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及提要

编辑部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23-12-26

点击封面 · 九折包邮
2023年 第1期 目录

新作评论

走出部落与族群

——读恩古吉自传三部曲

陆建德 / 5

诺维拉的难民困境

——解读《耶稣的童年》中的“裂缝”

朱德全 / 20

形象、结构和仪式:《沉没的方舟》中的神话原型书写

赵婷廷 / 34

专题·爱尔兰分治百年

如何讲述爱尔兰故事?

——析芬坦·奥图尔《我们不了解自己:1958年以来的爱尔兰个人历史》的叙事性非虚构写作

李 元 / 45

当代爱尔兰传记小说的后民族主义历史叙事倾向

陈 丽 / 57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印地语进步主义小说中的种姓批判

——文学生产与马克思主义印度化

任筱可 / 66

文化研究

读者论:文化研究的日本谱系

王志松 / 80

作家研究

《攀登F6峰》中的浪漫主义英雄形象

赵 元 / 95

跨媒介的音乐叙事:《无可慰藉》中的双重复调结构

李文庭 / 108

论米歇尔·维勒贝克新作《毁灭》中的“衰老”书写

刘欣怡 / 119

动态研究

素人传的崛起及其特征

——以2021年中外两部传记作品为例

毛 旭 / 131

预测的落空:从认知科学视角看《秃头歌女》的高频陌生化现象

黄晓露 / 141

“后戏剧”式重构:康·博戈莫洛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戏剧书写

姜训禄 / 152




2023年 第1期 内容提要



走出部落与族群

——读恩古吉自传三部曲

陆建德

内容提要  当代非洲内陆的部落、族裔冲突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判定为殖民主义后遗症,是一个值得辨析的议题。如何看待部落生活以及部落、族群之间的藩篱,分析其处于现今政治文化语境中的意义或利弊,是对很多非洲作家的考验。本文基于细读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自传三部曲,认为恩古吉力主维护部落和族群传统完整性以求得为肯尼亚的心智去殖民化的文化观念一方面实质上遮盖了肯尼亚传统父权制社会的不公并使之延续,另一方面也会阻碍肯尼亚应对其现代化途中遭遇的最大挑战——将部落、族裔认同提升为对国民和国家的认同。

关键词  恩古吉·瓦·提安哥  自传  部落  肯雅塔  后殖民



诺维拉的难民困境

——解读《耶稣的童年》中的“裂缝”

朱德全

内容提要  在2013 年出版的小说《耶稣的童年》中,库切用平实的语言、简单的人物结构与情节讲述了一个费解又耐人寻味的故事。本文聚焦于小说中反复出现的“裂缝”意象,结合德里达的伦理学著作《论好客》对其进行解读,以期剖析库切的创作意图。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西蒙、大卫以及他们投靠的避难地诺维拉所代表的三种视角,本文认为,小说家通过刻画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诺维拉这块“无有之地”的遭遇,展现了难民群体在真实世界的普遍生存困境;难民对“绝对好客”的希冀与避难地社会“有条件好客”之间的冲突是小说中“裂缝”这一意象产生的根源。

关键词  库切  德里达  难民  《耶稣的童年》  《论好客》



形象、结构和仪式:《沉没的方舟》中的神话原型书写

赵婷廷

内容提要  目前,学界关于俄罗斯作家瓦尔拉莫夫小说《沉没的方舟》的研究囿于末世论和宗派主义,重宗教思想解读,轻诗学特征阐释。本文从神话原型出发,探讨该小说使用的神话形象原型、神话结构原型和神话仪式原型,在更为宏大的原始文化背景下审视该作品的深层内涵和叙事特征。瓦尔拉莫夫借助神话原型展示了他高超的叙事艺术,赋予小说超越个体、民族和时代的文化意义,这也使他超脱于当代俄罗斯的文学派别之争。

关键词  瓦尔拉莫夫  《沉没的方舟》  神话原型  形象   结构  仪式



如何讲述爱尔兰故事?

