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增选启动!10年来这些高校当选两院院士最多!(附最新增选名单)|一读·有数

方略研究院 一读EDU
2024-09-26

大师是大学的“瑰宝”,也是一所大学的底蕴,院士是我国最高学术荣誉和顶尖科研人才代表,他们的加入会为大学带来很高的学术声誉,助于提升大学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为学校在国际上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因此,对于高校而言,两院院士数量也成为衡量其师资力量、学术声誉、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

为此,一读(ID:yidu_edu)整理了近10年高校当选两院院士数量,以飨读者。

01

两院院士

两院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统称,为终身荣誉,每两年增选一次。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2013-2021年(近5届)高校当选两院院士数量统计如下。

近10年两院院士共增选650人(不含外籍院士),其中有347人来自高校,占比超过一半。从分布来看,清北两校当选入选院士人数相当,均为26人。清华大学两院院士分布也比较平均,其中,科学院院士14名,工程院院士12名。而北京大学科学院院士入选人数是工程院院士的4倍。其次是浙江大学,共当选15名院士,中国科学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昆明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表现亮眼,甚至超越多所“211”高校,各有2位新增院士。

02

科学院院士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建院以来,先后由郭沫若、方毅、卢嘉锡、周光召、路甬祥、白春礼和侯建国担任院长,他们为中国科学院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全国先后有1400余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近10年,中国科学院共增选院士304人,其中有171人来自高校,占比高达56%。北京大学位居榜首,共增选21位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以14位、11位紧随其后。前5名中,浙江大学当选8人,复旦大学当选7人。

03

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4,是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由院士组成,致力于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截至2021年11月,中国工程院共有院士971人、外籍院士111人,已故院士255人 、已故外籍院士19人,建有7个专门委员会、9个学部。

近5届中国工程院共增选院士346人,其中有176人来自高校,占比达51。清华大学依然保持院士当选人数全国高校第一的位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当选8人,位列第二,紧随其后的是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当选7人和6人。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均当选5人。

04

院士群体年龄与性别结构

国家的发展,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对人才成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同研究科学家科研创造峰值的学者将获得重大科学奖项(如诺贝尔奖)、重要科研成果取得时间(如专利)作为科学家科研创造峰值的判断,院士增选年龄也从侧面反映杰出科学家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年龄时期。

研究显示,50年代当选的院士平均年龄最低,其中最年轻的院士仅35岁,这批院士大多具有留学经历,学历高,年富力强,是一个高起点的科学精英团体。这反映出建国初期,尽管客观条件很差,以中青年为主的科技人员在中国科技事业的起步阶段承担着国家科技发展的重任。在经历60 年代、70年代无增选院士后,80年代、90年代院士当选平均年龄相较50年代 高出10岁以上,均在60岁以上。


而近10年,新当选的高校两院院士中,无论是工程院院士还是科学院院士,当选平均年龄都较为年轻,其中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为58,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为56。明显可见,随着国家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年轻一代的科技人才逐渐成长起来。从年龄结构来看,两院院士当选年龄集中在51-60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比中国工程院院士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化。 

从性别结构来看,女性院士的数量远小于男性,近10年,高校新当选女性两院院士仅占7%。



两院院士代表着中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对许多重点高校来说,他们是学校的珍宝,影响着学校的科研能力、学科实力、全国排名以及资源分配等。新一轮院士增选工作已经正式启动,高校新增院士情况如何?一读将持续为您跟进。


关注【一读EDU】,后台回复【院士增选】,即可获取历年来两院院士增选数据。 




相关阅读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盘点(附最新立项名单)|一读·有数


诸强争霸!近20年国家杰青数据大盘点|一读·有数


社科研究哪家强? 4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盘点|一读·有数


科技创新“最强”校!这些高校,出类拔萃|一读·有数


近20年诺贝尔奖大盘点,细数获奖者与中国的千丝万缕 | 一读·有数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一读EDU”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一读EDU”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文章不错,分享给更多人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读EDU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