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Food for Change|宅家抗疫:食材保鲜&收纳四大法则

慢食家SlowFood SlowFood慢食 2022-07-18


疫情又一次使人们度过了一个寂静的春天。


生活秩序失衡,大量的食材囤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家隔离的焦虑,同时带来精神以及物质上的满足与安全感。但几天后面对着开始变质的食材,不少缺乏生活经验的人们依旧开始感到手足无措。



以合理的方式进行食材收纳,对于维持三餐营养均衡、避免食物浪费、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疫情反复的当下,慢食Food for Change项目藉由食材收纳,呼吁人们正视食物浪费现象,并重新审视食物与人的关系。




    法则01:准备合适收纳工具


为了避免食物相互影响,同时延长食物保质期,即使在冰箱里,辅助收纳工具也必不可少。

保鲜膜或收纳罐

剩下的香料、没用完的蔬菜粒等等,都可以用保鲜膜、密封袋或收纳罐密封好再放入冰箱储存,不用担心食物短期内变质受潮。


♻️ 更可持续的选择


相比塑料收纳罐,不锈钢或玻璃罐是对环境更友好的选择。除了单独购买之外,吃完的果酱瓶、酱料瓶,通常为玻璃制品,且完全符合食用器皿标准,可以清洗干净后循环使用。



而比起一次性保鲜膜,带拉链的密封袋可以重复多次使用,且能够方便地在袋子上标注食物种类和日期,是对生活和环境都更为友好的选择;



而比拉链密封袋更加可持续的选择是:有时在购买包装食物时,食物包装袋本身就是可重复使用的拉链密封袋,可以清洗干净后保留下来继续使用一段时间。


韩国博主Honeyjubu向网友展示自己对食品袋的循环利用


厨房纸

绿叶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后依然会进行一段时间的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不及时将水汽吸附,很容易加速食材变质腐烂。这时,只需要在蔬菜外部包一张厨房纸用以吸附水份,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 更可持续的选择


将一次性厨房纸替换为轻薄的厨房餐布,棉麻质地柔软又利于水份吸收,虽然相比纸巾的用完即弃,餐布需要时常清洗以保持洁净、避免细菌滋生,或许会令怕麻烦的人望而却步,但其实只需要几分钟的清洗时间,纸张滥用所带来的环境压力或许就能因此大大减轻。





    法则02:充分了解食材特性


每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属性。根据食物的特性进行收纳,才能更加有效地为食物保鲜。


土豆、红薯、南瓜等块茎类食材通常无需在冰箱中保存,保持其附带泥土的状态,平铺于通风处一段时间以蒸发表面水分,再置于干燥的容器中(纸箱最佳)阴凉避光保存即可。对于容易发芽的土豆,可以放一个苹果共同储存,苹果散发的植物激素乙烯,能够延缓土豆发芽时间。

储存时间:两周以上


洋葱、葱、姜等气味浓郁的调味食材经低温潮湿储存容易流失风味,在表皮完整的情况下,可以放在厨房里的阴凉干燥处,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但已切开使用的食材,则需要放入干燥的收纳袋中放入冰箱储存,以防变质。

储存时间:一周以上


黄瓜、番茄等一些茄果类食材,在低温环境中容易冻伤,如计划在三天内使用,可以直接常温储存。如需放入冰箱保存,可以在食材外用厨房巾或报纸等吸水性良好的材料包裹后再放入冰箱,以减少低温湿润的环境对食材的影响。

储存时间:室温5-7天


绿叶蔬菜从采摘的一刻起就开始慢慢变质失水、流失养分,低温冷藏可以有效地延缓这一过程。将食材置于密封袋或收纳盒中,上下平铺厨房巾后密封。对于小青菜、菠菜、香椿头等体积小、以叶片为主的蔬菜,先吸掉叶片上多余的水分,在收纳罐中加水,将食材竖直置于罐中,从根部补充水分,放入冰箱保存。

储存时间:5-7天


豆制品富含水分,未开封的豆腐、千张可以直接放入冰箱低温冷藏。而已开封的豆制品,则需要在干净的保鲜盒中加入纯净水或凉白开,水面没过豆制品表面,将豆制品放入凉水中封闭储存,可以将豆制品保鲜期延长3-5天。

如果一次性购买过多豆腐,在延长了保鲜期也无法及时消耗的情况下,可以将豆腐切块后放入冷冻室,冻豆腐的保鲜期能够延长至数月之久。

储存时间:冷藏3-5天


冷冻可以大大延缓肉类海鲜的保存时间,急速冷冻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生肉内的细胞破坏和水分流失。但需要注意将食材密封、包紧,以避免水汽升华造成食材冻伤。

