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及提要
点击封面 订阅期刊
目录
作品及作家研究
古斯塔夫·鲁作品中“家园”及“在家者”的存在论意义
——以《天堂随笔》和《致收割者》为例
苑 宁 / 5
被历史的幽灵所笼罩的未来:巴勒斯坦科幻小说《钥匙》中的政治隐喻与文化互文
孔 雀 / 22
“钟面上的玫瑰花”:普拉东诺夫的乌托邦思想与两极化的女性想象
郭黎婷 / 39
如何再现难民危机:论《先知之歌》的现实主义创作路径
李怡婧 / 53
哈布斯堡神话的复兴与祛魅
——重读弗里驰小说《石上青苔》
张 沫 / 66
班维尔《诱惑者》中的触觉叙事与主体认同
张 爽 / 84
露易丝·格吕克论当代抒情诗之真
任贺贺 / 97
普希金《1829年远征时的阿尔兹鲁姆旅行记》的东方书写
马洛丹 / 109
文化研究
金钱的流动与变形
——《炼金术士》中的道德批评
张文颐 / 123
维多利亚时代的阿卡迪亚:《柳林风声》中的家园观念
程庭辉 / 136
穿制服的男仆:《钮可谟一家》中的炫耀性消费与家庭体面
宁艺阳 / 149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来稿须知
/ 160
内容提要
古斯塔夫·鲁作品中“家园”及“在家者”的存在论意义
——以《天堂随笔》和《致收割者》为例
苑 宁
内容提要 瑞士法语诗人古斯塔夫·鲁是促成20世纪瑞士法语诗歌现代化转型的关键人物之一,存在之思贯穿其“农人文明”书写之始终。本文拟将其两部散文诗集《天堂随笔》和《致收割者》置于荷尔德林的“回家”诗思和海德格尔存在论的烛照下,以探索鲁借助“在家者”形象构建起的独特的存在诗学。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解读不仅呈现了荷尔德林的“家园”概念的本质,且能够作为有效工具用以揭示鲁作品中隐匿的存在维度,显化主人公的“在家者”身份以及“家园”的存在论意义,照亮鲁散文诗的诗性本质,驳斥将这两部作品视为同性爱欲书写的狭隘解读。
关键词 古斯塔夫·鲁 荷尔德林 海德格尔 家 存在
被历史的幽灵所笼罩的未来:巴勒斯坦科幻小说《钥匙》中的政治隐喻与文化互文
孔 雀
内容提要 巴勒斯坦小说家安瓦尔·哈米德的科幻作品《钥匙》是一部关于巴勒斯坦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政治寓言,充满政治隐喻和文化互文。在小说中,“钥匙”是巴勒斯坦抵抗文化的流行符号,象征以“纳克巴”事件为代表的巴勒斯坦历史以及巴勒斯坦人的回归权利;徘徊在以色列人门外的幽灵,喻指被遮蔽、隐藏、视而不见的巴勒斯坦人和巴勒斯坦问题;无形的“重力墙”则是影射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地区无孔不入的封锁、隔离。通过科幻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安瓦尔·哈米德延续了关怀家国命运的巴勒斯坦文学传统,探讨了造成巴以双方无法沟通的问题根源,试图唤起人们对巴勒斯坦难民困境的关注。
关键词 巴勒斯坦文学 “钥匙”符号 科幻小说 隐喻 互文
“钟面上的玫瑰花”:普拉东诺夫的乌托邦思想与两极化的女性想象
郭黎婷
内容提要 苏联作家安德烈·普拉东诺夫作为革命之子,将通往真理的实践视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对资产阶级的“性”的战胜。在普拉东诺夫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创作中,无产阶级意识与资产阶级情欲之间的对话与博弈被投射在两极化的女性想象之中,同时他也流露出反思自己早期理想主义作品的倾向。本文以《切文古尔镇》和《基坑》两部作品为例,考察普拉东诺夫文本中革命禁欲主义话语的形成过程、蕴含的矛盾,以及他对女性形象的双重塑造,以此观照他的精神世界,并理解他在苏联文学史中的独特地位。
关键词 普拉东诺夫 乌托邦 女性 二元论 意识 性
如何再现难民危机:论《先知之歌》的现实主义创作路径
李怡婧
内容提要 爱尔兰作家保罗·林奇的2023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先知之歌》通过讲述主人公埃莉什一家从普通民众沦为难民的经历,反映出当下部分地区难民的真实遭遇和失序的政治局势。本文拟从小说内容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中推演林奇的现实主义创作路径。林奇在爱尔兰历史中获取了真实的创作素材,并以都柏林为试验场,意图在都柏林的动荡中揭示个体生命在失序状态下的脆弱不安以及潜藏的恐怖主义因素。他以模拟、再现、超越现实的写作策略来观照难民的普遍境况,期待达成一种高度适配当下的现实主义,并以此引发“彻底共鸣”效果。但是,这种对难民以一概全式的再现仍然暴露出林奇在探索现实主义与当下现实的磨合方式时所产生的矛盾,这亦启示读者需以更为客观的视角看待难民危机。
关键词 保罗·林奇 《先知之歌》难民危机 现实主义 布克奖
哈布斯堡神话的复兴与祛魅
——重读弗里驰小说《石上青苔》
张 沫
内容提要 奥地利“文学教皇”弗里驰的长篇小说《石上青苔》讲述二战后两位年轻文人争夺古堡女继承人的爱情故事,多被误读为奥匈帝国的挽歌。本文从文化复古主题观照小说,认为作品通过现代宫廷恋歌的政治寓言重演文化复建的闹剧,在厚描哈布斯堡神话中揭穿神话,彰显作家批评奥地利第二共和国滥用传统文化资源、涂抹隐匿纳粹历史的立场,表现了弗里驰对奥地利战后重建阶段文化政治气候的拒斥和警示,同时也体现出作家从哈布斯堡文化传统中抽绎出民族价值的理想,以此鞭策和提升民族自信,实现了文化反思与现实批判融合的创作意图。
