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这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有突破
全文7118字,预计阅读12分钟
01
招生
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幅达年均20%
一读EDU:为了提升学校研究生生源质量,一些地方高校纷纷以高额奖学金吸引优质生源报考。贵校是否也计划采取类似举措?为什么?
邵玺文:生源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入口,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良好的生源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通过设立奖学金,能起到树立榜样的作用。高额奖学金在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同类院校、同层次院校时有积极作用。
近几年,学校不断完善奖助体系,奖助学金向优质生源倾斜。
一是所有接收的推免生第一学年均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免收学费;
二是设立了优秀生源奖学金,对“双一流”高校和学科、普通高校推免生及成绩特别优异的统招学生进行表彰奖励,较好激发了学生报考的积极性;
三是提高了博士和硕士学业奖学金评定比例和金额,博士生的学业奖学金覆盖面达100%,硕士达80%,吸引了较多的优质生源,研究生生源数量逐年递增。
一读EDU:有研究认为,为了实现“双一流”目标,高校应不接受或少接受本校毕业生继续在本校继续深造,而为了提升生源质量,不少地方高校也都选择通过“本研一体”等制度尽量留住本校优秀本科生。对此,学校是如何考虑的,应如何通过贯通式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邵玺文:“双一流”效应吸引了更多优质生源报考,非“双一流”高校在吸引外校优质生源上与之还有较大差距。
我校是一所以农为优势和特色的省属重点农业高校。从学缘结构上看,学生校际之间的交流、交叉培养对于提高培养质量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本科毕业报考硕士研究生时,学生也会对学校的综合实力、属性、地域综合考量。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延伸,应该建立在本校的本科教育基础之上,本科生源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教育质量。
为了提升生源质量,我校陆续开展并逐步完善了硕博连读、直博生等人才选拔方式,打通了“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渠道。制定了校-院-学科三级宣传工作体系,实施了优质生源培育计划,设立了优秀生源奖学金,优化了生源结构,提升了选拔质量。
一读EDU:您认为,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贵校是怎样破解这一难题的?实施效果如何?
邵玺文: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不断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对于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具有决定意义。
在七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校坚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特色办学之路,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研究生报考人数以平均20%左右的比例逐年递增。
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一是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建立了与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相一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承接的学科群,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林学科体系,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
二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导师队伍的第一标准,规范导师的指导行为,持续提升导师的专业技能和指导水平,建立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评聘、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和岗位动态调整机制,打造出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热心教书育人的导师队伍。
三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路径,培养出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四是推进人才培养与科教结合、产教融合。面向国家粮食安全、“新农科”建设、农业生命科学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办学,深化“科研也是教学”的理念,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长效机制,推动一流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迈向新的高度。
一读EDU:2020年研究生扩招后,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结构、生源质量亦将面临新的竞争形势。贵校如何树立科学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
邵玺文:树立科学的考试考核评价导向,建立与培养目标更贴切、更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是提高我校硕士研究生规模、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
我校对招生专业类型、初试考试科目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加强了对学生基础学术知识及基本学术素养的考察,从招生源头解决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有助于全面提升我校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一读EDU:在博士生招生方面,近年来一些名校纷纷采取“申请-审核制”,但也有人质疑,这种改革会损害招生公平,具体操作也不甚科学,那么,贵校在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的过程中,是如何确保整个招生过程公平、科学的呢?
邵玺文:推进改革,提高选拔质量,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招生制度,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
“申请-审核制”是博士招生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校博士的“申请-审核制”考核方式和内容不断优化、规范、科学,重点做好人才选拔标准、材料审查、综合考核和制度保障四个方面的设计。
一是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针对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强调对申请者的基本素养、学术能力和学术志趣的全面考查,确保人才选拔科学有效。
二是材料审查,由专家组审核申请人所提交的研究计划书、专家推荐信、学术作品、科研工作经历及成果、获得奖励、学业成绩、教育背景等信息,择优遴选出一定量的申请人进行综合考核。
三是综合考核,进行学科基本能力测试,加大对申请人科研实践能力和潜力的考核力度。
四是制度保障,建立了“集体决策、信息公开、全程巡查、纪检监察、申诉复议”等监督保障机制,确保全程有规可循,保障程序规范,公开、公平、公正。
本文受访者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兼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邵玺文(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官网)
02
培养
延长博士生基本学制和申请学位最长年限
一读EDU:贵校为何选择将博士生基本学制从3年延长至4年,是“跟风”学习一些名校的改革,还是有自身特殊考虑?基本学制延长后,奖助、培养、住宿等配套改革是否也跟上了?
