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抢先版】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的城市创新空间研究

郑德高 袁海琴 国际城市规划 2021-01-15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


随着当前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重要的发展手段,创新在当前国家经济和城市发展格局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研究创新空间的发展规律,即在推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中,创新型城市究竟是由哪些关键要素推动的,而这些要素在空间上存在哪些属性与变动趋势,对当前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观察国内外主要创新活动产生、成长的空间载体,可以观察到创新活动主要从校区、园区和社区三种空间类型开始萌芽与发展,功能内涵上“三区”空间在不断转变:校区从教学型向研究型、创业型大学转变;园区从生产型向创新型园区转变;社区从传统的居住空间向创客型、非正式创新空间等过渡性与灰色地区转变。


从时间和历程上来看,校区、园区和社区经历分离、集聚、融合的过程(图1)。随着大学的创业型特征的强化以及产城融合理念的兴起,校区、园区和社区在空间上趋于集聚,而由于空间上的集聚,校区、园区和社区三者更便捷、更集聚地相互合作和发生作用,成为更具生命力的创新场所。“三区融合”成为一种创新空间模式,校区、园区和社区在资源要素和空间上通过制度性安排或者非制度性安排紧密结合起来,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联动发展是促进创新的关键,通过资源交互共享、功能分工与协同合作,形成创新源泉和创新动力,推动城市和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的实现。



图1 校区、园区和社区经历分离、集聚、融合的过程


在规划和建设实践中,创新和空间组织模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校区主导的创新空间呈现圈层发展模式。校区主导(融合园区和社区)模式起步期依托知名高校,在学校周边地区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并集聚更多的创新园区甚至辐射更远的规模化生产园区,高校周围的居住小区、教职工宿舍等成为低成本的创业空间。实际案例包括环MIT地区、环同济地区等。这种模式在创新空间上呈现圈层分布结构,例如环MIT的创新空间可概括为三个圈层:核心圈是以研发机构和办公科研楼为主的MIT校园及校属土地;第二圈层是学校外部独立或与MIT共有的产业区;第三个圈层包括波士顿金融区、波士顿各公立学校在内的辐射节点,更远甚至可以扩大到大波士顿地区。


(2)园区主导的创新空间呈现园区社区化发展模式。园区主导(融合校区和社区)模式是传统生产主导的工业园区逐渐发展成为融产、学、研、居于一体的科技城、创新园等形式,是中国语境下一种典型的创新模式。典型案例包括杭州大城西,武汉光谷等地区。这种模式呈现园区社区化的空间特征,以武汉光谷为例,经过2000年后近十年来八大园区的建设以及补充生活服务、服务配套等城区化发展阶段,2010年后,生物园等社区化园区开始出现环境品质更为高端、服务更为综合,为初创企业和创新人群提供一体化的创新和生活服务。


(3)校区园区双主导模式创新空间呈现融合发展模式。在中国还有一些地区拥有高校和园区等双重创新资源,创新动力呈现校区园区双主导模式,通过高校知识外溢以及园区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共同推动区域的创新发展。类似地区有硅谷、北京中关村等。这种双主导模式在创新空间上也体现了更多的混合发展,即校区边上有园区,园区边上有社区,社区内有许多小微办公的特征,是典型的校区园区社区融合发展模式。


总之,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校区、园区、社区的“三区融合”成为重要的创新空间模式,并在实践中呈现出校区主导的圈层发展模式、园区主导的园区社区化发展模式以及校区园区双主导的融合发展模式。


作者:郑德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袁海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高级城市规划师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