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故事 | 张雅琳:我不是“女强人”,只是想为他们这个群体做点事

FACT 教育大事 2023-12-18


本文字数:4717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还记得“我们深圳”之前写过的深圳女孩张梦曦的逆袭故事吗?(原文链接:深圳故事 |  一位听障女孩的人生“逆袭”)没错,就是那位日本广岛大学国际首位听障女留学生,这也是国内听障学生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张梦曦的背后,有一个人不得不说,那就是她的小姑。

 

姑姑可以说是梦曦生命中的贵人。她不仅把幼小的梦曦从老家接来深圳抚养,给她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而且成功地把她培养成为这个领域最优秀的人才之一。

 

你们一定会说,梦曦的姑姑太伟大太了不起了,简直是中国最好姑姑啊!而当你走近并了解她时,你更会发现,她的了不起还不止这些。

 

姑姑叫张雅琳,宝能集团前副总裁、茂业集团前总裁,是一位典型的“女强人”。不过她自己并不喜欢这个词,她说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很传统”又“很普通”的中国女性。


2019年初,张雅琳辞去茂业集团总裁职务,从零开始创业:为特殊人群(老人、残障人士等)提供无障碍生活服务。而她做这些也跟家人有关,她希望自己能帮助到那些生活不便的老人和残障人士,为这些所谓的“特殊群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一直以来,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大部分只是捐赠物质,更多的是基于同情或怜悯,而他们真正需要的其实并不是这些,或者说不仅仅是这些……

 

最近,在张雅琳位于南山的工作室里,我们与她进行了一场深入对话。谈她对梦曦的培养,谈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以及创业的初衷……

 

没有“女强人”的强势气场、凌厉目光,相反,她给人的印象是温婉谦逊、知性随和。只不过,她的眼睛里多了几分执着和坚毅,以及对未来的无限热望与激情。

 

她非常喜欢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的名言:生活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作为姑姑,本来你没有这个义务,为什么一定要承担起抚养梦曦的责任?

张雅琳:这个问题其实这些年很多人问过我。梦曦虽然是我的侄女,但她的父母没有能力照顾她,我觉得我有这个责任,而且从我内心来讲,我真的没把她当做侄女,而是当做自己的小孩来看。她的名字“梦曦”也是我起的,她出生那天有着特别美丽的晨曦,我希望她的人生也能在勇敢追寻梦想的过程中美丽如晨曦。

 

她慢慢长大了,我发现她比较喜欢画画。她是1993年出生的,那时候没什么培训班。她会拿小人书、画报自己画。我当时就想,她虽然听不见,但是可能对世界的认知更敏感,不能就让她这么放任下去,一定要把她的教育抓好,这也是我从始至终一直坚持的。

 

2000年的时候,她7岁,该上学了,我和先生在深圳也算基本稳定下来了,就把她接了过来。当时,我跟我先生去元平(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看过,觉得学校各方面都很好,老师也特别亲切。后来带梦曦去,她也很喜欢,第二年就顺利入学了。


你对梦曦的培养很成功,她的成长也很励志,你是如何培养她的?

张雅琳:其实我反思过对梦曦的教育,我并没有像很多家长一样,每天盯在旁边。首先,我自己也比较忙,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其次,我觉得这样对孩子也不太好,把孩子逼太紧可能会让她逆反,包括我对我女儿的教育也是这样的。

 

但是在她们成长过程中一些大的、关键节点上,我一定会去引导或者做决策的。比如说选择学校。其实当时老家那边也有特殊教育学校可以上,但是我坚决不同意。内地的特殊教育水平跟元平比确实还是有差距的。我认为她到深圳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排除千难万险都要把她接过来。

 

当她在成长过程中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会帮助做决策。在元平上到高中时,当时普通班走高考道路的只有她一个女生。我当时就觉得好心痛,可能很多家长觉得,女孩嘛认识几个字就够了。当时梦曦问我是上普通班还是职业班,我告诉她,要上普通班,一定要去考大学。

 

为什么要上大学?我说,你喜欢画画,在大学可以接受更好的训练。而且,上大学后,个人的综合素质都会得到较大提升,这一点非常重要,然后她就选择了普通班。梦曦是不幸的,但其实她又是幸运的,有我帮她规划,很多像她这样的孩子,父母可能没有那么重视教育,尤其是女孩子。

 

梦曦能走到今天,我觉得她有一个很好的品质就是坚持,而且执行力很强。我对她提出的意见很多她都会认真地去做去执行,坚持下来就会发现结果还算比较满意的。

▲张梦曦

你在教导孩子时有什么方法或理念吗?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张雅琳:我觉得其实小孩子不用你去教,你先活成你想让她成为的样子就是最好的教育,也就是说父母的“言传身教”最为重要。比如你自己天天抱着手机不看书,却逼着孩子去读书学习,你觉得孩子会怎样呢?