储存时间:一个月以上


菌菇类食材在收获后依然保持着旺盛的代谢,如果不能当天食用,需要放置在冰箱中,利用低温防止变质,同时要注意用吸水材料包裹,及时吸附水汽。

储存时间:3天


鸡蛋及乳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菌种,在室温中放置1天,品质劣化的程度相当于放置冷藏室中的4天。因此尽快放于冰箱中密封储存。

储存时间:需参考食品包装外印刷的赏味期




    法则03:正确使用冰箱收纳


把食材都装进冰箱,并不意味着食材收纳的结束。充分了解冰箱各部分的收纳功能及分区,善加利用,可以大大提高食物保鲜的效率。



多数冰箱分为冷藏室、冷冻室,而冷藏室又会分为收纳层、收纳屉,以及门架。

冷藏区上层,温度稳定,适合放置剩饭剩菜、熟食,及半成品食物。注意此类食物在放置前需要用保鲜膜密封包裹,以免与冰箱中的其它生食交叉产生细菌;

冷藏区下层,较上层相比,下层温度更低,适合放置鸡蛋、乳制品等食物,包裹“严实”的蔬果也可以放置于此;

冷藏区抽屉,除冷藏外,这里还兼具保湿功能,因此是新鲜果蔬最理想的收纳地。但在存放之时需要注意将完全成熟的果蔬分开保存,以免其分泌物催熟其他果蔬。

冰箱门架,较冷藏区相比,门架处温度较高且不稳定,适合放置开封的调味料、果酱、饮料等罐装食品。

冷冻室,适合存放肉类、面食等,一些非绿叶蔬菜,如玉米、青豆等,如果短期无法食用完毕,也可以放入冰箱冷冻室进行速冻保存。


冰箱也不完全是新鲜食物“保险箱”。冰箱能够减缓滋生步伐,却不能百分百抑制细菌滋生。有一类耐冷细菌即使在冰箱冷藏室也能生存繁殖,最常见的就是李斯特菌,这种常见的腐生菌在低至零摄氏度的冷藏温度下也能缓慢生长,蔬菜、乳制品、肉类等各类食材中均能够发现它的身影。因此对食材进行充分熟制烹饪、冰箱内食物存放生熟分区、定期为冰箱清洁消毒等是避免感染李斯特菌最重要的方式。




    法则04:谨记可持续原则


懂得如何保持食物的新鲜度,不仅是一门涉及农业、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的学问,更体现了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与对环境负责的生存哲学


避免食物浪费

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已对食物浪费习以为常:在市场过量采购食材、任由家中的食材变质,或是超量烹饪。这些习惯加剧了自然资源压力,破坏了环境。当我们造成食物浪费时,同时不被珍惜的还有食物生产过程中付出的劳动、精力,以及水、土壤、空气、种子等宝贵资源。我们热爱美食,却对粮食与它背后的世界缺乏尊重。


食物浪费现状©联合国粮农组织


食材收纳的基本法则能够有效延长食物保鲜期,结合“先进先出”原则—先放入冰箱的食物更早食用,合理使用和烹饪食材,减少食物浪费,即使是微小改变,也能够带来巨大的影响,改变食物的未来。


减少塑料制品使用

塑料制品方便、便宜,从一杯冰咖啡,到食品包装、超市购物袋,塑料制品无处不在,甚至令人们多数时候都忽略了它的存在。


不幸的事,即使标注为可回收塑料,事实上我们使用的半数以上塑料制品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这些塑料垃圾中的大部分被进入海洋或河流,给环境和水生生物带来严重的生存威胁。


即使是“生物可降解”塑料,也需要通过分类回收,在恒温恒湿严格控制的工业堆肥条件下进行后端处理。在缺乏配套回收系统和堆肥设施的时候,生物可降解塑料若进入自然环境,与传统一次性塑料所带来的环境危害并无太大差异。


在食材收纳时尽可能循环使用收纳产品,出门采购时带上自己的购物袋,选择提供可重复使用、重复灌装的商家和产品,从源头减塑,才是降低塑料制品对环境污染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食物的意义远远不止盘中餐那么简单,在食物的消费与处理过程中尽最大限度遵循节约、可持续原则。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星球,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属原作者所有

如有异议,请联系国际慢食协会大中华区分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