邵玺文:我校博士生基本学制的改革完全是基于农业院校培养特点和实际需求的考虑。
我校博士所涉专业均是纯农、涉农或近农专业,学术研究受农时、季节、气候影响较大,科研实验培养周期一般为1-3年。因此,大部分博士生在3年学习时间内很难完成学业。
针对农业院校培养特点,经过广泛调研论证,2019年11月学校决定自2020年入学博士生基本学制调整为4年,确保博士生有充足时间进行学术规划和科学研究,促进高水平学位论文和学术成果的产出。
学校决定调整博士生基本学制同时,对奖助金的发放、培养环节的设置、住宿条件的改善等都已配套完成,真正让博士生无后顾之忧,安心在校完成学业。
一读EDU:最近,中国传媒大学也将博士生基本学制从3年延长至4年,但同时将最长培养年限从8年缩短至6年,而贵校在延长博士生基本学制的同时,又将最长申请学位年限延长为8年,不知是出于何种考虑?从改革效果来看,受益于培养年限延长的博士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了?为什么?
邵玺文:2019年11月,学校研究决定将2020级博士生基础学制调整为4年,但博士最长学习年限仍为6年,继续实行超过规定学习年限的研究生予以结业或清退处理。
为鼓励博士生发表高水平学术成果,我校实行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分离的管理模式(即符合毕业条件,但尚未满足学位授予条件者,可先行准予毕业,待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后,再提出学位申请)。
为此,学校出台《吉林农业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最长年限的规定》,文件规定符合条件博士生申请学位最长年限可延长至8年,前提条件是在规定学习年限内获得毕业证书。
学校允许已毕业博士生延长申请学位年限,就是给其更宽裕时间继续潜心学术研究,补充完善相关实验数据,这有利于打磨出高水平学术成果。
从改革效果看,博士生在取得毕业证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业和心理压力,有充足时间继续提升科研实验,进一步整合优化研究内容,完成了预期学术成果。
一读EDU:为了对学生负责,将真正具有创新潜质的、适合继续深造的学生选出来,包括贵校在内的一些高校都加强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中期考核,实施清退分流机制。从改革效果来看,目前被分流淘汰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是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出路?被淘汰比例是否合适?学校接下来是否有进一步完善、调整的计划?
邵玺文:近年来,我校分流淘汰博士、硕士多为在职攻读学位人员,都有较好的工作单位和岗位。这部分研究生由于家庭、工作等原因,没有精力继续完成学业。
从学生反馈的情况看,没有完成学业的研究生基本在原岗位工作或找到了更加适合自身条件的工作单位和岗位。
从分流淘汰结果看,博士生淘汰比例略高。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严把生源质量关,强化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分流淘汰制度和学业预警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预警和分流,使严进严出成为常态。
一读EDU: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经过改革探索,贵校认为,什么样的学者才是适合新农科研究生教育的好导师?为了遴选出这样的导师,学校又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怎样的实际效果?
邵玺文:对研究生教育而言,导师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导师,将成为“新农科”研究生教育的好导师。
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导师队伍的第一标准。规范导师的指导行为,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二是坚持提高导师业绩标准,深入推进导师遴选资格和招生资格认定工作,打破终身制。修订、制定了《吉林农业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吉林农业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办法》《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完善了动态考核与淘汰机制,实现了导师任职资格和招生资格双向管理。
三是健全导师组制度。实行导师与团队相结合,实行导师负责制下1+N(1名导师和若干科研团队成员)的培养模式。
四是建立科学的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评聘、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和岗位动态调整机制。
学校结合“新农科”建设,在吉林省农科院、林科院等“新农科”协作单位遴选了350余名与“新农科”教育体系相适应、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导师,对于提升农科类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我校的招生数量与导师数量比例更趋合理,满足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一读EDU:由于贵校延长博士生基本学制和毕业年限,是否会出现有些导师指导研究生较多、难以有效指导的问题?为了保障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出台了哪些举措,效果如何?
邵玺文:在学校博士基本学制改革前,部分博士生很难在3年内完成学业,进而延期毕业,致使导师培养积压的学生逐年增加,指导压力增大,分流淘汰研究生随之增加。
学校博士生基本学制由3年调整为4年,最长毕业年限仍然是6年。基本学制调整后,博士生可以科学合理地规划学习研究计划,从事科研实验时间相对充足,能够按照开题报告和实验方案完成相关研究工作从而顺利毕业,减少不能按期毕业学生的积压,缓解导师指导压力,提高导师培养质量,实现良性循环。
为了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负责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出台了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认定办法,实行导师遴选和招生资格双重管理,对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导师的业绩成果等有明确要求。
激励导师参与学位论文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导师问责制,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视情况分别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措施。
通过出台以上管理措施,导师培养研究生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显著增强,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淘汰研究生数量逐年减少。
03
毕业
在省属院校中率先破除
硕士生学术成果评价“唯论文”、“唯SCI”
一读EDU:长期以来,一些学科的学者都曾呼吁,不只以毕业论文形式考核研究生是否达到授予学位的标准,对此,学校是如何考虑的?为什么?在实践过程中,又如何确保公平、科学地评价研究生们作出的不同形式、种类的学术、实践成果?
