虽然家里穷并不是我一个小孩所能改变的。
古语说“狗不嫌家贫”,这个道理我懂。
我也绝不会因为家里条件不好
而怪罪父母,从而不孝
但贫穷给我的那份羞愧感
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消弭
许多人可能会说,那是因为你虚荣吧
其实,这点我倒愿意承认
但如果仅仅追求最基本的温饱和体面也叫虚荣
那我觉得此时的虚荣倒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如果有人要求别人“清贫乐”
或干脆要别人“感谢贫穷”
那你大可给他回一个
去你大爷的,给老子滚远一点
事实上
贫穷就像一只随时可能扼住命运咽喉的黑手
它逼着人用更大的气力往前奋进的同时
也往往给人植入终生的恐惧
即使后来富裕了、成功了
这份恐惧也不会真正消失
我记得
《奇葩说》有一集的讨论题目是
我们应该感谢生活的暴击吗?
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通过个人的努力冲过了那段灰暗的日子
你应该感谢的是你自己
为何要感谢灰暗本身呢?
那些成功的人才会感谢贫穷
社会上还是普通人居多
贫穷带来的真的是阶级差距
改变这种差距只能是接力赛
靠一代一代的去改变
贫穷真可怕,并不值得炫耀
也不是成功的原因
我觉得成功的关键是强大的内心
家庭的教育也占了大部分的因素
人争一口气,佛留一柱香
正是有了这种不服输的精神
才有可能成功
另外,成功的概念大概每个人标准都不一样吧
考上了名校也许并不能算真正成功
只能说她很勤奋很聪明
用这个天之骄子的录取通知书,报答父母
但如果出发点只是为了赌一口气
那么比别人强,那么这也只是狭隘的
因为同家庭条件较好,又十分努力的人相比
他们不但物质输在了起跑线,精神上也是的
贫穷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
从贫穷里摸爬滚打出来后
身上早已留下了伤痕
有一些特别是心理上的是永远也弥补不回来的
王小波说
人是一种善于欺骗自己的动物
吃了许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
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
“感谢贫穷”是一种
怪异的想法和扭曲的成功学话术
它源自一种统计学上的谬误
也源自心理学中所谓的“幸存者偏差”
我们只见到那些从苦难和贫困中走出的佼佼者
却无视大多数被贫穷和苦难压垮的追梦人
更多的人
被贫穷和苦难淹没了
就像被巨浪掀翻的小船
永远沉寂在了生活的江底
苦难就是苦难
不是善意的馈赠,它不值得感谢。
感谢贫穷,更多的是困顿者的自我安慰
是一个人在极端困境时的“阿Q精神”
但这玩意
不该成为一种向他人宣导的价值追求
在《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
刘烨饰演的龙小羽有段经典台词
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贫穷与我,是一种心理的压迫
是一种精神的屈辱
让我每天只想怎么找吃的
只想怎么不挨饿不受冻
挨过饿的人和没挨过饿的人
一辈子在心理上都会有一种差距
我也是“挨过饿”的人
这种感受于我,是切肤之痛
以往岁月“挨过饿”所给我的影响
有可能会伴随我一生
不管怎样,始终做个努力向上的人吧!
实话实说
王心仪还是一个尚未真正进入社会的孩子。
她考上北大
最该感谢的依然是她自己不畏贫寒的乐观
是他父亲常年默默辛苦支撑着这个家
是她母亲常年累月承受家累
用双手为她们姐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贫穷是这个家庭的敌人
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敌人
感谢贫穷
对于许多身处底层的群体而言
未免过于讽刺
在阶层趋于固化的今天
感谢贫穷这种说法
更像是在嘲笑
无数因为贫寒而无法实现阶层跨越的奋斗者
因为,它的潜台词仿佛在说
同处贫穷,为何你不行?
这不是鼓励,这是嘲笑
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因为,无论成功与否
奋斗本身,就足以让我们献出掌声
贫穷不值得感谢
要感谢的是你的家庭,还有你自己的奋斗
一切都靠自己
但愿能和贫穷作战,自我流放
但精神是没有阶级的
在贫穷中不断塑造自己坚强的精神世界
社会是需要战斗着的人
而不需要被贫穷打败,自感堕落的人
这次对于“感恩贫穷”大力宣扬也类似
其实作为个人来讲
人生中也需要一些鸡汤、鸡血
王心仪同学的励志奋斗也确实是优质偶像
但是,诸多国家头部媒体
不去正视社会客观现实
而以煲鸡汤、打鸡血为己任
那就脑子进水的问题了
此外
其实我们能看到说出“感谢贫穷”这种话的人
都是摆脱了贫穷的人
说白了就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真正在底层努力、挣扎、沉沦的群体
是没有机会发声的
说到底,我们不需要感谢贫穷
我们是要去战胜贫穷,消灭贫穷
洗洗睡吧,晚安
去年今日,点击阅读
前年今日,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