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往事】城市传奇:中国银行楼高之谜(中)
有趣的、好看的、尘封的、有益的
上海金融历史文化往事都在这里↓↓↓
34层高楼,被砍掉了一半
既然中国银行确实有过起造34层高楼的雄心壮志,为何又戛然而止了呢?这一疑问确实难倒了笔者。沙逊干预?苦无证据;经费紧张?语焉不详。我们不妨把背景铺展一下,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找寻一点线索,答案或许不仅仅来自一个指向。
中国银行系从大清银行转型而来,属于国家银行性质,早就买下了沙逊大厦隔壁的德国总会大楼作为营业场所,可毕竟局促了一些,与其中国第一大银行的身份不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各式高楼接连拔地而起,中国银行的管理层准备拆掉德国总会大楼,建造自己的银行营业大楼。
在1934年4月的日记里,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璈就表露了起造新大楼的心声:“中国银行饱经风浪,未见动摇,内部组织既已革新,银行实力足与驻在上海的欧美银行相抗衡,必须有一新式建筑,方足象征中国银行之近代化。”
1929年张嘉璈访英期间,巧遇正在伦敦建筑学院留学的陆谦受,对他的学问人品颇为赏识,于是邀他学成后到上海中国银行工作。回国后,陆担任了中行建筑课长,与公和洋行设计师威尔逊一道承担中行大楼的设计方案。一般认为,中国银行大楼独具中国特色的诸多元素,如大门上方的孔子周游列国石雕,应出于陆的设计理念。
与沙逊大厦相比,中行大楼因为地块狭长,建筑体量略小,奢华程度上也无此必要,但要在建筑高度上超过它,在技术上应该不成问题。实际上,沙逊大厦与中国银行大楼的设计者,同是这家叫公和洋行的英商建筑设计事务所。
如前所述,1934年初公和洋行在最初的设计中,中行大楼远高于隔壁的沙逊大厦,可是这一方案很快进行了调整。中行大楼1935年发行的纸币上,有中行大楼的效果图,虽然仍要高于隔壁的沙逊大厦,但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34层楼,而是变更为了18层。为什么有18层之说呢?在1934年4月,经中国银行董事会决议,总经理张嘉璈明确指示将中行大楼降至18层楼。张嘉璈在1934年4月的日记里说:“经董事会决议,决定建一十八层楼之大厦,以供总管理处与上海分行办公及营业之用。预算营建费六百万元。”
次年初,中国银行向工部局提出建造大楼的申请书,所附设计方案是1935年11月11日的图纸,又减了一层楼,变成了17楼,便略低于隔壁77米的沙逊大厦了,与实际建成后的情形相似。屋顶是中国传统的蓝色琉璃瓦四角攒尖顶,一些细部装饰带有中国传统色彩。从原先设计的34层高楼到实际建成后的17层楼,中行大楼实足削去了整整一半高度。
听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兼中国银行董事长宋子文的解释吧。1936年10月10日,中国银行举行开工奠基礼,宋子文、中国银行总经理宋汉章发表讲话,会场就设在施工现场旁的简易工棚里。张嘉璈已经辞职,被蒋介石“另有任用”,因此没有与会。
银行家宋汉章
宋子文说:“中国银行并不是要修建一所华丽的房屋,来表示我们资产的力量,我们唯一的宗旨,是要增加我们工作的效率,和顾客的便利。董事会将原来造价的预算,一再删减至百分之五十,就可明了我们的用意。今天我们所当注意的,不是物质上的观察,而是精神上的意义。”
宋子文在批阅文件
按宋子文所言,既然钱少了一半,楼当然也要削去一半,34层楼变为17层楼,似乎顺理成章。也就是说,张嘉璈在任时,尚保留18层楼的高度,但到了宋子文身上,又明确变更为17层楼了。
宋子文在讲话中,还再三强调中外合作的重要性,“允许我把你们的到场视作是象征赞成中外同行间合作的共同承诺”,这里面是否暗示了某种妥协或默契,尚待资料的进一步发掘求证。
1937年的中行钞票上,就是后来实际落成的17层楼的中行大楼图样,这一次,人们无须从设计图案上来揣摩大楼的真实高度了,因为同年落成的大楼,与钞票上的图案长得一模一样。
白银危机影响下,各家改了口风
那么,中行大楼是否真的如传说一般,从原先遥遥高于沙逊大厦,到建成后又略低于沙逊大厦,是因为沙逊的缘故吗?沙逊的势力真的有那么大吗?
上海市档案馆藏有完整的租界工部局档案,笔者查找了1933年至1936年的《工部局董事会会议记录》,并未发现董事会讨论过中国银行大楼建筑的事宜,当然也未发现任何与沙逊有关的记录。有的论述说,沙逊向工部局董事会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不过要知道,工部局董事会的董事中,有好几位中国人,其中贝淞荪还是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经理,中行新大楼的起造就由他负责。
中国银行大楼从34层楼降为18层楼,显然受到了1934年后蔓延的白银危机的影响。中国银行确曾有过超高层建筑的设想,但因为来势汹汹的白银危机,财务状况不容乐观,于是中行决策者调整了思路,降低了预期,而使34层大楼的设计方案只能限于纸上。这是中国银行楼层大缩水的一大原因,也是张嘉璈不得不退让的原因。宋子文的一番话,虽然只字未提白银危机,且说得很漂亮,其实昭然若揭,就是缺钱。
中国银行原本设想大楼落成后,可以出租一部分房间,收取租金,但当时租赁市场已经大幅萎缩,如大陆银行建造的大陆商场(东海大楼),原本指望通过出租房间填补一部分成本,结果一·二八事变后,先是公债危机,接着又是白银危机,金融风潮一场接一场,大楼的出租率很低,大陆银行为此入不敷出、苦不堪言。这一情况,中国银行不会不知道,与其如此,不如将原本设想出租的部分楼层省去。这一省,首先就砍掉了双塔的其中一座塔,大幅降低了高度。
事实上,在房地产行业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搭上的却是一趟末班车。1934年开始的白银风潮,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已经极大影响到上海的房地产行业。上海房地产业的成交总额,从1931年的13000万元,下降到1400万元。
从公和洋行这一方面来说,它虽然应邀设计了34层双塔高楼的方案,但仅仅是推出了一个概念性的设计方案,并未获得中国银行的实际推进。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和洋行应中国银行方面的要求,对设计方案一再进行调整,降低高度,以节省经费。34层双塔楼的设计方案,公布在1935年第1期《建筑月刊》上,还配了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句子,但又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银行拟减低层高,“该行当局鉴于社会百业萧条,经济衰落,费资千万,建造高厦,尚非当务之急。故已酌量减低层数,以求撙节云”。
按照张嘉璈和中国银行的要求,公和洋行推出了18层楼设计方案。尽管比起34层楼大幅下降了层数,但该方案的高度,比起隔壁的沙逊大厦,仍略胜一筹。
作者:邢建榕
上一篇:城市传奇:中国银行楼高之谜(上)
下一篇:城市传奇:中国银行楼高之谜(下)
围绕“人物述林”“金融春秋”
“金融物语”“建筑寻踪”
为您讲述上海金融那些事儿
带着您一起看上海金融往事的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版权声明
【金融往事】系列图文作品均为上海市金融党委金融办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他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金融官微”版权信息。敬谢!
本文来源:上海金融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