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用心·成长·影响——Windows 10背后的研发故事
Windows 10一周岁了。从2015年7月29日,这个承载着在“移动为先,云为先”的世界中“创造更个性化的计算”使命的全新一代操作系统呱呱坠地,到2016年8月2日一周年更新版的推出,一年多来,人们看到了它的不断成长和完善。首个支持多平台同步协作无缝连接的操作系统,超过3.5亿台设备的装机量,用户使用总时长超过1350亿个小时,近7500万条Windows Insider反馈意见,用户满意度史上最高,史上最安全的Windows……一连串的事实和数据反映出的,是过去一年里Windows 10取得的卓然成就。
对于微软Windows的研发团队而言,Windows 10 最大的变化,就如CEO萨提亚·纳德拉所言,开启了一个新的世代——“Windows即服务”的新模式。从过去每隔两三年才会有一个大版本的更新换代,到新模式下短时间内的快速迭代、持续进行更新和演进,这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改变,也是在科技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用户需求丰富变化的背景下,一种研发思维和方式的转变。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位于中国的Windows研发团队,承担起了倾听中国用户声音、切合中国本地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提升中国用户使用体验的任务。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兼听则明
我们与软粉共成长
“Windows Insider Program中有130万名中国粉丝,数量仅次于美国。对于我们研发团队而言,每一条粉丝反馈我们都会去认真看。在Windows 10的研发过程中,我们真正做到了以用户为导向。”谈起过去一年自己负责的Windows 10中国粉丝互动工作时,微软(中国)操作系统工程院项目经理陆敏如数家珍,“为了能够把用户真正需要的功能做好,我们还有一个投票的机制,某个建议的投票数越多,它的优先级就会排得越高。”
微软(中国)操作系统工程院项目经理陆敏(右)
对陆敏而言,过去一年多来,参与Windows 10研发的种种细节和成果历历在目。然而,四年以前,当他抱着“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参与的产品”的想法来到微软时,工作方式还和现在还有所不同。过去,每个版本的研发都是以用户调研为起点,但Windows操作系统每隔两三年才会有一次大的版本升级换代,开发周期很长。拥有多年项目管理经验、私下里爱好跑马拉松的他,内心里最希望的,是能够让自己的工作成果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而在两年以前加入微软(中国)操作系统工程院Windows 10研发团队以后他才发现,原来发挥自己工作的影响力还能有另一种方式。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让原先每隔几年才进行一次大版本更新的Windows操作系统,需要快速适应环境变化,采取一种全新的敏捷式开发方式。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快速组织实施-快速上线获得反馈-根据反馈快速改进,这种‘快极客式’的研发方式,对于一款软件而言尚且有难度,更何况是Windows这样的大型操作系统平台。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和用户及合作伙伴更加贴近,更多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而我们这支团队的成立,则给了我们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发挥的空间。”于是,过去的一年里,陆敏和同事们携手软粉展开了另一场“马拉松”——“Windows即服务”的模式,让过去每隔两三年短跑冲刺般的大版本更新,变成了细水长流、步步为营的更新迭代。而这个过程,让陆敏有更多的机会去倾听用户的声音,并将他们的需求反馈到产品中去。“比如,我们的粉丝觉得,Windows的安装过程很枯燥,希望能够做一些本地化的东西让它有趣一些,于是我们就和本地化团队进行沟通,尝试在系统安装的过程中,让屏幕显示一些如‘青出于蓝胜于蓝’这样的中文诗句。这个变化在Insider Program中获得了出人意料的好评。”这个被媒体评论为“李白都点赞了”的功能,让陆敏和他的同事尝到了甜头。