——析芬坦·奥图尔《我们不了解自己:1958年以来的爱尔兰个人历史》的叙事性非虚构写作

李 元

内容提要  爱尔兰著名学者、《爱尔兰时报》专栏作家芬坦·奥图尔的非虚构历史述作《我们不了解自己:1958 年以来的爱尔兰个人历史》以史实和统计数据为基础,将个人经验和历史意识相融合,描绘了现代爱尔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变迁,以生动有趣的笔触讲述了一个民族国家的故事,达到小说的美学高度。在这一主题突出、情感丰沛的民族故事中,奥图尔着重对爱尔兰的民族问题做了深刻剖析,不论是分析民众对待宗教权威的逃避策略——“不知道的知道”,还是分析北爱冲突背后的天主教殉道情结和男性气质,奥图尔都能切中要害,他的文字发人深省又不乏对民族和人民的爱与理解。诚如詹姆斯·伍德所言,继乔伊斯的小说之后,奥图尔的这部非虚构作品再次试图锻造民族的良心。

关键词  芬坦·奥图尔  叙事性非虚构写作  爱尔兰悖论  不知道的知道  殉道



当代爱尔兰传记小说的后民族主义历史叙事倾向

陈 丽

内容提要 爱尔兰小说在过去三十年间出现明显的传记倾向,姗姗来迟的现代化、世俗化进程促使当代爱尔兰作家不断审视原本就在爱尔兰文学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历史题材,以历史真实人物为主人公却使用小说手法来再现历史的传记小说成为一个主要的创作文类。这一特殊文类的流行契合了后现代思潮对单一历史的解构,也体现出以新闻为代表的非虚构体裁对虚构文学的冲击。历史叙事从“以事为主导”向“以人为主导”转变,拷问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宏大叙事,用去中心化、去本质主义化的历史新叙事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书写爱尔兰人的民族性。

关键词  当代爱尔兰传记小说  后民族主义  历史叙事  安·恩莱特  科伦·麦凯恩



印地语进步主义小说中的种姓批判

——文学生产与马克思主义印度化

任筱可

内容提要  印度左翼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印地语进步主义文学继承了现代印地语现实主义文学对种姓问题的关注,通过作为审美意识形态载体的文学策略生产出了一种融合阶级和文化身份视角的种姓批判,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印度本土现实在文学创作中的有机结合。它对日后同样强调平等和抗争的达利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  种姓  阶级  印地语进步主义小说  马克思主义印度化  文学意识形态



读者论:文化研究的日本谱系

王志松

内容提要  有关文学接受的研究,日本学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读者论。读者论关注大众读者和传媒,并从这一角度不断叩问以纯文学为主流的日本现代文学史书写框架。本文梳理了日本读者论的形成和变迁,考察了鹤见俊辅、桑原武夫、竹内好、前田爱和藤井淑祯等人的理论谱系;尤其重点分析了前田爱的读者论,他在大众化阅读中发现了读者的差异性和反作用性,并将读者问题置于生产环节加以把握,这对于理解现代读者的主体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读者论  文化研究  传媒  差异性  反作用性



《攀登F6峰》中的浪漫主义英雄形象

赵 元

内容提要  奥登与依舍伍德在1936 年合写的剧作《攀登F6 峰》往往被评论家视为奥登对自己希望充当诗人英雄的内心幻想的一种否定。事实上,剧中对英雄形象的刻画是多层次和多角度的,这些形象之间互有联系,但也存在着张力。《攀登F6 峰》揭示了浪漫英雄主义在社会文化层面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及其潜在的危害性,实现了对浪漫主义英雄观的重构。