关键词 弗里驰 《石上青苔》哈布斯堡神话 文化传统 文化复建
班维尔《诱惑者》中的触觉叙事与主体认同
张 爽
内容提要 当代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在小说《诱惑者》中以触觉作为最重要的感官通道,将主人公斯旺的主体状态外显于皮肤的变化中。皮肤的异常状态喻指缺乏独立性与完整性的主体,皮肤的破裂象征主体认知层面的断裂,皮肤的新生则暗示了重塑主体的可能。斯旺的主体性危机源于他对抽象理念的崇拜、对感官体验的压抑和排斥,然而,强烈的疼痛体验迫使他重新面对具体、可触的现实,他也由此获得了产生于触觉经验的主体认同。在这部小说中,以皮肤隐喻为基础的触觉叙事体现了触觉经验的客观性、丰富性与有效性,凸显出触觉能力对于主体认同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约翰·班维尔 《诱惑者》 触觉 皮肤 主体认同
露易丝·格吕克论当代抒情诗之真
任贺贺
内容提要 对当代抒情诗之真这一问题的覃思影响了格吕克对诗歌创作和现实呈现的态度,进而改变了她的诗歌写作方式。她批判了将“真诚”等同于“真实”的传统诗学观,反对“诗如其人”的诗学原则,支持“诗人无自我”的诗学观点。格吕克认为抒情诗之真体现的是诗人的洞察力,精确、客观的语言与“超然”诗学均有助于展示这种洞察力。虚构叙事(如神话)则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打消读者对真实的期待,在呈现现实时更具优势。格吕克对神话的创造性书写实现了个人化书写中主观与客观、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也缓解了她在追求当代抒情诗之真的过程中经历的“影响的焦虑”。
关键词 露易丝·格吕克 抒情诗之真 真诚 “超然”诗学
普希金《1829年远征时的阿尔兹鲁姆旅行记》的东方书写
马洛丹
内容提要 《1829年远征时的阿尔兹鲁姆旅行记》是普希金的一部内容丰富、意蕴深刻的东方游记。在俄土战争背景下,普希金深度思考了俄罗斯民族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和使命,也展示出他的矛盾心境:他以俄罗斯欧洲人之眼审视东方亚洲的社会民生,表现出欧洲中心主义的统治雄心;另一方面,他对东方自然风光的浪漫主义描写,又以诗意的审美消解了沙皇帝国的权力豪情。另外,普希金对个体自由的探寻也为他展开对东方暴政空间的反思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普希金 《1829年远征时的阿尔兹鲁姆旅行记》 东方书写 旅行记
金钱的流动与变形
——《炼金术士》中的道德批评
张文颐
内容提要 本·琼森的《炼金术士》是一部以17世纪初伦敦城市扩张和工商业发展为背景的城市喜剧,讲述了来自社会底层的二男一女凭借炼金术行骗的故事。金钱的流动与形变是贯穿全剧的重要线索,在伦敦这座“欲望都市”中,崇拜金钱、追逐名利的风气盛行,幻想不劳而获、点石成金的普通市民将炼金术作为获取金钱与权力的捷径,骗子则利用普通市民的焦虑与野心大肆敛财,然而他们的金钱梦最终都化为泡影。通过揭露炼金术骗局,《炼金术士》反映了伦敦人口聚集、城市扩张的新面貌,同时也揭示了新面貌之下更隐蔽、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与阶级矛盾。
关键词 本·琼森 《炼金术士》 城市喜剧 金钱
维多利亚时代的阿卡迪亚:《柳林风声》中的家园观念
程庭辉
内容提要 《柳林风声》是一本儿童之书,也是一本成人之书:一方面,小说把舒适的家居生活安置在远离城市的世外桃源中,表达了对自然、田园、野趣的热爱,体现了成年人对稳定安逸的诉求和传统的阿卡迪亚梦想;另一方面,小说通过摹仿儿童的心智展开创作,描写儿童钟爱的远方冒险、对常规生活的突破,体现了儿童特有的进步和创新梦想。本文认为,小说的双重主题是格雷厄姆怀旧且不无保守倾向的家庭观念和世界观念的写照:他警惕工业化和技术对英国田园生活的侵蚀,借河岸构建了成年人的阿卡迪亚;儿童拥有积极、创新和好奇精神,必然追寻崭新的阿卡迪亚,而小说的居家-离家-回家结构,表明了格雷厄姆消极避世的态度。
关键词 《柳林风声》 维多利亚时代 阿卡迪亚 家庭观念 冒险
穿制服的男仆:《钮可谟一家》中的炫耀性消费与家庭体面
宁艺阳
内容提要 《钮可谟一家》中,萨克雷对于仆役阶层着墨颇多,尤其是穿制服的男仆。在维多利亚时期,男仆数量与雇主的体面程度呈正相关。炫耀欲强、虚荣心盛的富贵者为证明自家的支付能力,往往尽己所能保有男仆,并以之为基底,继续追加投资华而不实的昂贵制服以及假发与发粉这一头饰组合。本文把《钮可谟一家》所描述的炫耀性消费与19世纪英国实行的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当时通行的社会荣誉准则结合起来解读,探讨雇佣男仆对于体面阶层家庭的必需性,并重点关注随着 18世纪后期仆人税与发粉税的施行,男仆如何演变成他们所服侍的富裕家庭的更具说服力的财富地位标识。
关键词 《钮可谟一家》 萨克雷 男仆 体面
相关链接
往期回顾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