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博导二三事

李宁 考博圈 2019-06-14

来源:管理学季刊

编辑:学长


刚刚给我的博士导师打了个电话。我告诉他,刚刚过了中国的教师节,这是学生问候老师的节日。电话那头的导师很高兴,天南地北地跟我聊了很久,从工作到家庭,从美国到中国,想起什么扯什么。


导师是81岁的老人了,估计耳朵比较背,所以说话声音大,我这边也要相应提高音量。两人对着电话喊了差不多40分钟,才意犹未尽地挂了电话。电话中,导师几次嘱咐我,一定要时不时打电话过来,报告我的近况。


导师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贵人。当年我在国内工作的时候,获得了出国做访问学者的机会。我给十几家高校的教授发了信,询问是否可以接收我去访学。结果,我的导师“慧眼识英雄”,直接邀请我去他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并提供全额奖学金。


后来我问他,我们从未谋面,你怎么就认定我有资格做你的学生呢?导师说,你的resume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你又是在中国很有名的大学毕业的,肯定错不了。我听了,有些沾沾自喜。再后来,我才了解到,导师对我好,更多的是因为我来自中国。他对中国学生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中国访问期间受到了热情款待,他无以回报,只有尽力帮助中国学生。


90年代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导师出去办事,总要把我带上,不管是听学术报告,还是他要去商店买点东西,都叫上我,在路上跟我聊天,向我介绍美国的风土人情。导师说,他不停地跟我讲话,就是要逼着我讲英语,尽快提高口语水平。


比如,他带我进DC,会告诉我,这是肯尼迪中心,这是农业部,这里是水门事件的发生地。然后导师会问我,“李,你知道水门事件么?” 我说知道一些,导师就会鼓励我把自己知道的讲出来。他带我去他家,会告诉我路边各种花的名字。慢慢地,我的口语水平越来越好,上课也敢提问题了,做presentation也不再只是低头念稿子了。

我来美国第二年,有一天导师把我找去,问我每天做Bus来学校,感觉习惯么?我说习惯,在北京就是每天赶车。导师说,还记得你刚来的时候跟我说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最喜欢的三件事儿么?我说当然记得,上网,开车,喝橙汁。这还是我刚到美国的时候我的中国房东跟我讲的,当时我转述给导师听的时候,他哈哈大笑。导师说,你现在上网了,也喝橙汁了,要是有辆车开,会不会更好?我说,那当然好啊。然后导师说,他太太买了辆新车,以前开的corolla比较旧了,但如果我愿意的话,可以送给我。导师说,你要考虑好,旧车可能会出毛病,修车很费钱。
导师就是这样,明明是帮你大忙,还说得跟给你添了麻烦似的。


这部corolla就成了我在美国开的第一辆车。在后来的三年中,它是我们家唯一的代步工具,是立了汗马功劳的。有一次,一个修车行的老板问我这车多少钱买的,我回答说是导师送的,车行老板感慨说,你导师真好,这部车如果要价1000美元,卖掉是很轻松的。


导师不喜欢客套。记得有一次,他把学院的中国学生找到一起,听我们对学院的建议和意见。那天碰巧是他的生日,我就自作主张,买了张生日卡,让每个中国学生都签了名,一起送给他。没想到,导师只是说了声谢谢,就把贺卡放到一边,连几句场面话都没说,就接着谈正事儿了。


2004年,我拿到博士学位,导师也同时宣布退休。在学院的毕业典礼上,院长宣布了导师退休的消息,并代表学院向导师颁发一块铜制的纪念牌。导师是建院元老之一,素负众望。院长邀请导师上去接受纪念牌的时候,全场师生起立鼓掌。只见导师大步流星,走到前台中央,从院长手里接过纪念品,握手,然后大步流星走下来。他没有停留,也没有发表任何感言。全场哗然。后来导师跟我说,他那是不想因为自己的事儿耽误大家的时间。

导师是学院公认的讲课最好的老师之一。他讲课口齿清楚,条理分明,而且常常有自己独到的分析。我总共给导师做了六年的RA(Research Assistant),体会到他备课的认真态度。不管这门课他讲过多少次了,每次上课前,他至少要花2个小时,把上课的材料过一遍,构思讲课的思路和要点。


我自己当老师也有十年了,自认为上课很认真,但还是觉得没有达到导师的认真程度。导师出去做学术报告,也是事先准备透明胶片(后来变成了PPT),并且认真考虑在演示每一张透明胶片的时候,该说哪些话。他一边构思,一边写下来,并反复琢磨。这样,在演讲的时候,他能做到没有废话,言简意赅。

导师是清华大学的兼职教授,他曾经每年都去清华访问,并在公共管理学院和经管学院做学术演讲。他对清华的感情很深,在2004年退休的时候,把自己藏书的绝大部分,都捐给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这件事是我经手的,记得总共邮寄了30多个纸箱子。

导师一辈子写了七八本书,他的最后一本书出版于1999年,书名是The Complexity Challeng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这本书几经波折,最后由我翻译成了中文,计划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译稿早在2012年就提交了,希望能够早日跟读者见面,也算是我对导师培养之情的一个小小的回报。


对了,导师的名字叫 Don E. Kash, 1960年代于爱荷华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得克萨斯技术大学,密苏里大学,普渡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奥克拉荷马大学等,退休前系弗吉尼亚州的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冠名(chaired)教授。退休后,回到奥克拉荷马安度晚年。


注:本文来源管理学季刊,作者李宁,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先与微信号xuezhang600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往期回顾

1.你的博一生活是如何度过的?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2.从学社会再到社会学:致敬博一时光

3.这个全程考博案例,能解惑“女生考博”的种种问题



博圈【词汇语法课】

开课倒计时:2天!


2019年仅有的一次

词汇语法直播课程

试听链接:

词汇课:http://t.cn/EPOAZaO

语法课:http://t.cn/EPQjmWJ


词汇记不住?我们让你记住!

语法看不懂?我们教你看懂!


词汇课10月10号开课

语法课10月11号开课

8个课时11月30号结束

现在购买词汇语法课程的童鞋

两种方案可以选择


一、499元购买

均可赠送蘑菇伴读或者50元优惠券

(二选一呦) 


二、399元购买

(无课程赠送)


选择第二种方案的同学

可以找学长要优惠券

学长微信:

xuezhang800

xuezhang600

xuejun600

(添加一个学长即可)


提醒】开课之后购买

499元(无赠送)


购买方式一:扫描图中二维码了解详情

购买方式二: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