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卤化铅钙钛矿太阳电池(PVSC)中存在着可观数量的钙钛矿晶界以及表界面缺陷,会导致电荷复合以及形成离子迁移通道,从而影响PVSC的效率和长期稳定性。因此,缺陷钝化是提升钙钛矿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发展多功能的电荷传输材料有望接触钝化钙钛矿和填充晶界离子迁移通道,同时达成高效的电荷提取和输运,从而助力实现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电池。其中,富勒烯作为一类经典的n-型有机半导体,如蒸镀型[60]富勒烯(C60)以及溶液加工的[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等被广泛用作钙钛矿电池的电子传输材料(ETM)。但是,这些分子结构早于钙钛矿太阳电池出现,设计之初并没有针对性考虑钙钛矿的钝化功能。而且,PCBM合成需经重氮加成等多步反应,较低的合成收率不利于大量制备。因此,设计开发可宏量合成的多功能富勒烯电子传输材料是一个有助于提升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方向。浙江大学李昌治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有机半导体材料化学和太阳电池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前期工作中开发了系列电荷传输材料,用于制备出高效、稳定的平面反型钙钛矿太阳电池和大面积组件。近期,针对钙钛矿缺陷和离子迁移问题,开发了可宏量合成的功能化富勒烯电子传输材料,一方面可通过柔性侧链接触钝化钙钛矿,另一方面与钙钛矿层形成了梯度异质结结构,展现出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和晶界缺陷钝化功能,成功用于构筑了高效、稳定的平面反型钙钛矿太阳电池。工作中设计合成了新型的功能化富勒烯分子,2,3,4-三(甲氧基乙氧基)苯基-富勒烯吡咯烷(FMG)可通过两步反应(醚化和Prato反应)制备得到(图1a),总收率达50%,具备放大合成的条件。FMG材料本身具有优秀的电子输运能力,同时柔性乙氧基侧链通过路易斯酸碱和氢键作用钝化钙钛矿缺陷和抑制离子迁移(图1b)。Fig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