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化学》2022年度最受关注微信文章
年终总结
为了进一步促进Science China Chemistry(英文刊)和《中国科学:化学》(中文刊)出版的研究成果的传播,我们2022年发布了近300篇微信稿。现将最受关注的30篇整理如下,其中20篇为“中国科学化学”公号发布,10篇为我们在“中国科学杂志社”公号发布。敬请关注!
最
受
关
注
生物医用高分子前沿
陈学思院士、张先正教授联合冯俊、高长有、顾臻、计剑、蒋锡群、刘文广、刘庄、彭慧胜、申有青、史林启、王浩、王均、肖海华、徐福建、钟志远等领域内著名专家,综述了近年来生物医用高分子合成及应用的最新前沿进展。
过10啦!Sci. China Chem.最新影响因子公布!
2022年6月28日,最新影响因子公布。Sci. China Chem. 2021年影响因子为10.138,在国际综合性化学期刊中排名为24/179,在JCR和《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均位居Q1区。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从器件到商业化
韩礼元、李永舫、赵清、游经碧、方俊峰、吴永真、韩宏伟、张晓丹、赵德威、孟磊、黄福志、周欢萍、袁永波、陈棋、王照奎、刘生忠、朱瑞、刘冬雪、刘潇等著名专家合著了综述文章,从器件的角度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化学》出版庆祝汪尔康院士90华诞专刊
汪尔康院士90华诞之际,《中国科学:化学》邀请逯乐慧研究员和徐国宝研究员作为特约编辑,组织出版了“庆祝汪尔康院士90华诞”专刊。
《中国科学:化学》出版庆祝朱道本院士80华诞专刊
为庆祝朱道本院士80华诞,并集中报道其深耕领域的科研进展,《中国科学:化学》主编万立骏院士、编委张德清研究员和王树研究员担任特约编辑组织出版了本期专刊。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秦安军教授团队:响应性超支化聚(1,4,5-取代三唑)用于四重信息安全保护
唐本忠院士和秦安军教授团队利用叠氮-炔醛环加成聚合反应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多功能响应性超支化聚(1,4,5-取代三唑)。聚合产物中醛基与肼及醛基活化内炔与盐酸的化学反应可使聚合物呈现三种不同的荧光发射,基于这一特性,该聚合物被成功应用于四重信息加密及存储。
《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名单揭晓
《中国科学:化学》编委会根据审稿时效性、数量、质量等评选出了Science China Chemistry(英文刊) 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20位,《中国科学:化学》(中文刊)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15位。《中国科学》杂志社为优秀审稿人颁发了证书。
郑州大学卢思宇教授团队:螺吡喃功能化碳点的双灵敏度全色转换
卢思宇教授团队通过化学修饰CDs表面设计了光响应螺吡喃功能化的CDs(SP-CDs1),该组装体可以对紫外光照射和pH值产生反向响应,并具有明显的荧光发射变化,发射的颜色可以覆盖 CDs1和表面SP基团之间的整个可见区域。基于此,该组装体成功应用于多色LED和多维传感器。
韩礼元团队:1 cm2钙钛矿器件世界记录
上海交通大学韩礼元团队提出了一种掺杂-钝化一体化策略,在提高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的同时,改善了器件的稳定性与重复性。该一体化策略为钙钛矿薄膜的均匀钝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有望应用于不同结构的钙钛矿器件。由此,1cm2 钙钛矿太阳电池获得23.41%(反扫),22.83%(正扫)的光电转换效率(获得第三方机构认证)。在标准光照、最大功率点下连续工作1600小时后保持初始效率的90%。
南京工业大学安众福教授团队:光诱导自由基可逆转化实现动态室温磷光
安众福团队报道了通过NDIA和NDIA•−阴离子自由基之间可逆的转换实现了室温磷光的动态开关调控工作。他们将NDIA发色团分子通过超分子自组装作用分散在PVA基质中,制备得到NDIA/PVA薄膜。在365 nm UV光刺激下,该薄膜由透明变成暗红色,稳态发光由蓝色变成强的橙红色,RTP的强度逐渐地降低,并伴随磷光余辉消失。在空气中水汽处理,薄膜变得透明,余辉再次呈现。此外,该磷光开关过程表现出良好的可逆性。
西北大学曹利平课题组:在水相中通过光化学反应实现超分子有机框架向共价有机框架的构筑
曹利平课题组利用水溶性超分子有机框架(SOFs)作为预排列框架结构,通过香豆素分子间的光环加成反应和四苯乙烯分子内光环化反应,实现了由SOFs到四苯基乙烯基(TPE)和菲基共价有机框架(COFs)的连续转化,并且成功将水溶性COFs作为主体分子应用到针对ATP等分子的自适应手性识别。
南开大学张振杰课题组:熔融聚合制备高性能乙烯基共价有机框架多孔海绵
张振杰课题组将“熔融聚合”策略引入到COF领域,通过添加苯甲酸酐等作为助熔剂,开发了“一步热成型”法,制备了一系列高结晶性的乙烯基COF多孔海绵,不仅为乙烯基COFs的制备提供了普适性方法,而且为COFs加工成型提供了新思路。
上海交大张万斌团队:基于双金属协同活化和弱作用力促进策略不对称合成贝达喹啉
张万斌教授团队基于双金属协同活化和弱作用力促进策略,成功开发了一种用于贝达喹啉工业化合成路线的不对称合成体系,以优异的对映选择性(>99% ee)和非对映选择性(16:1 dr)实现了贝达喹啉的不对称合成。该双金属活化体系在5克规模也有同样优异的结果,显示出了很好的工业化潜力,同时为实现二级碳负离子与酮的立体选择性加成提供了新方案。
上海有机所王晓明课题组: 可见光促进下酰胺与烷基碘的脱氧烷基化
王晓明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新颖的可见光促进下三级酰胺与烷基碘的脱氧烷基化策略,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研究和实用价值的α-烷基取代的胺类化合物。烷基碘在反应体系中现场产生亲核性自由基,代替传统的烷基金属试剂捕获惰性酰胺还原后生成的亚胺正离子,从而在温和条件下,实现烷基碘作为烷基化试剂的酰胺脱氧官能团化反应。
武汉大学邓鹤翔团队:有机路易斯酸催化的COF合成
邓鹤翔研究团队提出了采用有机Lewis酸,如三(五氟苯基)硼烷,来催化COF晶体合成的新方法。研究发现,这种有机Lewis酸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合成亚胺COF晶体,反应耗时较少,得到的 COF 具有高结晶度和孔隙率,并且对多种官能团修饰的构筑基元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清华大学张希/徐江飞课题组:乳液界面聚合制备高载药率和抗癌活性的聚合物多肽纳米药物
张希院士、徐江飞副研究员等将抗癌多肽直接作为水相单体参与乳液界面聚合,构筑了高载药率、高动力学稳定性、高抗癌活性的聚合物多肽纳米药物。该方法有望拓展应用于其他多种类型的化疗药物,为发展高效低毒的药物运输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2022年《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发布!
