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的“伪科学“,骗了你多少年?
每位家长,都是从新手父母过来;育儿路上,可能走过歪路、掉过坑。今天为大家汇总22条育儿路上常见的“伪科学”,一起避坑,远离焦虑。
01
宝宝白天少睡点,晚上睡得好
真相:宝宝白天按需小睡,晚上才能睡得好。白天刻意不让睡,到了晚上就变成过度疲劳,想睡也睡不好。
02
眼睛睁那么大,就是不想睡
真相:孩子想不想睡觉,跟眼睛睁得大不大没关系。过度疲劳的孩子,也会看上去很兴趣,眼睛睁很大。
03
孩子跟谁睡,就跟谁亲
真相:孩子与谁亲,主要看陪伴的时间和方式;不论跟谁睡,孩子都可以与父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建立良好亲子依恋关系。至于孩子到底跟谁睡,建议根据家庭现实条件。如果孩子与老人睡,千万与老人强调睡眠安全原则。
04
孩子要陪睡 ,是没有安全感
真相:孩子有没有安全感,并不是根据某一个表现来判定。孩子的安全感,也不是通过某一个养育操作来获得。
陪伴、爱护孩子;尊重、理解孩子;眼里有孩子,把孩子放心里;让亲子依恋关系更健康,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05
3岁分床,5岁分房
真相: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应分床睡,因为这是更加安全的做法。对于分房睡,根据现有的临床指南和研究证据,认为0-6月龄不要分房,6-12月龄尽量考虑不分房,周岁后,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和孩子的养育安排,选择一个孩子和家长都觉得舒适的年龄分房就可以,并非需要等到3-5岁或5岁左右才能考虑分房。
06
孩子喝睡前奶影响长高
真相:孩子睡前喝一杯奶不至于影响长高;睡前奶,只要孩子想喝,可以一直喝。但要记得喝完了刷牙后再睡觉。
07
晚上9点到凌晨1点
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
早睡长更高
真相:孩子晚上几点入睡最理想,遵从的根本原则是确保孩子能有足够的睡眠总量,避免过度疲劳。平常听到的所谓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黄金”睡眠时间段等,仅停留在某些非儿童人群的研究,无需太在意,更不用因此而焦虑。
图源:Pexels
08
打针吃药,孩子好得快
真相:是否要打针或吃药,得看是什么病。有的病,比如普通感冒,打针吃药并不会好得更快些;相反,孩子还可能因为打了不必要的针、吃了没必要的药,而承担药物副作用。
孩子病了,是否用药,听靠谱医生的。
09
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
真相:宝宝哭了,抱一抱,没有错,是本能,没必要纠结会不会惯坏孩子。当然,孩子哭,更重要的是排查孩子为什么哭,这样能更好的安抚孩子。
10
竖抱影响宝宝脊柱发育
真相:出生就可以竖抱;只是小月龄时期,要支撑好宝宝的头和颈部。
11
剃胎发,将来头发浓密
真相:孩子头发多少跟头发颜色一样,跟基因相关,剃胎毛不能让头发变多。剃胎毛不小心还可能增加意外损伤头皮的风险。
12
走路早、说话早的孩子,更聪明
真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大运动发育、语言发育日程表,并不是越早就越聪明。没有必要互相比较,徒增烦恼。
如果孩子大运动发育或语言发育明显落后,要去看靠谱的儿科医生或专科医生。
13
益智玩具让宝宝更聪明
真相:玩具本身不益智,真正益智的是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有效互动。
14
站得早、走得早、穿尿不湿
会罗圈腿
图源:Unsplash
15
鸡蛋、鱼、虾等容易过敏
周岁后再添加
真相:过敏高风险食物,与其他普通食物一样,如常添加,没必要刻意延后。比如全蛋,在宝宝添加辅食之后就可以如常添加。新近的研究其实还发现,如果刻意延后到周岁后再加,反而增加过敏风险。
16
乳牙反正要换,蛀牙没关系
真相:乳牙不好好保护,且不论影响美观和进食,牙疼孩子还受罪;乳牙烂了还可能影响恒牙。
所以,有牙齿就要好好保护,不论是乳牙还是恒牙。
17
一坐安全座椅就哭,抱着坐后排也行
真相:真出事,抱着坐后排,救不了宝宝,但是安全座椅可以。
18
吃肉不如喝汤,营养都在汤里
真相:不要为了健康或营养的目的,要孩子多喝汤。孩子如果喜欢喝,也可以喝,但也要把汤里的肉和菜吃了,因为真正的营养是在食材里。
19
鸡蛋不能天天吃,会高胆固醇
真相:在保证孩子整体饮食均衡健康前提下,孩子可以天天吃鸡蛋。关于天天吃鸡蛋和胆固醇,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健康人群天天吃鸡蛋并不会影响血液胆固醇水平,而每天吃鸡蛋也不会增加冠心病风险。
20
维生素D和维生素AD,要交替补
真相:孩子需要常规补充维生素D,但不需要常规补充维生素AD,也不需要维生素D和维生素AD交替来补充。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生活在特定地区、喂养上有问题、营养上有顾虑或者有特殊疾病等,就要个体化处理,经过医生具体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要补充,要补充什么,以及如何补。
21
多吃猪肝给宝宝补铁
真相:不建议通过多吃猪肝来给孩子补铁。动物肝脏虽然含铁丰富,但同时富含动物源性维生素A,觉得孩子吃得不多,却可能已经达到维生素A的每日上限量。而如果是有意识的让孩子多吃猪肝来补铁,就要警惕动物源性维生素A过量中毒的风险。
22
草莓脏、用激素、农药残余
孩子不要吃
(图源:Unsplash)
科学育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避开一些坑。以上每一条建议,我基本都有写过科普,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到我的号里搜索相关内容阅读。我在年初也整理过自己这些年写过的科普目录,大家可以利用平时碎片时间,来我这里逛逛,顺便了解一些母婴健康和育儿科普知识。多学习,让孩子和自己远离各类谣言和坑,省钱、省心、少遭罪:
我是珊珊,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关注我,科学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往期回顾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
1.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澳洲妇幼Dr韩”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长按关注,阅读喂养|睡眠|养育|孕产科普
一起做成长型父母
分享 点赞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