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第一贵的新加坡为什么人人有房?

2016-10-04 ☞☞☞☞ 狮城椰子


2016,又是中国房价翻着翻上涨的一年。当年看大腕里面说4000美金一平米还带伦敦音的管家的时候,每个人都当是个笑话。现在呢?依然是个笑话!怎么可能那么便宜!



前几天,人民日报发表了下面这篇文章:




椰子觉得吧,一定是人民日报的小编手抖写错了,明明应该是这样的:



现在在中国,年轻人靠自己买一套房子似乎已经成了天方夜谭。怎样努力,工资上涨的幅度跟日新月异的房价相比只能说是杯水车薪。政府廉租房嘛,买得起的人不够资格,有资格的人买不起。能买到手的好像都是那些带着问号的“穷人”。




然而在弹丸之国的新加坡,面积很小,人口很多,看起来似乎这个住房问题更加严峻。但是,在新加坡拥有属于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真的不是梦。




这就是新加坡政府项目:  HDB(组屋)

政府组屋是由新加坡政府建屋发展局(HDB)设计建造的住宅。有大概80%左右的新加坡人住在政府组屋里面。HDB通常以市镇为中心建造,周边配以相应的地铁,公交,学校,商场,小贩中心等各种生活配套设施。



历史

HDB始于1960年,人民行动党在其竞选活动中,承诺在胜选后将提供廉价房屋予穷人。当其赢得选举,并组成新民选政府后,即立刻采取行动,以便解决住房短缺问题。新加坡政府随后通过建屋发展法令正式开展“组屋行动”!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政府规定只有月收入在1500新元以下者才可申请;80年代,提高到2500新元,随后又放宽到3500新元。目前申请组屋的最高月收入线为12000新币。这基本上保证了80%以上的家庭能够得到廉价的组屋。

 

新加坡的组屋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但整个城市面貌一新,早年建造的组屋也不显破旧。原因在于政府对年久组屋的维修非常到位,基本上是5年一小修,10年一大修。小修是指外立面和室外铺地的更新,大修则是指增加面积或改善功能,使居民住宅不断适应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变化。




类型
  • 二房式(45平):一个客厅、一间卧室 (目前只有少数地方才有)

  • 三房式(70平):一个客厅、两个卧室,是现在修建的最小单位

  • 四房式(80-110平):一个客厅、三个卧室。

  • 五房式(110-125平):一个客厅、一个饭厅、三个卧室的组屋。

  • EA(150平):一个客厅、一个饭厅、三个卧室,但是面积比五房式组屋更大 (近年内很少推出)

  • EM(150平):双层组屋单位,一般下层为客厅、饭厅、厨房和藏室,上层为卧室。(已经绝版)




价格

不同区域的组屋价格有一定差距。成熟社区(比如宏茂桥,女皇镇,大巴窑等)的价格比非成熟社区(比如榜鹅,盛港,武吉班让等)高。价格也受地铁站距离及学区的影响。

 

今年八月的淡宾尼区的BTO价格如下:



这样一看一套房子也要100万到250万人民左右,似乎并不便宜。我们再来看一下新加坡的2015年的家庭收入中位数:8666新币/月。先不说每月8666新币是否可以负担这样一套房子。新加坡建屋局给我们提供了以下直观数据。

 

以最好卖的4房式组屋(均价33万新币)为例:


申请者的平均家庭收入为6300新币(比中位数收入还低)。其中10%的首付33000可以使用CPF(为新加坡的公积金系统)支付。作为月收入6300元的家庭,只需要不到2年即可在CPF中存够首付。贷款数额为297000新币,月供大咖为1348新币,完全可以用CPF支付,每月不需要额外使用现金付贷款。 


申请条件

政府组屋的价格如此诱人,又能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补贴。申请条件非常严格,但是绝对不苛刻。

 

直接同政府申请购买组屋(BTO: built-to-order)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新加坡公民(至少一方)

2)  申请者以家庭为单位(夫妻或者父母与孩子)

3)  家庭收入不超过12000新币

4)  申请时不能拥有其他房产。(卖出现有私有房产30个月后才可申请政府组屋)

 

永久公民加永久公民的组合只可以购买2手组屋。

 

通过这样的严格的申请条件,新加坡政府保证了申请政府组屋的人只能买房自住,严格杜绝了炒房现象。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政府组屋,如果你钱很多超过最高收入线,那么对不起啦,政府组屋不适合你,请转向私人住宅。如果你已经拥有私人住宅,更说明你不差钱啦,政府组屋也不向你开房。组屋建设周期长,直接申请需要3-4年才可入住,也促使部分手上有点小钱的新加坡人转向私人住宅。

 

同时新加坡政府还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多种住房津贴政策,最高可达4万新币。确保低收入家庭也可以负担起一套房子。新加坡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状况可以参考椰子之前的文章:新加坡的底层"蝼蚁"是怎么生活的?

 

新的政府组屋最少居住5年后才可以转手自由买卖,低于5年只可以由建屋局收回。二手组屋的价格大概比BTO贵20%以上。新加坡政府提供廉价住宅的同时就这样悄悄的给了新加坡人一个赚永久居民钱的机会:把二手房卖给他们还赚一笔!

 

目前85%的新加坡公民都住在政府建造的组屋中。其中,93%的居民拥有其房屋的产权,7%的低收入家庭是向政府廉价租赁。新加坡公民的住房拥有率十分之高。可以这么说:

在新加坡只要奋斗,每个人都一定会拥有自己的房子!

 

这就是弹丸小国新加坡的住房政策。


点击下面浏览近期椰子热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