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该读书的时候,只知道吃瓜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书,是人人都买得起的奢侈品。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推荐几本有意思的书给各位吧。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丑陋的中国人》,该书主要内容是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作者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将传统文化种种弊端喻之为“酱缸文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子孙后辈永远受感染,且持续不断。
中国台湾作家柏杨自言:“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自斗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
因此,作者要让所有中国人都知道自己的缺点。痛心中国的“酱缸文化”,反省中国人的“丑陋”,就是要中国人活得有尊严。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1960年开始,中国发生了持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全国大面积受灾,其中以河北、山东、山西最为严重,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出现前所未有的大饥荒,并且发生骇人听闻的“吃人”事件。
杨显惠在《夹边沟记事》中记载,1960年4月,兰州中医院的“右派”高吉义被场部派往酒泉拉土豆,装货最后一天,饿极了的“右派”们知道这个机会千载难逢,他们煮熟了一麻袋洋芋。
九人一口气将160斤洋芋统统吃光,都吃得洋芋顶到嗓子眼上了,在地上坐不住了,靠墙坐也坐不住了,一弯腰嗓子眼里的洋芋疙瘩就冒出来。
冒出来还吃,站在院子里吃。吃不下去了,还伸着脖子瞪着眼睛用力往下咽。返回途中,一名吴姓“右派”在颠簸之下,活活胀死。高吉义也上吐下泄,和他住在一起的来自甘肃省建工局的“右派”工程师牛天德整个晚上都在照看着他。
第二天,高吉义醒来,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年近六旬的牛天德竟然将他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收集起来,在其中仔细地挑拣洋芋疙瘩吃!
这本书记录了发生在1959年下半年之后,甘肃省西固区夹边沟的真实事件。
他什么都吃,到处偷着吃。在荒滩上挖老鼠洞,除了吃老鼠,更重要的是挖老鼠窝里的存粮。运气好时,他能从一个耗子洞里挖出四五升粮食。
一批体弱不堪的人最先命赴黄泉。
死神面前,人们开始了本能的挣扎求生。劳动停止了,所有人在夹边沟存在的惟一意义,只在于活下去。人们到草滩上挖野菜、捋草籽,煮着吃下。看到蜥蜴,抓来烧着吃或煮了吃,有人因此中毒而亡。有些人草籽吃得太多,无法排便,肚子鼓得像皮球,最后活活被鼓胀死了。
1960年的春天播种的时候,农场“右派”有一半的人累垮了,下不了地,成天在房门口晒太阳,躺着,死亡开始了,每天有一两个两三个人从卫生所的病房里被抬出去。
死者的遗体被饿得发狂的人们从沙地里扒出来,开肠破肚掏出内脏,割下大腿和屁股上的肉。
有些人躲到沙堆后面用干草烧着吃,也有悄悄焙干了存着慢慢吃的。俞兆远也吃过人肉,狼吞虎咽中,多年后他已完全记不得是何种滋味。
人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活下去....
在30多年后的今天,“逃港”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如果不写下它,深圳这个城市将永远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自己的根究竟在哪里。
很多当事人对这段历史都讳莫如深,毕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而如今,这段历史却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在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如今的蛇口深圳湾,这个原本荒凉偏僻的逃港之处,已是一片大工地,起重机与挖掘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这里正在兴建一处海滨公园,周边许多楼盘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购买者中,有许多香港人。
但历史依然会顽强地留下自己的印记。在这处工地里,时常会挖出一些逃港死难者的遗骨。
就在不久前,工人在滩涂中挖出了两具逃港者的遗体。从尸骨的大小形态上判断,应该是一对男女,他们的手腕,用绳子紧紧地绑在一起。
关于读书的一些想说的话。
阅读这件事基本稳赚不赔。
在这世间,怕是已经没有什么稳赚不赔的投资了:炒股炒到熔断,交友交到破产,生娃养大坑爹。
唯有读书,最为公道,只要你稍微认真阅读,你的收获将远大于付出。
所以,不要在该读书的时候,只知道吃瓜。
尤其是所谓的明星,其实我国很多明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就是私生活,可供人们咂摸的就是他们的下半身。
很多年前,微博的阅读价值还远远没有沦落为吃瓜广场,正如罗杰克在《名流》一书中写到:随着上帝的远去和教堂的衰败,人们寻求救赎的圣典道具被迫坏了。名人和奇观填补了空虚,进而造就了娱乐崇拜,同时也导致了一种浅薄、浮华的商品文化的统治。
“戏子家事天下知”恰恰是社会繁荣昌盛的标志。但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则是真正知识界的倒退。
在微博上看到下面这段话:
在这里啰嗦几句,解释一下,阅读和视频的区别:
视频的最大优势,是更直观、清晰的传递信息。而它的最大缺点是,注定浮躁与浅薄。而文字比视频更具有深度,因为它一直在那里,阅读者可以慢慢阅读,反复揣摩。而视频本质上是忌讳思考的,思考会妨碍观看。
思想本身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当用可视化的视频表达思想时,很多思想也会随着载体变得浅薄。可以说,视频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它更适合传达外在的、实体化的东西。
因此,文字更接近理性和思想,视频更接近本能与娱乐。
但视频要比文字轻松得多,人总是喜欢轻松简单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文字正步步衰退,视频越来越占据大众时间的原因。
当人们习惯于视频带来的感官刺激,沉迷于碎片化、娱乐化的内容,被算法所裹挟,会慢慢丧失思考的能力。对他们来说,一切有丰富精神内涵的书籍都难懂如同天书,稍长一点的文字就没有耐心看下去。
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试问在当下,阅读还有什么意义?
我个人坚信,阅读的人穷尽一生之力,极其可能还是未能为自己心中大疑找到答案,但只要阅读一天仍顽强进行,可能性就一天不消失。它永远为人预留了一搏的余地。
总而言之,去阅读吧,不管用怎样的介质、用什么姿势,读进去的,都是构建你人生的钢结构与砖石,它们不消散,意义恒久。
阅读是自由的,没有标准。
伍尔夫说:“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提出的唯一指导就是不必听什么指导,你只要凭自己的天性、凭自己的头脑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可以了”。这个结论,正是你人生的答案和乐趣所在。
世界读书日,但愿你能拿起身边蒙尘许久的书。
洗洗睡吧,晚安。
猜你喜欢,点击阅读
不要在该读书的时候,只知道吃瓜。
购书请入群,没有中间商,全网最低价。
点击阅读原文,给你不一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