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与警官学院#
”
点开这篇推送的你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话题互动
#那年,我与警官学院#
文末留言区
期待你来分享那段故事
青春的选择
还记得当初因为一场奋不顾身
踏进这红墙围起的四方天地
还记得矗立的北大门庄严肃穆
大写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永难忘怀
那是第一次真正走近这所军校
这个将会陪伴一生的地方那些你未曾见过的老照片
那年
这里有我们在军校生活过的
四季春秋
点击切换图片
# 1986年第一届学员毕业
1984年更名为武警成都指挥学校2000年升格为武警成都指挥学院为初级指挥学院
2011年更名为武警警官学院
转型为学历教育合训院校2017年7月22日调整组建新的武警警官学院为高等教育院校
点击切换图片
# 1994年,10周年校庆
那时的很多建筑都已重建
而那时在这里生活过的人
早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戍守、战斗、奉献
他们中有些人几近花甲
有些人正在各个岗位上
散着光和热
点击切换图片
# 走进新世纪
学院从2001年开始培养本科学员2005年首届本科毕业很多学长或站在三尺讲台、战术场上或在学员队担任队领导为战育人,赓续红色血脉支撑着如今的教育教学点击切换图片
# 2012年1月12日学院组织分列式和阅兵式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场景在换脸上的那份刚毅和朝气却代代传承
点击切换图片
# 北大门
北大门内的影壁随着历次改革变迁慢慢有了今天的样子从武警成都指挥学院
到刻印上精武、忠诚、博识的校训背面的校史也以博大胸怀记录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点击切换图片
# 江安河畔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几十年过去江安河水东流而过湖心岛的水榭亭台静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点击切换图片
# 忠诚广场
原先的足球场现在盖起了
北区教学楼和忠诚广场
对,就是那幅巨型红色地图
在那里也见证无数荣誉与泪水
星河斗转
所有遇见
都在最好的时刻
点击切换图片
那时候还没有南区西区的布局相似又有不同
博学园还只是“小花园”中区的宿舍楼也还是“三层小洋楼”
点击切换图片
与建校时相比
校区面积大了,设施也更加完善
特别是任务属性更加明确
影响力也更大
这些都是在党的关怀领导下
一代又一代师生
不懈奋斗的成果
# 在困难面前永远有“我们”
2008年,汶川发生8.0级地震
学院紧急出动2000余名官兵
成为第一支开进灾区的部队
那时候
通信基本靠吼
救人基本靠手
饿了就吃块压缩饼干
渴了就分享不多的一壶水
那时候,余震不断
但参加的人不会后退一步
因为他们清楚自己是一名军人那一次还有支特殊的队伍
女子突击队
而队长是首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之一的
曾任我院科研学术处处长的雷敏
体现的是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性质宗旨
那些年里
有很多人在这里成长
后来又奔向红色版图的每一处角落
也有很多人将青春岁月
融进学院的建设发展之中
听听他们的那年军校:
如今回到母校工作,我深感荣幸和自豪,感谢母校的敦敦教诲,感谢组织的悉心培养!
希望新时代的警官学院能够行稳致远,在学院党委首长的带领下大步迈进,早日实现“四强一过硬”奋斗目标!
——董润和身着绿军装,卫国好儿郎。从进入军校的第一天起,我们就知道自己身上担起了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任。从进入军校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开启了从懵懂少年向共和国军官华丽转变的征程。从进入军校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学会了像隐忍的斗士一样不断朝着着困难挑战发起冲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感谢军校四年最美好的时光,教会我过硬本领,锤炼我昂扬斗志,坚固我成长基石。衷心希望广大军校学子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为自己赢得美好未来,为军队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安宁贡献力量。——曹溢洋那年北区没有教学楼,南区只有教学楼;东区的“学院”还不是学院,西区的“版图”还没有纳入;中区的树叶春天才掉,树下的草皮九月就没……那年还是“一道杠”,如今已是而立年,毕业时,我也曾放下过“狠话”,现如今,我也时常想起,“一道杠”的日子终有回忆不完欢声笑语、酸甜苦辣。有文化学习的埋头苦读,有二级四级的刻苦钻研;有入伍新训的流汗流血,有毕业强化的战友情深;有起床前跑过的五公里,有点名后去过的器械场;有一年一度的团体操和阅兵场,有愤怒的小鸟和无尽的僵尸;有我吃过的泡面你喝过的汤,有我帮你打过饭和你帮我理过的发。
东收西进、北改南拓、中优整升,我经历了学院的发展,学习训练、生活工作、成家立业,学院见证了我的成长。愿学院早日“四强一过硬”,更上新台阶,自豪的说“我是官大人”;愿学弟文化知识丰富,军事技能精湛,能力素质过硬,永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易刚军人自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生命中就淡去了杂色与无奈;自从戴上肩章的那一刻起,肩上就扛起了使命与责任;自从手握钢枪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勇敢和坚强。在军校读书时,暑期强化训练就是最好的锻炼与磨砺。那时,每天早上三公里,下午五公里,晚上还有蛙跳、鸭子步等所谓的“趣味活动”。总之,除了战术科目学习时间外,都是在搞体能训练。三十多度的高温,让我们一个个晒得跟非洲人一样;每天喝那么多水,却没撒过几次尿,也不知道水都去哪儿了。当时我就对这种强训很有想法,距离毕业还有两年,时间长着呢,平时多训练一点不就行了,有必要搞什么暑期强训吗,弄得大家那么辛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我毕业之后才明白这中间的良苦用心。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军队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作为“强军梦”的实践者只有多学习、多思考、多锻炼,练就过硬的杀敌本领,养成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才能在未来的战场上能打仗、打胜仗,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不辱军人的使命和责任。——邹和航
江安河畔河心岛上,四年的时间不记得太多的过往。只有偶尔翻起泛黄的老照片,再走到熟悉的道路的时候,才会恍然想起,一个个青葱的片段,像是古老的胶片放映机般,一帧一帧的闪过。有训练场上尘土飞扬的激情,有绿色军装上永远洗不掉的盐渍,有河堤上座谈理想的背影,有食堂里抢一份回锅肉的喧嚣。从这里走出又回到这里,一切似乎没有变 ,一切似乎又变了。是笑,是泪,是汗,是血。是手上的老茧还在,是嘻笑怒骂的声音犹存。人们都说,到这里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就像毕业时东风卡车车轮启动时,伴随发动机轰鸣潸然而下的泪水。而现在,看着一个个年轻活力的面庞,我更觉得,不论是以前还是以后,这里更像是一片田地,播下的,是星星火种,总有一天,他们会汇成光,汇成头顶的烈阳,光耀大地。——赵普科有幸经历了从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到武警警官学院的历史性跨越,如今我在工作岗位上传承母校曾教育我的知识和做人道理,青春无悔军营,我亦无悔陪伴。我爱警官学院,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因为它曾见证我的成长、也见证了那些年,我的军校生活。——多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