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州大学张正彪教授团队:加速非均相开环聚合形成具有可点击侧链且结构明确的螺旋聚(N-烯丙基丙氨酸)

中国科学: 化学 中国科学化学
2025-01-07

具有螺旋结构的聚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苏州大学张正彪教授团队以醋酸为催化剂,苄胺为引发剂,在非极性正己烷溶剂中对低活性的N-烯丙基-丙氨酸-N-羧基酸酐(AlN-Ala-NCA)进行加速非均相开环聚合(HROP),获得了结构明确的聚(N-烯丙基丙氨酸)(PNAA)。虽然单体(液态)和聚合物(固态)在正己烷中的溶解度都很小,聚合却表现出典型的活性特征。圆二色光谱表明,聚合物具有稳定的螺旋结构,不受温度及pH的影响。此外,聚合物的侧链可通过硫醇-烯点击化学进行后修饰,获得结构多元的功能化螺旋聚类肽。此研究为开发其他低反应活性单体的高效聚合提供指导。并且,螺旋结构的PNAA可作为有效的“点击平台”,用来构建结构多样的生物材料。

近年来,具有“可点击”侧链(如烯丙基和炔基)的聚类肽,被广泛用于制备抗菌材料、基因和药物递送载体等。然而,聚类肽骨架缺乏氢键供体和手性中心,导致其主链柔顺很难折叠成类似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如螺旋结构)。很多研究表明,螺旋聚合物的细胞穿透能力、抗菌活性和基因递送效率优于对应的无规线团聚合物。因此,诱导聚类肽链折叠成螺旋结构具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实现聚类肽链折叠的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引入大位阻手性侧基,迫使聚类肽主要采用顺式酰胺构象。另一种方法是在聚类肽的骨架上引入手性中心,形成N-取代聚肽。张正彪教授团队最近的研究表明,骨架上具有手性中心的N-甲基聚肽具有酶稳定性及稳定的螺旋结构。如果引入易于功能化的基团,N-取代聚肽将被赋予更多的结构可调控性,形成具有稳定螺旋结构、酶稳定性的可点击聚类肽平台。

前期工作中,张正彪教授团队报道了由伯胺引发、醋酸催化的N-甲基-α-氨基酸-N-羧基酸酐开环聚合(ROP),用于高效合成N-甲基聚肽。在此基础上,该团队通过使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中加速了伯胺引发和醋酸催化的N-烯丙基-丙氨酸-N-羧基酸酐(AlN-Ala-NCA)非均相开环聚合(HROP),合成了聚(N-烯丙基丙氨酸)(PNAA)。HROP表现出活性聚合特征,得到的PNAA具有可控分子量(Mns)和窄分子量分布(Ð<1.2)。相比之下,在1,2-二氯乙烷(DCE)、四氢呋喃(THF)、1,4-二氧六环(dioxane)、甲苯(toluene)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聚合反应非常缓慢,很难达到高单体转化率。值得注意的是,AlN-Ala-NCA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无需严格的无水条件,这极大地简化了单体的合成和聚合操作。这项研究可为开发其他低反应活性单体的HROP提供启示,并建立了具有稳定螺旋结构的可点击聚类肽平台。

研究发现,虽然单体和聚合物在正己烷中的溶解度都很低,但聚合却加快了,并呈现出活性聚合特征。动力学研究表明,聚合速率与单体和引发剂浓度呈一级反应关系(图1a)。通过改变单体与引发剂的初始浓度比,可以调控PNAA的Mn。随着[M]0:[I]0比值逐渐增大,PNAA的Mn呈线性增长,而Ð则保持在较低值(<1.2)(图1b)。随着单体转化率的增加,Mn呈线性增长,表明在整个聚合过程中增长中心的浓度保持不变(图1c)。扩链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聚合的活性可控(图1d)。MALDI-TOF MS图谱显示了重复单元的正确性(111.08 g/mol),并且证实了聚合物是以苄胺引发剂封端(图1e),这一结果与核磁共振光谱相结合,证实了PNAA的化学结构。

图1. (a)在50 oC的正己烷中([M]0 = 0.4 M),不同[I]0AlN-Ala(L)-NCA的ROP动力学关系图,插图为kobs与[I]0的关系图;(b)不同聚合度下L-PNAAs的GPC图,插图为MnÐ与[M]0:[I]0的关系图;(c)50 oC时AlN-Ala(L)-NCA在正己烷中的转化率与MnÐ的关系图([M]0:[I]0:[AA]0 = 50:1:10);(d)L-PNAA扩链前后的GPC图;(e)L-PNAAs25的MALDI-TOF MS图

论文第一作者为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部博士研究生马安瑶,通讯作者为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部张正彪教授和宣孙婷副教授。详见: Anyao Ma, Xin Wang, Sunting Xuan*, and Zhengbiao Zhang*. Accelerated heterogenous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towards well-defined helical poly(N-allyl alanine) with clickable side chains. Sci. China Chem., 2024, doi.org/10.1007/s11426-023-1897-2.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阅全文。
【通讯作者简介】

张正彪,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分别于1997年、2000年和2007年在苏州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7年8月-2008年8月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一年;2012年-2013年赴美国阿克伦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做访问学者;2015年6月-8月赴日本名古屋大学做访问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高分子可控/精准合成、功能高分子的设计和合成。近年来,已在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MacromoleculesPolym. Chem.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主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多项。

宣孙婷,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副教授,分别与2010年和2016年在兰州大学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获得学时和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为Donghui Zhang和Graca Vicente;2017年至2020年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Ron Zuckermann。2021年1月受聘为苏州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性能关系研究及生物应用开发。

【扩展阅读】

2023年《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发布!

《中国科学:化学》2023年下半年最受关注微信文章

Sci. China Chem.最新影响因子9.6

Sci. China Chem.文章精选:高分子合成

苏州大学张正彪团队:单一分子量类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定量研究

黎占亭等多位专家合著综述:超分子体系生物应用研究进展

上海大学仿生与智能高分子国际联合实验室:树枝化受限微环境调控给体-受体斯坦豪斯加合物在水相中的可逆异构化

华东师大刘少华团队综述:介孔聚合物的软模板自组装合成及其应用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Eli Zysman-Colman教授:具有TADF效应的树枝状聚合物——树枝状给体的结构与位置的协同效应

华南理工大学岳衎课题组:含氟聚合物材料综述

复旦大学潘翔城课题组:有机硼化学在高分子可控和精准合成中的应用

中科大洪春雁教授/安徽大学张文建副教授团队:序列结构可控聚合诱导自组装

吉林大学张越涛课题组综述:Lewis酸碱对催化丙烯酸酯活性可控聚合新进展

唐本忠院士/深大韩婷等:基于C–H活化/环化聚合制备多取代的荧光聚喹啉

四川大学傅强/向明教授团队综述:基于“定构加工”思想制备高性能/多功能聚合物薄膜

大连理工大学郑楠/宋汪泽团队:单质硫参与的多组分聚合反应制备功能性聚硫脲

刘云圻院士/王洋团队:双受体n型半导体聚合物的直接芳基化聚合

中科大洪春雁教授团队:自折叠闭环法高效合成环状聚合物

唐本忠院士团队:无金属催化的多组分聚合制备多取代功能化的聚环戊二烯

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团队:具有实用性的可反复化学循环生物降解共聚高分子

中科院化学所尤伟课题组:环丙烯衍生物开环易位聚合制备聚烯烃弹性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科学化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