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综述:手性聚合物微/纳物体——不断演进的非均相聚合制备策略

中国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化学
2025-01-08
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之一。从分子层面的DNA和氨基酸,到宏观层面的螺旋藤蔓、海螺壳甚至星云,这一特性广泛存在。手性不仅是生命科学中的核心概念,也在化学、材料科学和物理学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手性聚合物微/纳物体因其独特的手性光学和功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手性识别、不对称催化和圆偏振发光(CPL)等领域,因而备受关注。近些年来,非均相聚合方法,包括乳液聚合、沉淀聚合、分散聚合和悬浮聚合等,作为制备手性聚合物微/纳物体的常用策略,因其直接性、高效性和可控性,成为聚合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高分子多层次手性精准构筑领域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诸多进展。鉴于此,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受邀在Sci. China Chem.发表题为“Chiral polymer micro/nano-objects: evolving preparation strategies in heterogeneous polymerization”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通过非均相聚合策略制备手性聚合物微/纳物体的最新进展。文章首先回顾了经典的非均相聚合技术,如乳液聚合、沉淀聚合、分散聚合和悬浮聚合,概述了这些方法在制备手性聚合物微/纳物体方面的进展,并分析了现存的问题。随后,作者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聚合诱导手性自组装(PICSA)策略,该方法通常基于非均相活性聚合实施。文章详细阐述了PICSA体系中的手性转移和不对称放大机制。最后,作者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期望本综述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手性聚合物微/纳物体的重要性及其未来广阔的应用潜力。

详见:Dongdong Liu*, Jinyan Zhao, Xi Zhao, Shengyu Shi, Shi Li, Yan Wang, Qingping Song*, Xiaoxiao Cheng*, Wei Zhang*. Sci. China Chem., 2025, 68, DOI: 10.1007/s11426-024-2443-0.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阅全文。

【扩展阅读】

2024年《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发布!

《中国科学:化学》2024年上半年最受关注微信文章

Sci. China Chem.影响因子10.4 ||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Sci. China Chem.文章精选:高分子合成

Science China Chemistry综述:人工智能在有机合成和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李志波、洪缪、王玉忠等20余位专家合著综述:可按需解聚的新型可持续聚合物

苏州大学张伟课题组:基于温度响应性超分子组装体圆偏振发光的原位调控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通过多路径传递策略实现全色可记忆圆偏振发光手性聚合物薄膜的构建

北京大学吕华/大连理工大学任伟民等:探索基于α-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与环硫醚交替共聚合方法制备可持续高分子

福州大学侯琳熙团队/上海交大罗正鸿团队:通过低共熔溶剂控制可逆络合介导聚合

吉林大学张越涛教授课题组:Lewis酸碱对催化乙烯基吡啶的活性和序列可控聚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洪春雁教授团队:利用近红外光诱导的PET-RAFT聚合过程中的选择性光活化策略高效合成瓶刷聚合物

苏州大学张正彪教授团队:加速非均相开环聚合形成具有可点击侧链且结构明确的螺旋聚(N-烯丙基丙氨酸)

黎占亭等多位专家合著综述:超分子体系生物应用研究进展

华东师大刘少华团队综述:介孔聚合物的软模板自组装合成及其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岳衎课题组:含氟聚合物材料综述

复旦大学潘翔城课题组:有机硼化学在高分子可控和精准合成中的应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科学化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