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鄞州集团化办学成效如何?新成立的教育集团如何发展?一起来听听这些校园长的声音

鄞州教育 2021-12-23

集团化办学是破解当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10月29日,在鄞州区首批基础教育集团扩容暨第二批基础教育集团挂牌仪式上,鄞州教育集团校园长代表围绕集团化办学发展、管理、运行、成果、总结等多方面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章国明

“5G”加持,构建教育新生态

在我看来,集团化与5G概念有一个共通的优势:容量大,发展快,协同度高。我们把自己的集团愿景也做了5G内涵的提炼,即:高度、广度、更新迭代、敢为人先、个性发展。


二小集团化的核心举措

首先,集团以促进优质资源辐射、统筹规划生源布局、拓宽集团教育视野为融合目标,凸显5G内核中的高度和广度精神,搭建起集团内部的资源共享平台、教师交流平台、学生互通平台,实现七大融合。

其次,集团情理并推。“情”指的是组织教师在期初制定《梦想清单》、期末完成《回望100日》、行政《每日研报》,进行柔性引导。“理”即理清职责、理顺心态,开设多期集团融合主题的校本研修,形成向上向善的文化生态。

集团以“五处一助四中心”进行管理组群设置,形成梭子型的结构和灵活度,破解校区“各自为政”的局面。

集团以“东西贯通、幸福走动”作为行动纲领,对师资进行分流、调整、优化,建立教师岗位活态流动机制,同时,以“一师多班制”、“双师课堂”、“多师课堂”三大举措开创集团“联合授课制”,使优质教师能量最大化,构建深度学习,并形成课程群建设。在校区间实行学科间进行教研联动,建立“边界模糊型”科研团队,形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研修氛围。

二小集团化的“5G”效应

首要效应是包容性,“同一个集团,同一种颜色;一样的颜色,不一样的精彩。”三校区在不同程度获得增值,尤其是幸福校区,撬动了发展内核,实现了芯片重组,家长们感恩区教育局组建教育集团的正确决策,他们说,“只要让我的孩子在二小集团,哪个校区我都愿意”。

其次是流通性,集团形成“1+1>2”的办学效应,如开发集团共享课程,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成长可能;通过教师跨校任教,实现了学科互补,建立“新教育共同体”。 

最后是延伸性,体现深远的应用前景。二小集团在上级部门的带领指导下,已迈入了“行稳致远”的康庄大道,进入新一轮发展的拐点。知责、担责、尽责是集团办学的社会功能,我们将继续践行区教育局的先进理念,深耕优质教育,逐步实现“二小智造,筑梦未来”的活力愿景,打造多校区协同发展的“优质教育圈”,创造“5G”理念加持、不断升级的二小集团品牌力量。



鄞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毛剑东

破解均衡难题

注重融合发展

鄞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是原鄞州区第一所集团化办学的学校,区内没有先例,也没有经验可以复制,怎么办?我们先后去镇明中心小学、广济中心小学、原江东实验小学,向多位资深校长虚心学习。

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翻阅资料、邀请专家指导以后,我们首先进行了集团化办学的顶层设计:在管理上我们提出了“一套班子、两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运作方式,实行 人事、经费、教学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绩效考核统一的“五个统一”管理模式。

在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上,我们根据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一书中提出的:教育即生长的观点,提出了生长教育的办学思想。再经全体教师自下而上多次讨论后确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德润童心 全人生长。”

鄞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通过五大措施、六力并举,促进集团内师资的不断均衡与优化,五年来,北校区的骨干教师比例从15年的0.02%提升到现在的36.3%。

课程是跑道,有怎样的课程就有怎样的学生生活。集团一方面把南校区的老牌课程、优质课程快速移植到北校区,比如书法、足球等。

集团化后,北校区的足球教学全面铺开,在刚刚结束的鄞州区校园足球联赛中,一支全部由北区孩子组成的女足球队,通过奋力拼杀,最终问鼎冠军,这也是我们北区足球史上的第一个冠军。  