关键词  奥登  伊舍伍德   《攀登F6 峰》  浪漫主义  英雄主义



跨媒介的音乐叙事:《无可慰藉》中的双重复调结构

李文庭

内容提要  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无可慰藉》呈现出跨媒介的音乐叙事特质,小说既横向地以四组三角结构发展了模仿复调中“病态的家庭”的主题旋律,更在此基础上以三组副部旋律深化了对比复调中“孤独忧伤的儿子”的主部乐思。模仿复调的多声部的叙事声音勾勒了主人公瑞德羞于启齿的童年,对比复调的主副部的应和描摹了瑞德内心的孤独忧伤。《无可慰藉》对复调音乐的文本模拟制造了时空迭变的效果,体现了一种特殊的时空观:模仿复调的三组应句建构了与主句同中有异的三重可能世界,暗含着瑞德寻求慰藉的多元意识探索;对比复调的三组副部将瑞德的过往、将来并置于当下,以其悖论的时间结构实现了对传统叙事的超越。

关键词  石黑一雄  《无可慰藉》  模仿复调  对比复调   双重复调



论米歇尔·维勒贝克新作《毁灭》中的“衰老”书写

刘欣怡

内容提要  法国当代作家米歇尔·维勒贝克2022 年初的新作《毁灭》在对于“衰老”的书写中呈现出锋芒渐敛、趋于平和的变化。在爱欲层面,《毁灭》中的暮年夫妻携手面对衰老与死亡,重审爱欲困境。在亲情层面,相比《地图与疆域》中的父子疏离,新作中的父子关系历经质的升华,折射出作家对西方社会老年伦理的理性反思。在叙事风格层面,相比以往“冷热交替”的两极变换,新作将平实、温和的叙事风格融于对生死的体悟中。

关键词  维勒贝克  衰老  爱欲  老年伦理  叙事风格  《毁灭》



素人传的崛起及其特征

——以2021年中外两部传记作品为例

毛 旭

内容提要  从近年世界著名传记奖来看,西方传记呈现出平权多元化和传记实验化的特征。美国的素人传《幕府将军城里的外乡人》兼具“平权”和“实验”的色彩,获得了两项传记大奖。中国的素人传《张医生与王医生》与之遥相呼应,同样受到了广泛认可。两部素人传的成功,意味着传记在民主化道路上的进展。客观来说,两部素人传仍属于填充传记范畴,且有将传主案例化的倾向,但是素人传崛起的势头显而易见。

关键词  传记奖  素人传   《幕府将军城里的外乡人》  《张医生与王医生》  填充传记



预测的落空:从认知科学视角看《秃头歌女》的高频陌生化现象

黄晓露

内容提要  法国荒诞派戏剧家欧仁·尤奈斯库剧作《秃头歌女》中出现了相较于传统戏剧而言更高频的陌生化现象,这是反复挑战观众大脑内部基于经验和知识所构建起来的生成模型的结果。这部剧作向观众呈现了语言意义爆裂的动态过程、身份边界模糊的角色形象,以及可能导致多元现实分支的戏剧情节。在语言、情节、人物三个方面频繁出现的陌生化现象,迫使传入观众生成模型中的信号产生大量预测误差,进而胁迫下行猜测进行自我更新,导致观众对戏剧的预测总是不断落空。基于此,《秃头歌女》鼓励观众从思维的自动化中解脱出来,产生出新的模型、概念与世界观,在没有任何信息束缚的前提下促成贯穿始终的荒诞审美感知。

关键词  陌生化  预测加工模型  尤奈斯库  荒诞派戏剧



“后戏剧”式重构:康·博戈莫洛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戏剧书写

姜训禄

内容提要  康斯坦丁·博戈莫洛夫是当代俄罗斯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最为大胆的戏剧导演,他的舞台不是用来搬演,而是用于讨论、拆解和重构文学作品,作家文本不再是文学作品剧场化的绝对中心,而是通过“后戏剧”式书写获得一系列衍生意义。博戈莫洛夫以“文本清零”的手法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文本打散,重构成一部部与原作大相径庭的戏剧作品,并将一百多年前的人物置于现代语境下,呈现他们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状态。博戈莫洛夫继承了俄罗斯戏剧学派源远流长的心理现实主义传统,在“后戏剧”语境下借助现代技术,通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指向当代人的精神生活,揭示出当代人心灵深处的全部奥秘。

关键词  康·博戈莫洛夫   “后戏剧”  陀思妥耶夫斯基  重屏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 点击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