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同学打伤,家长上门掌掴5岁幼儿?!孩子被欺负,试试这样做!不是打回去
今天有个热搜事件,讲的是江苏一位爸爸,因为自家孩子在幼儿园与同班男同学抢玩具过程,被对方戳破头皮,于是上门去讨说法。
(视频来源:@百姓关注)
后来,警方通报出来了,这位打人的爸爸是某医院医生,因为这件事情,他被刑事拘留了。
这件事情,从头到尾看下来,我都觉得匪夷所思。
明明这位爸爸一开始是耐心在“教育”这打人的孩子,说得也逻辑清晰,两个孩子还并排坐一起听。按照正常发展,接下来应该是打人的孩子和自家孩子对话,解决矛盾,知道错在哪里,就好了。怎么突然就成了狠狠地掌掴?
图源:Shutterstock
其实,这件事情与职业无关,上门讨说法却变成掌掴5岁孩子,我认为这样的家长教不好孩子,也保护不好孩子。现在这么一来,我真怀疑以后班里孩子还敢不敢跟这位爸爸的孩子玩。如果是我,我是不敢让自己孩子跟这个孩子玩,能躲就躲吧。
因为这个事件,我也看到有家长留言说,孩子比较老实,平时要是被欺负、被打了,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我认为分清楚状况,很关键。
01
孩子间的日常小冲突
假如”欺负人”的是2岁内的小朋友,那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缺乏与人相处的技能,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和控制情绪等,于是表现出抢夺、打人等“欺负人”行为。本质上,他们不是出于恶意,或故意欺负另一个孩子。
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家长适度监护,确保两个孩子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让孩子们自己试试解决冲突。这个试一试的过程,其实也是他们练习解决矛盾、与人相处的过程。一旦孩子们学会与人相处、并逐步获得解决冲突的能力,那很多问题孩子自己就解决了。
02
孩子实施的恶意伤害或欺负
假如欺负人的孩子在年龄、体力等各方面都有明显优势,表现出恶意,蓄意欺负比自己弱效的孩子,那我认为家长要引起足够重视,并警惕霸凌,尤其是对方孩子的行为或语言对自家孩子的身体或心理带来了伤害。
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在场,我认为应该及时让孩子里脱离被欺负的场景,安抚好孩子,然后带着孩子找对方家长说明情况,并要求对方道歉。
图源:Pexels
至于对方家长或孩子是否真的愿意道歉,我觉得看“缘分”。对于我来讲,我需要带着孩子去找对方家长说明情况,并要求道歉。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被欺负、无助的时候,会有人照顾、爱护和维护;也让孩子明白,被人欺负,是别人的错,而不是自己。
另外,也会告诉孩子,怎么样的被欺负是不能容忍的,要及时告诉大人或老师等值得信任的大人。而对于蛮横不讲理又欺负人的孩子,要注意远离。
03
警惕霸凌
假如欺负人的孩子带着恶意,而且几次三番的欺负孩子,孩子觉得很受伤,那很可能是霸凌。任何形式的霸凌,我认为都是零容忍。
应对霸凌,不是让孩子打回去,或者家长帮孩子出手就能解决,霸凌的问题很复杂。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会自救。
比如,通过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注意以下五点:
1
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霸凌,对霸凌保持警惕性。
2
假如被霸凌,要让孩子知道那不是自己的错,要多看到自己的优点,保持自信心。
3
平时多结识关心爱护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并多与朋友们在一起。
4
万一被人盯上,感觉可能要被霸凌了,可以采取不应答或忽视的策略。
5
及时寻求帮助,比如告诉父母、老师等,不要一个人默默忍受。
04
孩子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家长要不要介入?
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
孩子们终归要长大,要离开父母,独立融入到各个小群体里,这也意味着上面几个问题会随之而来。
对于这些问题,我曾经分享过几位家长的观点,我觉得值得一看,因为他们不是站在上帝角度来说话,也不是照着书本来讲大道理,更多是为人父母的真实感受和理性机智。
分享一、全面分析型
小孩发现了,感觉无所谓,也不太恶劣:由他去。
小孩发现了,感觉无所谓,但是其实非常恶劣:告诉小孩要拒绝坏孩继续,及其危害性。
小孩没发现,坏孩还想继续:瞪到他毛,不行就吼。
小孩想拒绝,不知如何做:教他先礼后兵,先撩者贱。
小孩反抗失败,感到无助:我出面,要么把坏孩吓退,要么跟他父母打一架,反正不能怂。
双方都有错:互相认个错,万事好商量。
(来自@手***黄)
分享二、机智型
最近发明一个方法觉得很好用。发现要开打了,立即大声告诉两方,这是假装打,不能打到对方身上了。先出手的听到大人干涉也不会真打了。大人听到没有指责对方孩子也不会犯横。
(来自@杨***柏)
分享三、真实感受型
在场的话会毫不犹豫阻止,刚才就经历了一次,比我家孩子大的孩子打我家孩子,我家孩子没啥反应,估计不疼,但是那个孩子是恶意的,我马上阻止了,说:”不能打小朋友啊”。心里很不是滋味啊,一是心疼,二是担心。我知道这治标不治本,我不在身边,孩子怎么办呢?
(来自@刘***儿)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冲突,包括孩子之间。作为家长,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舍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委屈,也不能容忍孩子受半点伤害。这种为人父母的心情是一样的。
但万一孩子哪天被欺负了、被打了,我们仍然需要保持理性和克制,能妥善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那还可以通过报警、远离等方式来处理,而不是通过暴力。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孩子或家人的个体化健康问题,包括儿科、皮肤科、妇产科、临床营养、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等,欢迎关注公众号:祐苗,自“咨询”菜单,向祐苗的靠谱医生咨询。在祐苗上线的医生至少有5年国内三甲医院或者海外同等级医院工作经验、有循证理念和服务意识。
往期回顾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
1.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澳洲妇幼Dr韩”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长按关注,阅读喂养|睡眠|养育|孕产科普
让更多父母看到
让更多孩子受益
分享 点赞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