除了实现优质课程共享,集团还本着和而不同的课程定位,在北校区开设了校区独有的汉字棋、小提琴、国际象棋等课程。北校区已经三次承办市区级汉字棋教学现场会、北区的孩子们得到了原国家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爷爷的接见与交流、我们还把北校区的汉字棋课程,送教到溆浦、江西、吉林,课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北校区共计开设拓展性课程50门,独特而有魅力的课程,满足了每一个北区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

作为1985年就被任命为实验小学的南校区,在管理上一直坚持精细、人文、务实的信条。集团化以后,南校区的管理风格快速影响了北校区,为了规范学校的各种办学行为,我们重新制定了《集团管理规程》、《新教师培训手册》、《学校管理三清单一流程》,所有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因学校工作精细到位,2019年6月6日,宁波晚报以“整理到极致,这所学校牛奶盒回收堪比日本”为标题,对学校北校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作了详尽的报道。文章的背后,折射出我们全体实小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与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



李惠利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林红

汇鄞州学前之力

扬品质教育之帆

30年前的李惠利幼儿园只有6个班级,如今,李幼已经形成了丹凤园、亲亲园、新都园、樱花园四个园区,30个班级的省一级优质教育集团。

从集团化课程建设特有的角度,集团将丹凤园绘美课程、樱花园荟乐课程、新都园慧动课程、亲亲园惠语课程进行统整和梳理,基于“惠润童心,爱育萌生”的理念,拓展融入地方文化民族元素,使课程真正满足儿童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推进儿童自主、自理、自立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核心理念的集团“惠萌”课程体系,努力彰显“惠萌”教育的价值内涵。

为了“让不同园的幼儿有选择更多和个性化课程资源的学习机会”,集团围绕教育空间“从单元向多维变革”、教育价值“从固定到多可能变革”、教学方式“从授予到亲历的变革”三个角度的思考,以“具身认知理论”为依据,强调教育就是发现“无限可能的我”。

我们大胆尝试幼儿的跨园游学活动,通过“跨园游学”,尊重个体选择、满足个体需求,让儿童的学习空间从一个园区延展到其他园区,让儿童走进新环境、接触新朋友、尝试新挑战,通过经历自主性计划、交互式分享、生活化劳作、合作性探究、童话式悦读等五种阅历,开阔儿童眼界,获得个体潜能的自主发展。

人的能力是“夸”出来的。集团营造“惠人”人本管理氛围,建立有效的自我发展申报机制,重视“激励管理”,激发教师内在“志惠”的发展动力。《教师专业积分制》、《教师专业奖励制度》等激励机制也极大激发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能动性。



宁波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崔景刚

化零为整谋发展

优化共赢攀高峰

2019年8月,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统筹部署下,宁波七中教育集团吸收了宁波市四眼碶中学正式成为宁波七中教育集团北校区,形成了以宁波七中为核心的“一核双翼”紧密型教育共同体。


统筹集团工作,共促管理模式的整合

集团实施总校长负责制和集团理事会管理制,保持集团内各成员学校法人、行政隶属、财务管理、资产归属、人事关系“五不变”。实行制度、文化、管理、师资、课程、评价“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全面营造集团内各校区同担当、共进退的发展氛围。

集团的机构设置上一点双线,即“一个总校长,两个校区,两套班子”。在管理模式上细化执行校长负责制,实行部门板块管理,对两支管理队伍进行一体化锤炼。

集团进一步完善优化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南北校区中考奖励方案、中高级推荐条例、学年度考核推优等一系列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倡导在公平合理的竞争氛围中,实行多劳多得、优质优酬。

共享优秀师资,助推教师队伍的整合

优秀的师资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七中教育集团从教师自身意愿出发,以教师的发展为依托,积极促进各个学校之间的资源互换,实现集团内部各个校区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加速了一大批优秀教师的诞生。

集团加强教师交流管理,贯彻实行新教师“名校代培,按需分配”制度。横溪校区部分新教师来到南校区或北校区顶岗实习,同时南校区和北校区也派遣相应比例的骨干教师到横溪校区交流任教。南校区宁波市学科骨干教师沈海明、宁波市教坛新秀一等奖王霄迪、浙江省初中英语优质课二等奖陈红、北校区宁波市教坛新秀一等奖王诗宇等一批骨干教师先后来到横溪校区交流三年,为城乡教育一体化融合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七中教育集团在三校区中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为学科导师和班主任导师,成立导师工作室,通过带徒的方式帮助中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一次次上课听课中,在一次次讲座学习中,在一次次探讨研究中,学员们飞速地进步着,导师们也获益良多。

