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身心合一,写出我心

步枫 联网行动派 2023-03-02

孟岩老师一直非常推崇《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与《写出我心》这两本书。两位作者都以一种“神叨叨”的方式描绘自己的领域,他们同样推崇放弃逻辑与评判,推崇身体与心灵的连接,推崇相信体验与直觉,区别仅仅是落地的方式究竟是网球还是写作。

由此可见,「身心合一的行动」或许是人类学习最自然也是最高效的方式。这种行动方式非常简单,但并不容易,首先需要破除「不愿」、「不敢」、「不会」三种心魔,放过自己,打开自己,把自己作为体验与外部世界连接的媒介,让万物穿过自己。

1

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踏上社会之后,我们总会被强制要求写下许多本身不愿意写的文字。考试时的作文,毫无意义的周报,这些并非发自本心的写作给人们留下了非常糟糕的体验。久而久之,抗拒写作成为了一种本能,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好像写作仅仅是小孩子的事情,与成年人毫无关系。

另外,在传统观念中,写作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好像只有作家才拥有写作的资格,普通人与写作的联系非常遥远。这种距离感阻碍了人们表达自己的热情,过于沉重的心理负担让人们始终不愿意推开写作这扇门。

其实写作这扇门只需轻轻一点,便能拥有之前从未想过的风景。

写作本就不应该是一项强制性的任务,也并非人人都想写出传世的作品。但是人人都有想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的愿望,或者在碌碌一生中,对我们所思,所感,所见,所闻的一种记录与觉悟。

不单是故事,研究、思考、看到的美好事物、甚至是痛苦的经历,写作一方面是分享,希望让自己感到快乐,感到幸福,觉得有价值的事物也能传递给更多人。另一方面也是单纯的记录,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人性在冲突之中总会呈现出其与生俱来的复杂性,而当我们沉溺于情绪就容易陷入其中某一面不可自拔。此时记录能拨开情绪的迷雾,看到内心更本质的需求。当我们重温这些给自己带来深刻体验的细节时,还会有一种平静与笃定的感觉。

所以写作不仅仅是小孩子的事,也是我们这些早已成年的大孩子的事情。

或许我们会担心写下的文字没有读者,其实一定会有一位最忠实的读者始终翘首以盼,那就是我们自己。

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那种文字与心灵的触碰,想法与感受的激荡,会让人发现一个大写的自己,一种真正的自由。不需要外界的反馈与鼓励,这份内在激励就足以让人沉醉其中,不可自拔。那种体验就像是与一位最知心的朋友对话,你可以将身心完全托付给他,让他触碰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并且完全不用担心他会背弃你。这种过程带来了源源不绝的生命力,让人变得柔软,得以重新接纳真实的自我。

写作是一条小径,让我们得以在小径中和自己相逢,相知,相守。

2

我们总是会害怕自己的文字遭受他人轻易的评判。在考试时不知老师会给作文打下怎样的分数,上交周报后不知会领导会写下怎样的批示。在这种被迫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写下的东西别人会不喜欢,又或者因为这些文字而失去想要拥有的东西。

公开表达更是需要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我们不知道屏幕背后的陌生人会如何曲解自己的文字,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恶言相向,不知道过度的坦诚是否会带来无妄之灾。这种“多余”的行为意味着可能承受额外的痛苦,却换不回同等程度的幸福,所以人们总会有选择自我封闭的倾向。为了逃避这些可能发生却没有真正发生的事情,一律采取更为消极的态度,最后眼中只剩下各种糟糕的可能性,而早已忘记了探索过后收获的幸福。

而最根本的恐惧来源于自己脑海中的声音。在他人进行评判之前,自己就已经做出了无数的评判。我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想法?这些文字是不是没有价值,毫无意义?这种东西真的有人看吗?别人会不会觉得我疯了?会不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甚至贻笑大方?所有的一切还未开始,脑海中的嗡嗡声就已震耳欲聋,巨大的恐惧阻碍了能量的流动,你的心灵躲在最黑暗的角度瑟瑟发抖。

在《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中,作者用「自我1」与「自我2」来描绘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自我1总想着控制一切,会从各种角度评判放荡不羁的自我2,希望一切都能按照确定性的路线进行下去。当我们的心灵被评判所干扰时,就会启动自我1,开始关注自己的动作或者文字“正确与否”, 责备自我2不听指挥,而不是客观地观察动作与文字本身。这又会进一步干扰自我2的发挥,随之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一切的根源非常简单,只需要停止考虑自己,客观地观察脑海中的思想、情绪以及流淌出的文字,做一个旁观者、倾听者、体验者以及记录者。不去辨别自己在说什么,辨别哪些是自己想说的,哪些是不想说的。那些思想,情绪以及外界的花花世界,都不是自己,只有正在写作的那份意识属于真实的自己时,就不会再担心与害怕写下的文字本身。

