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搞理论的人
英国数学讲师,老光棍巴克斯曾写过一篇《我为什么没有女朋友》的研究论文,这篇盖世奇文里使用了一个有趣公式:
1、住在我附近的女性有多少?(伦敦:400万)
2、多少人有可能年龄上适合?(20%:80万)
3、多少人有可能是单身?(50%:40万)
4、多少人有可能拥有大学文凭?(26%:104000)
5、多少人有可能有魅力?(5%:5200)
6、多少人有可能觉得我有魅力?(5%:260)
7、多少人有可能和我合得来?(10%:26)
到最后,他愿意交往的女人,全世界只有26个。
看完这个结论后,你会不会对爱情绝望?
事实上,巴克斯在发表《我为什么没有女朋友》的2年后,就遇见了萝丝,这个伦敦女人符合他所有对伴侣的标准,二人很快坠入了爱河。
1/285000的概率啊!我敢确定,巴克斯不是欧皇。但他32岁脱单的事实却又摆在了眼前。当有关概率的论点和事实之间发生了矛盾,我脑海中瞬间闪过了我的老师常常讲过的一句话,如果现实与理论不符,那很大可能就是理论出了问题。
关于巴克斯的这个公式,问题在于对“筛网”的定义和估值。
有些“筛网”必要吗?例如为什么要有大学文凭呢?有些“筛孔”有必要那么小吗?例如把有魅力的异性比例定为5%,也就是20个里面挑一个,是不是太挑剔了。
还有,为什么非要女性呢?男的也可以呀,这样你周末约会的概率会翻番。我是说你可以去跟着兄弟去混一下,没准儿能遇见个伴娘什么的。
巴克斯这个家伙后来悄悄结婚了,所以千万别相信搞理论的人。
女人的常见口头禅之一是: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到了男人嘴里,常见的是:漂亮女人没有一个好货色。
其实,大多数妙龄男女们经验有限,通过个把案例,得出异性不可靠的结论行为。这是男女在交往过程中“赌徒谬误”的总结。
人们总是倾向于将从大样本中得到的结论错误地移植到小样本中。
比如,人们知道掷硬币的概率是两面各50% ,于是在连续掷出5个正面之后,就会倾向于判断下一次出现反面的概率较大。其实下一次出现反面的概率还是50%。
大数定律告诉我们,样本数量越多,则其算术平均值就有越高的概率接近期望值。
比如,我们向上抛一枚硬币,硬币落下后哪一面朝上是偶然的,但当我们上抛硬币的次数足够多后,达到上万次甚至几十万几百万次以后,我们就会发现,硬币每一面向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二分之一,亦即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
根据大数定律,假如你想找一个百里挑一、万里挑一的人,你需要有足够的样本量。要想摘到好桃花,你要多扔骰子。样本量不够,都是胡扯。
当然,我并不是说你要交几百个男朋友女朋友,其实你的生活圈子工作圈子已经帮你做过一些筛选了。而且你也可以用“模拟”的方式来筛选潜在对象。
总之,根据大数定律,想万里挑一,你要多交朋友,扩大交际圈,增加样本量,保持潜在对象的多样性与丰富度。再有,这个世界是随机的,你以为的如意郎君,未必真的是;你最初鄙视的,没准儿挺适合过日子。谁知道呢?
爱取决于自恋的相对消除,爱要求谦卑、客观性以及理性的发展,一个人应该终身投入到这个目标中去。
爱是一种积极性,更是一种生命力。
自私自利是本能,丛林法则也是本能,自恋是本能,爱也是本能,如何在种种本能的桎梏中升华出不可思议的人性闪光点,可能只有出于爱才做得到。
爱也许是上帝施与人类一点灵动的小魔法,却也是人类社会最大的变量。
洗洗睡吧,晚安。
猜你喜欢,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