赓续文化价值,加强校园品牌的整合 

在七中教育集团成立之前,三个校区本就有自己的特色教育。实现集团化办学以后,各校区的特色教育在原有的深度和广度上有了长足的深入和拓展。

七中南校区以篆刻为抓手弘扬传统文化,利用美术课学习校本教材传授篆刻文化,让每一位七中学子拥有一枚属于自己的印章,感受传统文化中的印面美。北校区学校着力打造书法特色教育,以书育德、以书启智、以书健体、以书审美,注重文化内涵的提升和艺术魅力的熏陶,达到怡情修身的目的。北校区获得了全国写字教育先进学校的荣誉称号。横溪校区注重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教育,朱金漆木雕和舞狮是学校重点打造的特色教育项目。舞狮节目《狮魂》获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一等奖。

升级载体平台,优化教育资源的整合

新时代,学校需要通过升级班集体、家庭、社会、互联网等载体平台,不断整合优化各方教育资源。

2020年,集团开始探索“以行政班为主、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在初一20个班级中实行“均衡编班、分层走班”。其中数学、英语、科学三门学科进行分层教学,其余学科等教育教学活动仍以行政班为主,每学期动态调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集团进一步搭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校教育发挥着主体作用,家庭教育则承担着基础作用,社会教育起着辅助和延伸的作用。

集团积极落实“互联网+义务教育”工作。三校区各自建立同步课堂专用教室,借助名师骨干同步授课,实现资源共享。其中,南校区与横溪校区签订了“互联网+义务教育”协议,随着同步教室的建设完成,两校区的同步课堂启动,从数学一门学科发展到数学、语文、英语三门学科,南校区一大批骨干教师与横溪校区教师学生交流互动,使南校区的优质教学资源辐射到横溪校区。2020年3月,北校区的同步课堂也建设完工,届时三校区将联动运行,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塘溪镇中学校长蒋勇

钟公庙中学教育集团发展回顾

塘溪镇中学作为钟公庙中学教育集团的一份子,近年来,在钟公庙中学的带领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在师资交流上,宁波市教坛新秀、鄞州区学科骨干教师、鄞州区教坛新秀、区级优秀班主任等多为来自钟公庙中学的优秀老师成为塘中教学一线的中坚力量。

在德育平台建设上,钟公庙中学为主场共同开展了两次新首导微论坛,分别就“新首导成长礼”“班级文化建设”两个主题,从纪律到责任,从爱心到细心,从刻度到温度,助力这些年轻教师们的成长。其次,通过两校七年级新生军训心得德育活动的联评联展,不断探究新媒介、新思路促进德育活动的实效性的提升。

两校同步网络课堂、同步教研活动、同步中考研讨活动,让城乡师生可以跨越时空限制,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让优秀的教学理念、管理理念及时有效地进行校际互通。

在课程建设领域,在钟公庙中学的非遗剪纸课程引领下,塘溪镇中学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启动了区级非遗项目“竹编”的特色课程建设,塘溪中学的“竹编”课程在校内得到拓展,建设了“竹编工作坊”,“竹编”技艺的学生也在区、市级现场劳技作品大赛中荣获得等奖。

钟公庙中学的“经典诵读课程”的实际效应辐射至塘溪镇中学,塘溪镇中学的“书海拾贝”阅读课程因运而生,每年一本阅读手册记录了每一个孩子的阅读之路,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之路。

在钟公庙中学的帮助下,2020年中考塘溪镇中学在特长生和特色班的领域发力,毕业生中有10%的学子通过特长生和特色班的路径升入公办普高,极大地提振了提升办学质量的士气。



—— END ——



往期回顾

国字号媒体刊登鄞州教育经验 | 《人民教育》: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鄞州解答

8个教育集团扩容,32个教育集团新成立 鄞州区教育集团化办学又有新动作(附名单)

鄞州“学生生命成长共同体掌上课堂”首课开播:如何解决陪写作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