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1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编辑部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22-05-09


点击封面,进入微店订阅


2021年第6期  目录//

专题·文学中的英国与欧盟

“再见了,古老的英格兰”:《英格兰中部》与后脱欧时代英国的排外情绪

乔修峰 / 5

欧盟政治的文学镜像

——罗伯特·梅纳瑟与其欧盟小说《首都》  

刘 颖 / 16

青年学者圆桌会·从阿莉·史密斯小说《秋》看英国脱欧

鲁比·图罗克·斯奎尔[英、加] 罗珊·道格拉斯[英] 露西娅·柯利雄[巴西、德]刘莉 贾春燕 黛博拉·蒙达多利·希米奥纳多[巴西] / 25

区域研究·中亚文学

独立三十年来吉尔吉斯斯坦文学述略

——为庆祝中吉建交三十周年而作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 38

独立时期哈萨克斯坦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学书写

——以阿普季科夫的创作为例

王晓宇 / 47

哈萨克斯坦的文学梦

——哈萨克移民诗人阿·努尔哈兹访谈录

阿·努尔哈兹 王晓宇 / 59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詹姆逊-阿罕默德论争”再讨论

张墨研 / 64

作家研究

战争时期日本知识分子的精神结构与战争认识

——从加藤周一《羊之歌——我的回想》谈起

庄焰 / 74

罗莎·查塞尔自传中的记忆书写和身份建构

归溢 / 82

本·奥克瑞小说中的乌托邦空间书写

王少婷 / 89

论村上春树文学中的疾病书写

张新 / 101

动态研究

从推理文学看平成时代的校园欺凌

——以《所罗门的伪证》等作品为例

王涛 / 108

莫斯科的双重面貌:俄罗斯域外文学第一浪潮中的莫斯科文本

郭芯雨 / 120

重 读

理念·寓意画·思维方式

——从“思想图像”的语义流变看本雅明思想图像写作的三个面向

姜雪 / 131

《人生拼图版》的图像空间:反思视觉文化

程小牧 / 141

小森阳一:战争年代与夏目漱石(在东京大学的最后一堂课)

小森阳一  许砚辉编译 / 150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来稿须知

/ 160 

#2021年第6期  摘要
“再见了,古老的英格兰”:《英格兰中部》与后脱欧时代英国的排外情绪
乔修峰

内容提要  历时三年多的“脱欧”运动在英国引起了极大的动荡和焦虑,也影响了英国的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些以脱欧为主题或背景的小说。这些小说关注的焦点不是英国与欧盟的关系,而是英国社会内部的分裂状态。相较于阿莉·史密斯的《秋》和安东尼·卡特赖特的《运河》,乔纳森·科的《英格兰中部》不仅全景式地再现了英国脱欧的前因后果,还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当代英国民众的情感状况。对移民和少数族裔的敌意和仇恨已经成了英国后脱欧时代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情绪,而且这种情绪并没有随着脱欧成为“过去式”而消失。《英格兰中部》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英国社会为什么会变得如此不宽容,任由戾气肆虐。从这个意义说,它并不仅仅是一部“脱欧小说”。

关键词  乔纳森·科  脱欧  移民  少数族裔  情感

欧盟政治的文学镜像

——罗伯特·梅纳瑟与其欧盟小说《首都》

刘 颖

内容提要  罗伯特·梅纳瑟是当代德语著名作家,也是热衷于探讨欧洲未来的重要知识分子。梅纳瑟支持一个充分发展的欧盟并对欧洲的未来做出了积极构想。小说《首都》围绕欧盟庞大的官僚运作机制,以现代性文学技巧展现了欧盟的日常状态和潜在的政治角力。“猪”作为无处不在的隐喻贯穿了整部小说,将出现在欧盟首都布鲁塞尔的各色人物的命运融入到欧洲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中。同时,作家以“奥斯维辛”这一无可替代的历史符号对欧盟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寓意表达和深刻反思。可以说,《首都》是梅纳瑟以文学形式对当下欧盟一体化发展的折射和解读,为欧洲社会所急需回答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答案。

