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辅导员是“万能侠”

考博圈 2019-06-13

来源:共青团中央、麦可思研究

编辑:学长


辅导员


亲爱的同学们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关机

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

风里雨里节日里

只要你们叫我我都会及时回应

没有四季也不一定是两季

因为在学校就是旺季

不在学校不见得是淡季

风里雨里节日里

我们辅导员都在这里等着你


那些“万能侠”们的24小时


为帮学生脱单,她写起了打油诗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辅导员李赫。供图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名90后女辅导员在今年双11前后成了很多学生眼中“别人家的辅导员”,她将学生的姓名编成打油诗发表在校园内,帮助有意愿的学生脱单。



“奥特曼式”查岗的辅导员


2017年10月9日晚,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2016级的同学们,在年级群里收到了一个来自辅导员的@:


“今晚11点前,所有寝室长带领寝室所有同学拍张照片发到群里,拍照姿势如下。”



然后学生们集体变成了这样……





自从当了辅导员

我在其他人眼里就已经不是个“正常人”了



自从当了辅导员

我的身份就开始变幻莫测





自从当了辅导员

我成为了万能的人




自从当了辅导员

我日日夜夜都要面对各种的拷问





当辅导员前

我有一行美丽的空气刘海


当辅导员后

咦!我的发际线呢



当辅导员前

逢年过节我群发的

都是节日祝福


当辅导员后

逢年过节群发的

都是安全须知、返校通知



当辅导员前

我每天11点准时关机


当辅导员后

周末睡觉都恨不得抱着手机



辅导员的一年12季

一季更比一季忙


据说很多辅导员有“受虐”体质


与其说是“受虐”体质,不如说是“真香”预警:


● 常常吐槽每天接好多个电话,每天有好多学生问各种事情,接电话快把耳朵接出茧子了。然而一旦电话少了,严重怀疑是不是自己手机出问题了,如果在一个正常工作日,一个电话或者一个学生的咨询都没有,感觉心里有点空。


● 在家的时候想放轻松,看着电视享受一下难得的悠闲,想着如果这个时候没有电话打扰就好了。然而一秒没看见手机就心焦,万一学生找不到人怎么办,万一学生有重要的事情怎么办,于是赶紧翻箱倒柜找手机,找到了感觉世界都明亮了。


● 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


有辅导员开玩笑地说,感觉自己就算垂死病中,都会因为学生的一个电话而惊坐起,真的是没谁了。



说到底,辅导员承担着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学习引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工作,他们是离大学生最近的一群人。



所以有人说,一个好的辅导员真是万能的,不是说他们本身的万能,而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不遗余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学生眼里万能的辅导员。此外,辅导员也是一个良心活,一位好的辅导员在关键时刻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真实的辅导员是怎样的?


虽然说,一切学生相关的事情都可以找辅导员,相比专业课老师,辅导员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但还是有不少的学生表示,感觉很少见到辅导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7届本科毕业生认为母校的学生工作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与辅导员或班主任接触时间太少”(本科:50%,高职高专46%)为什么学生认为与辅导员接触太少,辅导员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首都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项目组在2014年实施的“首都高校辅导员职业现状调查”数据显示,辅导员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安排为:


学生日常管理和学生事务平均19.78小时,学生教育平均6.75小时,学生咨询服务平均6.58小时,参加学生活动平均5.15小时,开展深度辅导平均5.96小时,处理学生突发事件平均2.63小时,其他行政事务平均8.92小时,其他工作平均5.38小时(《光明日报》,2015-07-23)


通过该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高校辅导员工作时间投入较大,且事务性工作占比较大,导致他们直接投入到学生教育与咨询服务方面的时间被大幅压缩。另外,一名辅导员往往需要面对三四百名本科学生,这也是造成某些学生一学期见不到辅导员几面的原因之一。



此外,对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与范围,一般高校专职教师会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课堂教学,其他问题应一律找辅导员;学校领导又会觉得学生工作以外的很多事情辅导员理应自觉承担,年轻人都是这样一步步锻炼出来的;还有部分学生在不清楚辅导员的工作量的情况下,会抱怨其工作不够细致。


emmm……对此,辅导员表示,自己果然是“万能”。


“万能”的辅导员也需要被关注


其实,所谓的“万能”辅导员也需要被关注。他们是大学里比较特殊的群体,通常是还未走出大学校园,就直接在大学校园工作的应届毕业生。相比于普通授课教师,辅导员承担的工作内容繁杂很多,从学生入校到毕业,辅导员必须全程陪伴。



而正是这样一份繁杂的工作,影响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甚至对某些学生的选择产生影响。但因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划分,难以从同行和工作中找到自我认同感,职业认同度较低,造成辅导员队伍不稳定,这也是不少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之一。


对此,武汉大学前些年就希望通过对辅导员职业发展道路的规划帮助其提升自信心,推动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使辅导员成为学生的学业促进者、生活指导者、思想解惑者,还搭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辅导员培训平台。



武汉大学的做法值得很多高校参考,增加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让辅导员工作走上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是他们最终走出职业尴尬的有效路径



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基层教师,他们会一直关注学生的成长,把学生放在重要位置,作用不容小觑。而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出台切实有效的制度,让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得到激励和成长,以及如何培养合格、优秀的高校辅导员,都值得国内高校深思。


注:本文来源共青团中央、麦可思研究,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先与微信号xuezhang600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往期回顾

1.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评析

2.他16岁上大学,本科完成9篇SCI:我对生活充满热爱

3.人大教授:跨越“中年学术危机”的实用攻略



今日推荐公号

硕博人才招聘

专注于提供硕博招聘信息

分享硕博就业经验

交流科研动态

安家费50万+科研启动费15万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019年诚聘英才

科研启动费25万+安家费27万+安排住房 | 山西农业大学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扫码关注可获取更多招聘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