写作是不断追随心念的过程。当我追逐我的心念,最终选择放它们一条生路时,心念就变成了一股涓涓细流,而我正坐在溪流之中,那么就能坦然接纳真实的心念,接纳真实的自我。

当脑海中烦人的嗡嗡声出现时,勇敢的接受一切,并将注意力回归到心灵本身,让其通过双手尽情的诉说。只是接纳内心的声音,渐渐地平和下来,就如被一颗石子搅乱的一汪池水,最终慢慢地归于平静,就能清晰的映照出一切。

更不用担心外界的评判与他人的眼光,放开自己是接近他人最简单的方式。

我们并不需要在意别人会看到自己的真面目,而是很开心有人想要了解我们。我们对许许多多别人或自己的故事毫不在意,所以一旦有人看到我们真实的面貌,并且愿意接纳我们时,内心就会满心欢喜。

同时需要意识到,我们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欢心,但一定会有真正关心我们的亲朋好友们,相信他们一样也会喜欢我们的作品,一如相信地板一定会在脚底支撑着我们,椅子一定会让我们坐在上面一样。

保持呼吸,建构起接纳正面,诚挚支持的雅量。

3

在《写出我心》中,作者提到了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会同时扮演「创作者」、「编辑」与「评论者」三种角色。「创作者」是写作时的主角,是连接心灵与双手的媒介,将感性与直觉注入之文字;「编辑」注重的是文章的结构,表达的准确,语义的通顺,用理性与逻辑构建起文章的骨架;而「评论者」就是脑海中的嗡嗡声,不断对文字评头论足,诋毁「创作者」的创造力,诟病「编辑」的组织力,造成莫须有的压力。

类比到网球运动中,分别对应着「运动员」、「教练」与「观众」的角色。一场网球比赛的胜利,来源于运动员平时孜孜不倦的训练以及出色的临场发挥,来源于教练观察训动员在比赛中暴露出的不足并以恰当的方式帮助其克服该弱点,也来源于运动员与教练接纳观众的一切评判,不受其干扰而关注于网球本身。

那么再回到写作,我想一段“好”的文字应该来源于:

首先相信「创作者」拥有一切的能力与天赋,并且有着最天然的天性需要被满足,希望将故事向他人述说,希望记录所思,所感,所见,所闻。

其次确定一个清晰明确的写作主题,目的并不是期望写完之后就能获得大量认可,而是心底里真正想表达的东西。一份情感,一份思考,一个故事,只要跟随自己的好奇心与直觉,置身其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强烈的体验上,客观地观察它。

接着充分相信「创作者」,尽可能为其提供自由发挥的机会,认识到与生俱来的直觉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坚定的相信心灵与双手,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内心最真实的表达,坚信顺其自然就好。

同时,当「评论者」出现摧毁这种信任时,坚定的保护自己,享受这趟探索自我,探索不确定性的旅程,自然而真诚地捕捉那个流经生命的时刻。

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一种放松的专注。整个人的状态非常放松,注意力却高度集中,眉心保持着些许紧张感。不沉浸过去,不担心未来,不评判过去的自己,相信拥有无限可能的自己。

最后,「编辑」上线,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文字,将词语替换得更准确,语句梳理得更通顺,语言描绘得更生动,整个文章的脉络调整得更清晰流畅。同时保持耐心,体验经过逻辑思考之后文字的感觉,直到将其融合于直觉之中,相信「创作者」的下一篇文字会更加出色。

4

我很喜欢孟岩老师的文字,那种感染力总能唤醒内心深处的感受;也很喜欢南添老师的文字,那种直面内心,直面世界的求真精神让人仰慕;同样很喜欢CxEric老师的文字,深刻,精炼,短短几句话就写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再比如毛老师的亲和力,朝珺的思考力,陈嘉禾老师的博古通今等等。

欣赏他人的文章这没有关系,但那并不是“圣旨”,不必教条,也并不属于自己。

每个心灵都有最舒服的表达风格,甚至在表达不同的情感与故事时会有完全不同的文风。比如我在写美联储的相关文章时文风会更为犀利,而在写枫说基金系列时表现得更加亲和,娓娓道来。

不如在写作中寻找新的可能性,不断的观察、练习、体验,将意识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

让写作来完成写作,让自己消失。

身心合一,写出我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