《中国科学:化学》编委会根据文章学术质量与影响力等因素,评选出了优秀论文20篇(2020年出版),其中英文刊Science China Chemistry优秀论文18篇,中文刊《中国科学:化学》优秀论文2篇。《中国科学》杂志社对获奖论文作者予以表彰。
唐本忠院士和赵征教授综述:聚集诱导发光天然产物——从发现到其多功能应用
该综述根据化学结构对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天然产物进行了分类介绍, 重点介绍了这些基于天然产物的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以及在离子监测、 食品质量控制、 细胞和活体成像、以及医学诊疗等方面的应用。
钠离子电池综述: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空气稳定性
福建师范大学姚胡蓉副教授、郑力拓副教授联合中科院化学所辛森研究员、郭玉国研究员等系统总结了钠电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空气敏感性的背景与重要性,对反应机理和改性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对这类材料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展望。
青岛科技大学杨道山教授课题组:可见光促进铜催化炔烃与硫鎓盐反马氏开环反应构建Csp3-Csp键
杨道山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新颖高效的可见光促进铜催化炔烃与硫鎓盐通过反马氏开环构建Csp3-Csp键的策略。硫鎓盐的这种自由基型开环模式在区域选择性方面不同于亲核性开环反应,本研究也是对硫鎓盐不同反应模式的有效补充。
最
受
关
注
未来已来——合成化学迈进智能化时代
张绍东、王璐、付雪峰教授等结合人工智能在合成化学中的不同应用场景, 从4个方面介绍现阶段人工智能在合成化学领域面临的挑战, 并提出了应对思路。
化学生物学2017~2021年回顾及未来发展规划
邢曦雯、张艳教授等梳理了化学生物学学科五年来项目的申请及资助情况, 以及在此期间参与并推进的一个化学生物学相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情况, 分析我国化学生物学的研究队伍及发展现状. 结合化学生物学“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内容, 提出了本学科领域的未来发展规划。
Sci. China Chem.出版2022新锐科学家专刊
Sci. China Chem. 组织出版了2022 Emerging Investigator Issue,集中展示了25位新锐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科院化学所肖海华团队:靶向肿瘤进化的创新纳米药物
肖海华、丁建勋研究员等提出靶向肿瘤进化的创新纳米药物的构想,阐明了构建靶向肿瘤进化的创新纳米药物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两大策略、十四大干预方法、两大研究路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重大科学仪器基金看表界面化学表征方法的发展
高飞雪、吴凯、伊晓东教授等总结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催化与表界面化学学科相关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资助概况及已批准项目的研制目标、仪器构成与应用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项目申请与管理的一些建议与思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1年度化学理论与机制学科项目评审综述(二)
沈祥建、高飞雪教授等概述了2021年度化学科学部二处化学理论与机制学科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基础科学研究中心项目,以及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结合2018-2020年度这几类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学科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供相关人员参考。
如何拥抱智能时代——以化学学科为例
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以化学学科的研究为例, 通过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 从基础、工具和应用三个层次, 重点论述了机器智能如何改变学科研究范式以及如何帮助人类加快科学发现; 最后, 对人工智能与其他领域的结合提出了一些方法和路径。
中国科大江俊团队|集成化学合成、表征与测试全流程的机器化学家
本文报道了一套集成化学合成、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的机器化学家平台, 在实现合成、表征和测试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的同时, 采集各个步骤的实验数据, 形成数据云平台, 主动对实验方案进行迭代优化。文章详细阐释了整体架构、软硬件设计和操作逻辑, 展示了科研人员与该平台的交互过程, 并对机器化学家的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
Co-N-C单原子催化剂电催化氧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北京化工大学刘军枫团队综述了近年来Co-N-C催化ORR反应的相关研究进展, 从单原子催化剂位点的微环境、中心金属原子掺杂种类、催化剂载体选择以及催化反应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着重探讨了氧气吸附能、反应中间体结合能等参数的变化, 进而对不同条件下决定ORR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讨论。
全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
华南理工大学黄飞课题组着眼于全聚合物太阳电池给/受体材料的开发、器件结构调控、界面工程等方面, 系统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内的代表成果, 并对未来高效全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器件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所有供稿的作者!感谢“CBG资讯”、“化学加”、“纳米人”、“知光谷”等公号的合作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