关键词  罗伯特·梅纳瑟  欧盟  “猪”的隐喻  布鲁塞尔  奥斯维辛

青年学者圆桌会
从阿莉·史密斯小说《秋》看英国脱欧

鲁比·图罗克·斯奎尔[英、加] 罗珊·道格拉斯[英] 露西娅·柯利雄[巴西、德]刘莉 贾春燕 黛博拉·蒙达多利·希米奥纳多[巴西]



内容提要  在疫情封锁的背景下,几名青年学者通过网络平台聚在一起,从阿莉·史密斯的小说《秋》出发,探讨了脱欧小说的特点、史密斯小说与英国脱欧的联系、疫情对解读《秋》和理解脱欧问题产生的影响以及史密斯小说的视觉效果如何反映了种族主义等一系列话题。本文认为,这种共同阅读、即兴发言、深入探讨的交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秋》的碎片式叙述形成呼应,同时,这一新颖的交流模式也启发我们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展文学阅读的空间。

关键词  阿莉·史密斯  《秋》英国脱欧  阅读分享

独立三十年来吉尔吉斯斯坦文学述略

——为庆祝中吉建交三十周年而作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内容提要  吉尔吉斯斯坦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对于我国广大民众而言既是近邻又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国度。陌生是因为其文化在我国媒体上介绍的并不多。吉国的文学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其英雄史诗《玛纳斯》与我国三大史诗之柯尔克孜族民族史诗的《玛纳斯》一脉相承,而艾特玛托夫的文学遗产则是吉国的骄傲和自豪。2021 年是中吉两国建交三十年,对苏联解体、吉国独立之后的文学发展现状的研究和梳理,于我国文学界而言是一个崭新的重要课题,其推进必将对中吉两国文化交流、人心相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吉尔吉斯斯坦文学  独立三十年  后苏联时代  艾特玛托夫

独立时期哈萨克斯坦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学书写

——以阿普季科夫的创作为例

王晓宇

内容提要  苏联解体三十年,当代哈萨克斯坦作家经历了身份变化带来的认同危机。通过对俄罗斯文学传统和范式的借用与对俄罗斯文学文本的引用和改写,哈萨克斯坦文学建立起与俄罗斯文学的互文关系。从对俄罗斯文学的改写与变形走向深层对话,作家们借此思考与阐释的是永恒的善恶观问题,并以文学特有的方式给出了哈萨克版本的解决方案,形成了当代哈萨克斯坦作家书写自我的话语模式和构建国家认同的有效手段。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自觉引用非俄语文学经典和哈萨克本土作品,形成一种复杂的书写新独立国家历史的艺术策略和文化策略。

关键词  独立时期  哈萨克斯坦  国家认同  文学书写

哈萨克斯坦的文学梦

——哈萨克移民诗人阿·努尔哈兹访谈录

阿·努尔哈兹  王晓宇

内容提要  阿尔达克·努尔哈兹(1972—)是哈萨克斯坦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阿乌埃佐夫国立剧院文学部文学编辑。2006—2008 年间任哈萨克斯坦《外国文学报》主编。出版诗集《伪自由书》(2009)、《蜂鸟集》(汉、哈,2012)、《精确与纯净》(英、汉、哈,2014)等,评论集《哈萨克现代诗歌论》(2010)、《认识与批评》(2018)和短篇小说集《横与点》(2010)等。其诗歌作品已被译成英、俄、汉等多个语种,也曾在《世界文学》等多家中文刊物发表。努尔哈兹在接受访谈时把其创作归为移民文学,而跨越地域并未解决他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问题。努尔哈兹审视哈萨克文学有机体的他者视角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移民诗人  努尔哈兹  文学梦

