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的名片—贵州



前言提要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经中央批准,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自2009年举办首届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届。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


7月12日上午,以“低碳转型 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大会上发表重要主旨演讲。

栗战书提到,过去的贵州,曾经因为严重的石漠化、水土流失问题,一些地方陷入生态破坏—经济贫困—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一度成为中国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中共十八大以来,贵州建立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发展,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10年来,贵州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61.5%。现在的贵州,923万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发展优势。

地处长江、珠江上游,

贵州又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万重青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自入贵省,山皆童然无木”,这是三百多年前徐霞客进入贵州写下的诗句。


而三百多年后的今天,贵州以山为底,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率先探索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成立贵州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全省88个市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和省、市两级“双评价”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统筹推进“多规合一”和“三区三线”划定,统筹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最新上报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中,共调出占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近30%的矛盾冲突区域,通过评估调整我省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系统连通性、完整性和生态保护格局更加优化。




千里域土:守好每一寸土地






多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围绕全省发展大局,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保障自然资源要素,坚持节约集约利用,用一抹抹形态万千的“绿色”,为这片黔贵大地的绿色崛起,迈出了坚实一步。

左右滑动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实施了乌蒙山区“兴地惠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整治土地27.9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79万亩,生态修复7.42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8.17万亩,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9.38万亩,新增和改善农田防涝面积6.31万亩;实施乌蒙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完成生态修复148.34平方公里;完成乌江、赤水河两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9255亩。全省治理石漠化4133平方公里,石漠化程度持续减轻,面积减少量居全国岩溶地区首位;森林蓄积量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覆盖率达60%;争取到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项目,在全国29个竞争省份中排名第二。同时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创新土地利用方式,保护优质耕地资源,率先在全国明确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制定500亩以上坝区种植土地保护办法,制定15条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具体举措,大力支持设施农业发展。




美丽乡村:描绘新的乡村美景




如今,贵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样貌焕然一新,干净整洁,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得到了新改变,多彩贵州的村庄,正描绘出新的乡村美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美丽中国,正以优异的生态文明建设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彩贵州,也以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汇聚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再创新绩的美好蓝图里。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更多精彩文章

1自然资源部对汛期地灾防治再动员再部署2、2021年上半年全国地质灾害灾情及下半年趋势预测
3三伏天丨为什么晴天也要警惕地质灾害?4、【地灾微课堂】山区险情多,汛期地灾安全,这些你应该知道!


(投稿邮箱:gzcenter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