邵玺文: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学术研究与培养过程结果的综合体现,是学生毕业与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志性成果,学校历来重视培养结果的质量,但更加看重培养过程。
一方面保障结果,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全力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
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过程,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如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校就加大了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实践要求,如博士、硕士生要作一定次数的学术报告,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等要求。
另外,我校是以农为优势和特色,农、理、工、医、文、管、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众多学科领域如果都以论文形式考核研究生是否达到授予学位的标准,学科之间也有失公允,同时也不符合学校办学特色,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因此,学校在省属院校内率先破除评价硕士生发表学术成果中仅“唯论文”、“唯SCI”,尝试将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地方标准、审定品种、软件著作权等成果均纳入授予学位标准,适应不同学科培养研究生的需求。
在实践过程中,为确保公平、科学地评价研究生做出的不同种类学术和实践成果,学校充分发挥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学术评价作用,学科内部制定标准进行学术评价,学术评价标准客观公平,学术成果更有利于支持学科发展。
一读EDU:不少学者还呼吁,取消对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数量的要求。但受现有大学排名重视科研成果的影响,不少高校仍希望通过要求研究生发够一定数量、级别论文后方能毕业,来提升学校的排名。对此,您怎么看?
邵玺文:近年来,确实有不少专家学者呼吁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授予脱钩,特别是今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热议。
但我们要注意到,教育部文件的关键词是“规范”,并不是取消,盲目的脱钩与挂钩都是不可取的。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应根据自身培养人才的方法和侧重点不同,合理设置学术槛值,要克服学术评价唯论文论倾向,探索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体系,同时要规范程序,规范标准,规范结果,激励导师和研究生把更多时间精力用于科研和实践,营造有利于创新成果产出的学术氛围。
04
新农科研究生教育
在全国率先建立
高水平协同、高度开放共享
“新农科”育人试验特区
一读EDU:您认为,像贵校这种以农科见长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和其他学科见长的高校相比,具备哪些特点?学校又是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深化研究生培养改革的,特别是在“新农科”背景下,贵校选择什么作为研究生培养改革的突破口?
邵玺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是农科院校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特征。作为一所地方农业高校,我校一直把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献身农业农村事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新农科”背景下,我们围绕人才培养,以项目和团队为纽带、以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为载体、以科学管理为导向推动学校与科研院所的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三类人才”(学校导师、研究生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和“三类资源"(经费、基地和平台)的有效集聚,实现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无缝联接。
通过“新农科”建设,提高农科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锻炼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经济发展,形成研究生个人、科研院所和学校“共赢”的良性局面。
一读EDU:“新农科”背景下,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方面用力较多,那么,在打破传统农科界限和壁垒,实现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方面,学校有何计划,具体考虑是怎样的?
邵玺文: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和技术与产业的变革,农业学科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传统的农业学科基础上渐进发展起来,与多个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学科是“新农科”的显著特点。
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我们打破传统农科界限和壁垒,实现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以数字科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成立了智慧农业研究院,以开展协同育人为目标,筹建吉林省长白山创新学院。
加大学科统筹力度,面向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命科学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办学,坚持融合发展,打造长白山动植物资源利用、农业生物科学、东北道地中药资源学、农村发展社会学等新农科学科群;坚持多元发展,打造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与控制、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绿色防控、植物保护、兽医学等学科,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坚持协同发展,打造农业资源与环境、作物学、园艺学、菌物学、生物学等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持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新农科”建设,我们充分发挥“一校一所”(即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编者注)的主体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我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重大战略,紧密对接吉林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建设迫切需要,在全国率先建立高水平协同、高度开放共享的“新农科”育人试验特区,打造“三融三通”吉林模式,着力打造集“新农科”基础研究、理论教学、实践锻炼、成果转化、产业创新五大功能于一身,在全国领先的涉农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为吉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新农科”背景下,我们坚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紧密融合,坚持校内相关的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的互相支撑紧密融合,坚持与区域农业农村发展的紧密融合,形成人才培养的整体框架,扎根吉林、服务全国。
文章不错,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