“詹姆逊-阿罕默德论争”再讨论
张墨研

内容提要  阿罕默德于1987 年发表文章对詹姆逊的“民族寓言”概念做出激烈和全面的批判,由此开启了所谓“詹姆逊-阿罕默德论争”,该论争的历史不仅涉及对詹姆逊思想、第三世界政治和文学等方面的理解,且在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造成了现实政治的转向。通过对詹姆逊2019 年的新作《寓言与意识形态》及这一论争史中重要文本的再讨论可知,这一论争的不可调和性就埋藏在其缘起之中,而上述副作用则成了历史的遗憾。

关键词  詹姆逊  阿罕默德  论争  第三世界  民族寓言

战争时期日本知识分子的精神结构与战争认识

——从加藤周一《羊之歌——我的回想》谈起

庄 焰

内容提要  在半生回忆录《羊之歌》中,加藤周一在书中描述了1920 年代末到1968 年间日本的社会生活样貌,并批判性回顾了自己及周围知识分子对法西斯政权和侵略战争的态度,是一本自个人视角评述日本人战时战后意识形态的重要回想录。本文将《羊之歌》中加藤对战时日本人,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的战争认识的描述,与他在同时期其他批评文章中对支持侵略战争的日本知识分子的精神结构的批评相结合,分析呈现加藤对日本知识分子阶层错误战争认识的精神根源的探究。

关键词  加藤周一  《羊之歌》反法西斯  日本知识分子  战争认识

罗莎·查塞尔自传中的记忆书写和身份建构
归 溢

内容提要  罗莎·查塞尔是西班牙“27 年一代”作家的杰出代表,本文选取其自传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创伤记忆书写和个性发展记忆书写两个视角进行文本解读,研究传主如何通过自传完成其流亡者和女作家身份的建构,同时探讨女作家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参与西班牙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建构,并成为揭示西班牙女性边缘社会地位的代言者。

关键词  罗莎·查塞尔  自传  《自传契约》记忆书写  身份建构

本·奥克瑞小说中的乌托邦空间书写

王少婷

内容提要  尼日利亚当代小说家本·奥克瑞在小说中描绘了多种形式的乌托邦,包括“阿比库三部曲”中阿扎罗的父亲所设想的非洲社会和政治乌托邦,《震慑诸神》中的乌托邦岛上城市以及《星书》中的非洲古代艺术家部落。相较于西方思想和文学史上的乌托邦书写,奥克瑞所刻画的乌托邦空间带有显著的非洲文化色彩,表现出非洲人独特的艺术观、神灵崇拜和万物有灵论信仰。奥克瑞构想的乌托邦空间,是对尼日利亚古代文明的一种理想化呈现,是在对祖辈文化的归属中找到了非洲人的身份认同以及对抗西方文化侵蚀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奥克瑞对创建充满平等、自由、完美、正义和爱的新非洲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  本·奥克瑞  乌托邦空间  非洲艺术观  万物有灵论  神灵崇拜

论村上春树文学中的疾病书写
张 新

内容提要  村上春树文学塑造了诸多怪病缠身的人物形象,通过展现各种病状,观照当代人的生存焦虑并展开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批判。这些刻画中不乏大量关于女性的疾病书写,流露出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强烈关注,但其女性疾病书写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他者”想象所限制,未能探索出更加理性丰满的女性形象;而其历史指涉文本中的疾病书写则隐含着转移责任追究的逻辑,切中了当代日本人渴望获得疗愈的命脉。村上文学的疾病书写过多地渲染疾病的普遍性、可怖性及无常性,难以将所描写的疾病之“丑”与“恶”导向真正的生命之“美”与“善”。

关键词 村上春树  焦虑  疾病书写  被害者意识

从推理文学看平成时代的校园欺凌

——以《所罗门的伪证》等作品为例

王 涛

内容提要  通过分析宫部美雪、辻村深月、凑佳苗、武藤将吾等人描写平成时代不同时间段的推理作品,本文试图在梳理校园欺凌变化轨迹的同时,借助基拉尔的欲望介体和替罪羊理论为欺凌的生发机制提供一种解读。校园欺凌的背后或许是学级崩坏、格差社会等更深层问题,而推理文学所提供的成长模式虽无法根治校园欺凌这一现象,但对青壮年劳动力日趋匮乏的日本社会仍具备独特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推理文学  平成时代  校园欺凌  不登校  欲望介体  替罪羊  格差社会

