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悟空 | 翻过这座山,你就是传奇
每个孩子,都曾幻想成为像悟空那样的英雄。
而每一个成人心中也都有一个悟空梦,想要像悟空一样尽情的做自己,不向任何力量屈服,不管被打压多少次、从不认命,无畏无惧,反抗到底。悟空身上永不服输的反抗精神,它影响了我们几代人。尤其是孙悟空强大的本领对少年儿童来说,更是有着蜜汁诱惑。
在儿童节前夕,华为借西游记这个超级 IP 拍摄了一支叫《悟空》的广告,而且华为还在这支广告里作出了竖屏影像拍摄。打破常规,重新构建美学方式。这是挑战,也是创新。
现在看来,这部短片远不止我们看到的这样简单。在我眼中,这个百折不挠的小男孩,说的就是华为自己。
怀揣梦想,不被理解,独自翻山越岭,一路孤立无援,和毒蛇猛兽对抗……这一切像极了华为的科技探索之路,也正是在这样“极限生存状态”下,倒逼出了当世这个华为。
点击观看
(文字解读)
故事发生在1990年,那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黑白电视中的画面和整体复古的色调,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很多年以前。
短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山村里的小男孩,他用父亲省吃俭用买的钢笔,和小朋友换了一张《大闹天宫》的电影票,结果换来父亲的一顿毒打。就连被自己视为珍宝的皮影,也被父亲扔出门外。
在父母们看来,天天“沉迷”电视,不好好看书,房间里摆满和孙悟空相关的东西,还用昂贵的文具换电影票这种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简直是离经叛道。就在当天晚上,换电影票的小伙伴也后悔了,叼着苹果想要把《大闹天宫》的电影票换回去,而他却一边磨着金箍一边学着大人的口气劝对方不要去。
然而,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并没有抵挡小男孩对孙悟空的热情。趁着父亲睡着后,他带着手电筒和刀毅然地离开了家,准备翻山越岭去接触自己心中的传奇。
就像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取经,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他这一路也遭遇了风吹、日晒、雨淋、被毒蛇咬、跌落山崖....而这一切,就在他戴上金箍以后发生了改变,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动作让他彻底挣脱了恐惧和迷茫,也习惯了在野外的生活,终于,他被路边小道的司机顺道载去了城里。
就在他千辛万苦来到城里以后,现实却击垮了他一直以来的信仰——如今的时间已经是几十年以后,戏院成了有3D特效的电影院,自己手上那张电影票已经失效很多年。
面对这一切,小男孩茫然了。
霓虹闪烁,小男孩衣衫褴褛的走在街道上,看到年迈的父母正在苦苦的寻找走失的儿子,他们早已不复当年模样,面容憔悴白发丛生......
可母亲的小摊位上挂着的孙悟空却一如旧时模样:修好的断腿英姿飒爽,手拿金箍棒降妖除魔,头戴紧箍咒西天取经。它寄托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所有念想。
短片中很多90年代的物品都能唤起大众的集体回忆。怀旧群体会由于受到共同的情感记忆和记忆符号的触发,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认同。黑白盒子电视机、被视为奢侈品的钢笔、孙悟空日历海报和皮影、爬树掏鸟蛋等等,这些元素的出现都增加了人们的亲切感和代入感。
忆的是「童年」,寻的是「初心」。也许华为没有孙悟空的通天本事,却是一个「遇山开山,遇水过河」的勇敢男孩。
借势六一,这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是多少人童年时期的英雄,他戴上金箍保护唐僧取经,会对众神点头哈腰的大师兄,又像极了多少人的现状?也许我们喜欢“悟空”原因,就是因为他从来都和普通人一样。
这大概就是这部短片最动人之处,对于小孩来说,它的剧情跌宕起伏,颇有趣味。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它让我们回顾了年少时的桀骜不驯,成年时的忠于现实。但是,总有一些精神会让我们平淡的生活中泛起一些涟漪,就像短片中小男孩不怕困难依然翻山越岭,就像华为面对强大势力依然不低头认输。
美国著名广告人罗宾斯基曾经说过:“一流的感情才能组成一流的广告,只有在广告作品中注入强烈的感情,才能让消费者看后忘不了,丢不开。”
这也是华为从情感层面,讲述“悟空梦”的高明之处,通过受众共同的童年记忆,与用户实现情感上的沟通,拉近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提升用户对品牌的好感度与忠诚度。
在很多人看来,目前处在科技之路探索中的华为,就像是影片中的那个不屈不挠的小男孩,在极限生存状态中不断变得强大。与其说是小男孩的“悟空梦”,倒不如说是华为的“悟空梦”。
而这也许是华为在被美国制裁的形势下,借着影片作出的有力回应。“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冥须悟空”。就像是不断被美国打压的华为。虽然前路不平坦,但是我更相信,心怀梦想和希望的华为,一定会柳暗花明!
所以说,能让人感动的广告,才是真正成功的广告。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希望华为能像悟空一样,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闯出自己的天地!
洗洗睡吧,晚安。
猜你喜欢,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