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编辑:学长内卷和惊醒本科三个学位、双非硕士,也曾访美交流;早已年过三十,大富大贵谈不上,但欣喜工作稳定、家有小棉袄一件,也算幸福美满。这就是我,一个大龄在职宝妈的申博起点。硕士毕业后,我在家乡的一所高校担任专职教师,八届毕业生已从我这里启程远赴前程。喜欢和学生相亲相处,那是饱满的青春和时光,从学科知识到生活情感,我们几乎无话不谈。近些年,国家和高校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老师开始面临竞争压力。高校的日子虽然平缓,但淡淡的火药味也开始漫延。这一点,从学校的招聘要求从硕士提升到博士即可看出。某次参加教师培训,惊于90后已在国内C刊和国际SCI顶刊发文,更别说还主持国家级课题。震惊之余,是对自己微薄学术成果的恐慌和忧思。同为人师,差距咋就这么大?得空暗自思考:读研时代没有发核心硬指标考验;工作后日渐陷入繁琐工作,透支的多、输入的少,理论和研究方法早已断更;每天老师、妻子、妈妈、女儿的高频率角色转换,感觉每天像轮番演戏,学习已然是奢侈。学术内卷的现实和冲击令人疲惫又慌张,无背景无关系也无法躺平,更不可能躺赢,唯有武装自己才是硬道理。于是,读博就成了绝地反击的第一也似乎是唯一的选择。绝望与反击然而,当查完招生信息,计划却搁置了。申博工序复杂,材料又多;最重要的,其实我对申博的激烈竞争有畏惧心理。和老公商量,他也没有任何表态,只留下“不支持不反对”六个字,这让我更加犹疑和惶恐。联系导师自然是最重要的,没有C刊自然是减分项,更何况自己是大龄带娃女青年;最最要命的是,当时正值二胎政策放开,博导对我个人情况的嫌弃、学术精力的怀疑还有二胎这个不可抗力,我怕是要出师未捷。想到这里,刚涨起的热情被汹涌浩荡的残酷现实摧残殆尽。信心熄火,读博就成为我的日常神游,考博行动几乎搁置。本来申博在这里就应该止步,但后来的经历改变了我的想法,让我坚定勇敢地走了下去。偶然的机会,我和朋友一起运营短视频平台,教大家学习地道英语。好友每天给我发送视频,倒逼我每天花费1-2小时专注编辑和运营,保证视频按时上传。因为要给视频配中英文字幕,逼迫我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适应和训练;疫情期间我们合作出版了一本英语书籍,配有几百个英语讲解视频,每个视频要反复听然后配上字幕。所以,后来我的雅思听力考8分也就不意外了。现在回想都觉着不可思议。那段时间,对一件事的专注达到极致,几乎魔怔。2020年春节,家人都在看春晚、唠嗑聊天、其乐融融,我在伏案翻译英语,家人特别不理解年三十我还在疯,和老公吵架的频率也逐渐增加。但这些已经无法阻止我了。这段经历让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提升,很多事情第一次做,没有任何参考,只能自己解决;与此同时,我的毅力和自律能力也锻炼起来。无论支持与否,我决定坚定自己的读博目标。人真是神奇的存在,之前还彷徨和犹疑,一旦获得了勇气和毅力,就可以义无反顾的前行。坚定了目标,剩下的就是准备和努力。同时准备国内和国外申博,重点偏向国外申博。除了提升自己,还想带女儿出国开拓视野、增长见闻。偏偏是这一点,老公更反对,他不希望女儿出国,担心出国就不回来了。那段时间老公总认为我异想天开。这倒激起了我的好胜心,越是看低我,越要努力证明给他看。历时一年,我最终拿到了博士的入场券。可能是非典型经验一路走来,虽然弯路很多,也算曲曲折折实现了目标。分享几点经验给大家,仅作参考。认真评估,谨慎选择读博是一条艰辛且寂寞的路,是对个人智力、体力、毅力的综合挑战。大家首先要评估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读博,除了读博是否还有别的选择?毕竟,读博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其次,要学会取舍。申博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读博是一场货真价实的马拉松。读博不焦虑是不正常的,除非是学神级别。今年线上入学后,我几乎每天最多睡5小时,周末也不敢把闹钟调晚一些。很多次对自己产生怀疑、无数次想打退堂鼓,每每想放弃。可一想到申博付出了那么多,想起哪些伏案的夜晚、被嘲笑的勇气,只能硬着头皮往前继续走。坚定目标,矢志不渝综合评估后,认为读博是必选项,同时具备读博条件,接下来就是全面制定目标并实践。前期我也联系了很多国内导师,因为有点知难而退,后期重点放在国外学校申请。由于疫情和学费高昂的考量,我放弃了英国和美国,最后定焦在新西兰。最初联系了一位牛导,是国际顶刊的编辑,抱着试试想法给导师发了邮件,没想到面试后导师对我青睐有加。同时给新西兰八大的相关导师发了邮件,大概二个月后收到了面试回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爆棚运气。面试一小时,因为是跨专业学科,聊了很多人生感悟,导师很认同我的想法,让我尽快提交材料。我想说即使学术很菜,只要具备学术潜力,也有机会的。在牛导和牛校的艰难选择中,我导向了兴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英语中有个习语,“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