莫斯科的双重面貌:俄罗斯域外文学第一浪潮中的莫斯科文本
郭芯雨

内容提要  十月革命的爆发导致俄罗斯第一代流亡者的大规模产生。莫斯科文本在域外文学中呈现出书写繁荣的文学景观,并在20 世纪20 年代开始被看作是超文本系统的一种。与此同时,围绕宗教政治神话“莫斯科-第三罗马”所形成的莫斯科文本悄然地发生双向度的变异,流亡作家将逝去的莫斯科记忆转化为“基捷日城”或“第二巴比伦”的文化概念,体现了对俄罗斯民族未来的创造性理解与深邃思考。

关键词  域外文学  莫斯科文本  “莫斯科-第三罗马”  “基捷日城”  “第二巴比伦”

理念·寓意画·思维方式

——从“思想图像”的语义流变看本雅明思想图像写作的三个面向

姜 雪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梳理“Denkbild”(思想图像)一词在德语史中的语义流变,考察本雅明的思想图像本身就内在于该词多重语义中的写作特点。理念、寓意画和以“图像思考”为核心的运思方式蕴含了本雅明思想图像的三个不同面向:思想图像是与本雅明的认识论理想相契合的思维方式;尽管有别于柏拉图意义上的“理念”,但它却是本雅明以剥去假象的具体经验来建构客观哲学星丛的尝试;尽管题材与主旨都不同于寓意画,但它却是本雅明以图像性的文字实施批判的现代“寓意画”。

关键词 本雅明  思想图像  理念  寓意画

《人生拼图版》的图像空间:反思视觉文化
程小牧

内容提要  乔治·佩雷克的《人生拼图版》以一座巴黎居民楼的剖面图为结构,以海量的图像描写展开叙事。这些图像叙述一方面是小说空间塑形的基本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叙事本身所表现和探讨的主题——20 世纪日益占据人类生活主导地位的视觉文化。这一尝试不应仅被视为文学形式的创新,更是一种新型视觉文化的表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中图像作用的讨论,考察图像及视觉艺术与该小说空间塑形的同构性,并指出佩雷克对新型视觉文化的超前认识,及其对背后的消费主义秩序的思考和借助艺术的否定性精神去抵抗这种秩序的努力。

关键词  佩雷克  《人生拼图版》图像  空间  视觉文化  否定性

小森阳一:战争年代与夏目漱石(在东京大学的最后一堂课)
小森阳一  许砚辉编译

内容提要  2019 年3 月8 日,小森阳一教授在东京大学讲授退休前的最后一堂课,本文根据小森教授的此次演讲整理而来。文章讲述了作者从事夏目漱石研究的学术经历。以2004 年出任“九条会”事务局长、投身维护和平宪法运动为契机,小森阳一深入思考了夏目漱石如何书写战争,并结合小说文本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夏目漱石生活在战争频仍的年代,战争是贯穿其一生的创作主题:《后来的事》中长井得借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成为大资本家;小说《心》中的先生悲剧的时代背景是日本取得了甲午战争的胜利,获得了巨额赔款;《三四郎》再现了时人逃避兵役的手段。漱石的小说连载于报纸,他以巧妙的手法充分利用这一媒介属性,将虚构的小说叙事嵌入真实的历史之中,向读者传递和表达其反对战争的思考与立场。

关键词  夏目漱石  战争  明治时期  《后来的事》  《心》  《三四郎》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原名《外国文学动态》)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外国文学研究所和译林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学术双月刊,迄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本刊以密切关注和追踪研究外国文学创作现状、理论发展趋势为宗旨,要求来稿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学术性。本刊常设栏目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新作评论、动态研究、年度文学研究、理论前沿、重读、访谈等,另设有专题栏目。本刊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已被CNKI等数据库收录。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投稿邮箱

wgwxdt@aliyun.com


—— 扫码关注我们 ———— 扫码关注我们 ——社科期刊网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