而粉丝的力量,甚至还推动了Windows内核史无前例的更改。陆敏和同事在邀请游戏粉丝对Windows 10进行内测的时候,发现了多款腾讯游戏出现闪退的问题,追踪根源他们发现,这是新版本的Windows 内核中增加了两个新的导入表引起的。但这个问题仅仅出现在腾讯游戏中,且涉及了多款游戏。由于新版本的Windows 10发布在即,而游戏的更新推送需要时间,如果按照过去的逻辑去逐步升级游戏,用户的损失不可估量。仅仅从技术上看,微软是可以通过修改内核去修复这个问题的。于是,陆敏和团队通过收集数据,向总部的团队分析事情的影响,最终竟然说服了总部团队对内核进行调整。“因为一些粉丝发现了一个仅仅会出现在一家公司产品上的bug,而最终让微软修改内核,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说到这里这一成果,陆敏不无得意,但他强调更多的则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倾听用户需求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和他们一起成长,共同推动Windows 10的更新与升级。”
心心相映
微软小娜成长记
当你在和微软小娜(Cortana)逗乐聊天时,你会让她做什么?帮你查询机票,搜索美食,安排工作日程?有没有尝试过用她查询中国农历,或是和你吟诗作对、玩成语接龙?没错,中国版的小娜中融入了诸多中国的元素。但你肯定不知道,这背后还真有一位“真人”小娜的功劳!陈茜,微软(中国)操作系统工程院产品经理,自称是北京土著,大学学的是数学,毕业后从事过产品开发,现在是Windows研发团队负责小娜的产品经理。“其实我们团队很多元,大家的背景也各有不同,70、80后都有,还有外国同事。此外,我们还有很多和本地互联网工程院以及和Windows美国研发团队的合作。所以,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团队中,我的女性身份并没有什么特殊。”她笑着解释自己的工作。
微软(中国)操作系统工程院产品经理陈茜(右)
在参与中国版小娜的研发过程中,陈茜用一颗执着的心付出了坚定的努力。当听到用户的反馈说:“为什么小娜来到中国,却听不懂中国的农历呢?”陈茜和团队的同事就展开了争论:“有的同事会不赞成加入中国农历的功能,认为这个无关紧要。我却有不同想法。我就向他们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你父母过生日是说阳历还是说阴历?一到春节的时候是不是大家买票都说‘你要三十回去还是二十九回去’?别人问你‘2月5日干什么’,你还会问‘那是初几啊’。当把这几个例子特别生动地讲给团队的每一个人的时候,大家也都意识到了用户对这一功能的需求就是要实现它的最好理由。”而说服团队只是第一步,随后,他们还要跟不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总部团队同事进行反复沟通,解释这一功能对于中国用户的重要性。就这样,中国农历这个接地气的功能,在陈茜的坚持推动下,最终被成功地融入到了中国版的小娜中去。
在优化中国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陈茜和她的团队还在努力将自己对中国用户的洞察影响全球其他用户。“我们从中国用户的使用数据中发现,有一个功能被特别频繁地运用——给小娜下达语音指令,要求她直接打开某个网页,如百度、新浪等等。而我们和总部团队沟通、对比数据时发现,这个功能在国外其他用户那里也会被经常使用,于是我们就成功地建议总部团队在国外其他版本的小娜中也加入这个功能。所以你就可以看到中国用户的行为模式不仅对我们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工作至关重要,对微软全球研发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自己在微软的成长,“从大学里学习数学,到工作中转为研发,这一过程对我来说并不是很难,因为从学校里学来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肯定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和永不满足的好奇心,这就是在微软我们所提倡的‘成长型思维’。 而微软内部本身也有很好的培训机制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和团队。两年前我就是从输入法团队转过来做小娜的。现在,我看见我的团队在一点点变大,未来还可以做更多的东西、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而我一直有一个内心的动力:我想,我做的事情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天天向上
Windows中文输入法进阶史
当一个拥有20多年辉煌历史的中文输入法产品,遇上一位有20年微软工作经历的“老兵”,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解明阳,微软(中国)操作系统工程院项目经理,20年微软工作经历,在参与Windows 10的研发过程中,让Windows中文输入法这款经典产品不断演进,在Windows 10中又带来诸多亮点。
微软(中国)操作系统工程院项目经理解明阳(中)