 

比如我自己非常喜欢看书,即使再小的空间,我都一定要有能看书的地方,所以梦曦和我女儿都比较喜欢看书。看书能够让人思考、成长,在这些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她们都能感受并学习到。


▲张雅琳与侄女张梦曦


虽然我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但她们能看到,我对自己要求更严格。我的理念是,家长教育孩子,不要老是吼她、老是说教,孩子最烦说教了,而且现在的孩子也许比家长还聪明,因为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多了。有的事情,你不知道的他就已经知道了。如果再摆出一副说教的样子,他们肯定会不开心,所以我不会简单地说教,而是去了解他们喜欢的东西,我不希望自己跟他们的年代脱节。

 

在她们很小的时候,我就跟她们明确了一点:我对一件事情的对和错的界限非常清晰,不会因为他们是小孩子就哄她们,让他们从小建立正确的是非观。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可以哄她们,不告诉他们真相,觉得他们听不懂。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样不对,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问题上要明确告知孩子,而不是含糊其辞。

 

另外,我希望我培养出来的女孩儿,在社会上是独立的、自立自强的人。她首先是个独立的人,要有自己的工作、生活,我也并不会因为是女孩,就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其实我觉得那样是对她不负责任,因为你不可能陪他一辈子,你一定要让他知道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是什么样。

 

还有,我坚持认为女孩子的世界观一定要正,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了,所以要从小教育她,带他们多走走,多看看世界。看得多了,思想就比较开阔,不会因为一点诱惑就失去底线和原则。

 

▲张梦曦参观兵马俑


同时也让她知道这个世界虽然有丑恶,但同时更有美好,我们要心向美好。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这才是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比如今年很多突发状况,疫情来袭,大家都很紧张、难过,但我们也一定要看到积极的正面的力量。

 

作为父母还应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失去自我,需要在工作和家庭中寻找平衡点,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要相信一点,孩子的成长力和理解力是超乎你的想象的。当时梦曦那么小的时候去元平住校,我也很担心,但是她一星期之后回家来却超级开心,适应得很好。因为她独立了之后,就会自己去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就成长了。


你在教育和培养梦曦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挫折?

张雅琳:倒没有特别突出的问题。当时她在北京上高中的时候,快高考了,我跟她班主任联系,班主任说,可能因为压力比较大,那段时间梦曦的状态不是很好。当时我没有提前跟她说,就抽空去了一趟北京。在食堂看到她,她很开心。我给她带了好吃的,没有问她学习的事情,就只是关心她的生活。后来,她的状态就好了起来。

 

她十八岁的时候,学校有个活动:父母给她写一封信。当时我也给她写了一封信,告诉她这些年我们对她的爱、对她的关心,以及对她的期待:“将来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希望你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独立自主、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她收到后也很感动,努力备考,终于考入了理想中的大学。

 

所以当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出现一些你不太希望看到的东西,比如说消极、负面的情绪,不要一味指责她。一定要关心她、鼓励他,并告诉她这个难关挺过去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前景,然后在目标上让她更有信心。


梦曦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对于她的未来,你有什么期待?

张雅琳:我最希望她能去做老师,但是因为现在的一些条件还不适应她这样的群体,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改善,所以,现阶段如果有一些和绘画相关的设计类岗位或者教小朋友画画之类的工作机会,又或者是专门为残障群体服务的工作岗位能给到梦曦的话,都非常感谢和欢迎。

 

对于能给她提供工作机会的单位,我们都非常非常感恩!

 

梦曦也算是他们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所以我希望她能给其他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让那些有先天障碍的孩子家长能看到希望,重视对他们的培养,不把孩子当做包袱,而是努力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说一下你自己吧,你为何辞去大型集团公司总裁职务,而选择无障碍和智能家居领域的创业?

张雅琳:我简单说一下自己吧,其实我觉得我自己也挺励志的(笑)。我不到四岁就随着家人从四川来到了古都洛阳,从小在单位子弟学校上学,大学毕业后也又回到公司工作。

 

当时在建筑公司的女孩比较少,一个项目完成后经常有外派任务,往往都是我主动申请外派,因为想多做项目也想多些收入。那时去了很多地方,比如江苏仪征化纤厂、海南海口电视台、福建厦门高崎机场等,这些都是我们建设的。由于工作努力,所以逐渐就走到了管理中层。

 

后来为解决两地分居问题,所以就调到先生所在的深圳公司,而工作岗位就又从基层重新开始,不过经过自身努力又升职至中层。2002年时,我因工作变动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去了一家香港的测量师行,学习国际先进的测量师专业,却也又再次从基层岗位做起,就这样很多次都是重新出发的历程。