“我们的团队非常多元化。有像我这样年龄段的人,更了解老同志的输入需求,我们也有90后,也有刚刚毕业的小女孩,思想比较前卫。所以我们这个团队实际上是会互相补充,而除了日常工作中的团队交流,在公司内部,员工之间还会有各种互相帮助与学习。输入法这一块,我们就在跟微软亚洲研究院做一些很前沿的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和技术共享。”说起全新输入法的打造过程,解明阳也是一肚子的感慨,“像我这样的老员工,做输入法很少会用表情功能,但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那个。因此,发挥团队的力量,我们将特殊符号、表情符号等功能集成到了输入法的候选界面里。此外还有中英混输、文字符号混输等,这些细微的改进,对于Windows输入法的用户体验而言却是很重要的。而且,随着Windows转变为‘Windows即服务’的方式,越来越多小的功能变化可以更加及时地在产品中体现出来。”
除了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解明阳还有自己的一个“秘密武器”——新浪微博帐号"Windows输入法"。他用这个帐号与软粉进行一对一交流,倾听反馈,公开答疑以及幽默互动。每一条微博的浏览和回复都非常高。“这个账号是我们在Insider Program以外的又一个重要的用户沟通渠道,在这里我们听到了很多有用的意见反馈。比如(牙合)这个字,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个罕用字,但是对于中国的数百万牙医而言,却几乎是每天都要使用到。现在市面上没有一款输入法产品可以输入这个字,我们则是在微博上收到了用户的反馈,了解到它的重要性,并将它加入到产品中去。同时,我们还调研收集了一些数据,最后有将近一两百所谓的罕用常用字在Windows输入法中得到了支持。”
对于自己的日常工作,解明阳用一个生动的譬喻予以解释:“产品的形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就像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五环。我们产品组就是‘二环’。首先在我们这上面进行设计,之后会扩大到部门,扩大到微软的Windows团队,再扩大到整个微软,扩大到整个的Insider用户,最后再到所有用户。每一环都很重要,不管是‘试对’还是‘试错’。这样就能不断打磨优化,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这也是种匠人精神吧。”
兼程并进
打开Edge浏览器的正确方式
Edge浏览器的研发过程,汇集了雷德蒙德总部以及印度、法国和中国三个海外研发中心的力量,而中国的研发团队则担负着改善中国用户使用体验的任务。8月2日公布的Windows一周年更新,又一次给Edge浏览器这款微软重点打造的产品带来了诸多颇具亮点的新功能,其中一个就是增加了对于扩展应用程序的支持。而Edge浏览器上诞生的全球第一个扩展应用“鼠标手势”,就是出自于中国研发团队之手。
说起“鼠标手势”的研发过程,微软(中国)操作系统工程院资深产品经理冯晨华最大的感受就是“快”。“我曾在多个大型跨国企业从事软件和互联网研发工作,但在微软参与Windows 10的研发,最大的感受就是——开发节奏快。‘鼠标手势’这个扩展,最初是来自于中国用户的反馈,也是用户意见最多的一点。在得到总部的支持后,我们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开发工作。从设计、开发、测试,到发布Build版本、收集用户反馈,再到根据用户意见进行反复修正和调整,都由我们团队独立完成,而开发的过程中,每周甚至是每天都会和总部开会,反馈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敏捷式的开发方法运用到了极致。”
微软(中国)操作系统工程院资深产品经理冯晨华(左)
而“鼠标手势”功能一经发布,首先得到的是国外众多用户的追捧,因为以往他们并没有尝试过这样的功能。但紧接着,冯晨华和团队再接再厉,又在国内外用户反馈的基础上,给这一应用中添加了常见手势提示功能和对Pad的跨设备支持,再一次收获了用户的好评。“我们的确是很快速,倾听了用户的声音,然后快速地进行创新。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成功地将来自中国用户的创新辐射到了全球的市场上去。”
智源中国
让中国智慧影响世界
针对中国研发团队在Windows 10的研发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微软(中国)操作系统工程院院长谢育涛这样评价:“Windows 10一直强调要实现‘更个性化的计算’体验,为了更贴近中国用户的需求,微软前所未有地在美国以外成立了Windows研发团队,希望通过中国团队更好地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这是一支非常精干、非常有战斗力的团队。在Windows 10的研发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也有很多创新,将Windows 10打造成了史上最有中国印记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未来,我们还将会认真立足用户需求,倾听用户的声音,努力把最好的产品带到中国来,并将源自中国的智慧成果带给全世界。”
微软(中国)操作系统工程院院长谢育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