后来加入茂业直至集团副总、加入宝能集团做副总裁,后又受邀从宝能再回茂业任集团总裁等,这些经历都给我很多磨砺和宝贵经验,所以也特别感谢过往的这些企业给了我很多机会,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才成为现在的我。

▲张雅琳在宝能集团

其实因为家里老人、因为梦曦的缘故,我也一直想为他们做些事,所以,我想趁着当下自己还有精力、还有激情、还有想法的时候去尝试一下,为这些所谓的“特殊群体”实实在在地提供优质的服务。

▲张雅琳在茂业集团

我希望在尝试的过程中,能够为老母亲、梦曦他们这个群体,甚至包括我们自己, 像50后、60后马上也会面临养老的问题,能够探索出一个比较好的模式,能够真正给这些人群提供很好的生活品质服务。


其实很多人也问过我:“你为什么突然跨度这么大?”当初也有很多猎头找,也有很多机会,但是我不想再重复自己。我曾经无数次“从零开始”,每一次从零开始,对我来说都是成长,我获得的相比上一阶段的又不一样。我喜欢尝试新的挑战。

 

我现在做的这个事情,是为自己做、为家人做、为身边的人做,也为这个社会做,我觉得即便最后失败了,但是我获得的这种经验是宝贵的,是无法替代的,最差的结果也不过就是重新再出发罢了。


张雅琳


你现在的创业进展如何?

张雅琳:我们是去年刚刚成立的创业公司,所有的内勤和外部业务都要重新搭建和打造,这和以往完全不同,也是非常充实的经历。虽说目前业务还没有达到预期,但一年后我们这个创业公司还活着,也算是个小小的胜利吧(笑)。

 

▲张雅琳的创业公司办公室一角

我这一年当中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的制造业真的太发达了!几乎只要市场有需求,就会有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真的是具有极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这一年也是我们摸索发展模式的一年。比如养老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发现深圳这座城市的老人跟北京、上海的老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是有活力的,是健康的,身体机能还没有下降到特别衰弱的那个程度,所以就不能照搬北京上海的养老模式。


▲张雅琳的创业公司办公室一角

目前我们是从“文化养老”这个切入点来为深圳老人提供更有品质的养老生活服务,比如培训空间的无障碍打造、高品质培训课程的提供以及居家智能化及无障碍生活等。


我们现在和深圳广电公益基金会合作了一个公益项目:筑梦空间(目前在改造收尾阶段)。之所以命名为“筑梦空间”,我们是希望打造一个社区“文化养老”样板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会融入文化、培训、艺术、居家、健康、智能及无障碍生活等多种元素,老人们在其中能体验到多维度的美好生活,也希望这个空间能帮他们圆一些年轻时未实现的梦想。


所以本着上述这个理念打造的第一个“筑梦空间”,包括文化培训空间、图书角、艺术品展示、居家生活小确幸、摄影专用背景设施、无障碍器具展示、无障碍智能语音系统等,充分满足健康活力老人在其中愉快地学习、交流以及体验的功能。而且筑梦空间里也特别展示了一句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我们希望能给所有走进来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带来那种人生又重新出发的美好感觉。


筑梦空间里的艺术画作都是梦曦创作的,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她的努力,从而更关注他们这些孩子的人生成长和发展,也能有更多的人帮助他们找到发挥自身价值的机会。





▲筑梦空间艺术画(张梦曦作)


我不希望我们公司给人的感觉是 “卖产品的”,我们不是卖产品的,也不是渠道商,我们希望给大家提供一种“美好生活的体验”,是一个“美好生活方式”的提供者,你在我们空间里看到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身在其中可以让你找到“少年”的感觉,还能发现在人生的后半程也能享受更美好、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更健康、更有品质的生活。




▲了解更多,可关注张雅琳创业公司公众号


创业这条路确实很艰辛,但既然决定出发,就坚持走下去吧。

 

我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女性,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是家庭中的培养孩子还是工作中的努力付出,都应该尽全力做好,这些年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借此机会回首过去,比较欣慰的是培养的孩子能成为独立、坚强、三观正的年轻人,自己也能继续追求梦想,就感觉特别幸运,也特别感恩所有遇见和帮助过我的人。

 

借此机会也特别感谢我先生一直以来无条件的支持,非常感谢!

 

最后,感谢“我们深圳”能给我这个机会讲述我们普通人的平凡故事,非常感谢!






作者:我们深圳团队

编辑:陈乏术


 推 荐 阅 读

近2亿人围观!评论区炸了!6年级“神童”完成博士难度科研,真的假的?

深圳最新一批新改扩建学校规划出炉!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吗?

初三家长看过来,2020深圳普高自主招生新政来了!


没看够?快加入我们深圳读者群吧!


点个在看再走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