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好文回顾】德国中小城镇在国土开发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K昆兹曼 N莱伯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5


【摘要】与大多数欧洲城市相比,德国的城镇体系属于均衡发展的典范。地区的高度自治、联邦体制以及强有力的州政府使德国在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大中小城市遍布全国的空间形态。这些城市都具有相似的生活质量、便捷的交通和便利的服务。基于对中小城镇的概括定义,本文将首先简要介绍城市均衡发展的历史渊源及小城镇在德国的重要作用,并举例分析一些进行中的都市化过程,随后将选取纽伦堡城市区域作为中小城镇的成功案例重点介绍,最后简要说明支持城镇发展的联邦政策规划。


1 德国中小城镇的定义


同很多其他国家一样,中小城镇在德国并无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讲,小型城镇的人口在1万~2.5万之间,中型城市界乎2.5万~10万之间,而大型城市的人口则普遍超出10万。2010年,全德8100万的人口中有67%生活在城市(中国相应的数字为51%),但仅有四座城市可称为百万人口城市,它们分别是柏林、汉堡、慕尼黑和科隆。其后是一些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重要经济城市,如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杜塞尔多夫、莱比锡、埃森和多特蒙德。除此之外,有66座城市的人口在10万~50万之间,418座中型城市(人口数量2.5万~10万)以及682座小城镇(人口数量1万~2.5万)(图1)。


图1 德国城市体系


尽管南与北、东与西的区域之间仍旧存在差距,但无论从家庭收入,还是就业以及享受公共和私人基础设施的角度来讲,在所有的城市人们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宜居度在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不分伯仲。诚然,中小城镇在职业选择、住房、购物以及娱乐设施方面不及大城市,但在房价、环境质量、自然和休闲设施的便利程度方面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2 德国均衡城市发展的演变


德国的均衡城市体系主要受路径依赖的因素影响,其中悠久的人居历史扮演了重要角色。许多德国城市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从早期罗马帝国的军事驻地(如科隆和雷根斯堡),到封建时期的城堡和王宫(如海德堡、曼海姆、什未林和德累斯顿),到汉萨同盟的自由市(如汉堡、不莱梅和吕贝克),或者仅仅是乡村或商业聚居地,发展至今。这样的城市遍及全国。它们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岁月,集合了市民、当地政府、教会,以及封建地主的共同努力。


中世纪时期的早期自由市营销运动推动了第一波从乡村到城市的移民浪潮。在“城市空气带来自由”(Stadtluft macht frei)口号的带动下,大量的农村人口为了获得更大的安全感,从乡村来到城市,进入封建税收以及征兵的范围内。在此期间,一些自由市(如南部的奥古斯堡、纽伦堡、雷根斯堡,以及北部的汉堡、不莱梅和吕贝克)逐渐成为德国区域和政治上强有力的组成部分。手工业、贸易和银行业成为这些城市重要的经济支柱。在奥古斯堡和纽伦堡,一些贸易和银行业的佼佼者将其事业延伸至欧洲各地甚至欧洲以外,使这两个早期名副其实的全球城市跻身当时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列。18世纪后期,一部分贵族为了展示他们的财富和权力而大兴土木,不仅履行了他们对自己的领地和人民应有的承诺,也促进了一些城市的迅速发展,如杜塞尔多夫、卡尔斯鲁厄(由建筑和城市规划师魏因布来纳于1797年规划)以及曼海姆(1800年规划建造)。


在历史的长河中,德国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国家。1870年时,欧洲中部的各个日耳曼王国和公国才决定成立民族国家,并保证在统一的同时不丧失区域主权。这些王国和公国均各自拥有作为重要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19世纪末期以后,它们还兼具工业化城市中心的职能。在19、20世纪的工业化期间,工业城镇加入了德国的城市体系,成为新的城市类型,如杜伊斯堡、伍珀塔尔、奥博豪森、埃森。它们主要分布于莱茵和鲁尔河沿线,且拥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矿产主要用于铸造钢铁,进而投入到快速发展的铁路系统以及战争装备的使用中。工业化的过程也吸引了大量移民涌入新兴的工业城市。


二战后,盟军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权力得以重新下放至联邦州。分散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了均衡的城市体系。1989年两德统一后,前东德的四个省成为新的联邦州,而东、西柏林合并后成为了与汉堡、不莱梅一样的“州城市”(Stadtstaat)。在统一一年后的德国议会选举中,柏林被重新确立为德国的首都,而原西德首都波恩仍保留了其一部分政治职能,一些联邦的政府部门以及公共机构的办公地点仍在那里。


均衡的城市体系不仅仅根植于德国的领土历史中,也深受福利国家制度的影响。福利国家制度遵循联邦宪法条例,要求全国各地提供均等的生活水平。半个多世纪以来,德国在实践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始终遵守这个原则。地方政府的权利也是德国形成相对均衡的城市体系的重要因素。联邦宪法以及规范化的税收重新分配体系也保障了城市和城镇自主管理的能力,并协调了不同城市的发展。


3 中型城市和小型城镇对于空间发展的功能作用


中型城市和小型城镇对于空间发展至关重要,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 供给及稳固:维持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中心,包括为当地家庭及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保障。中心地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这一功能(见本文相关章节);


  • 促进发展:中型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 疏导:区域内多种职能(如住房、工业、物流、知识产业综合体)由核心城市疏导至周边地区;


  • 边界、门户及交流功能:德国坐落于欧洲的中心,毗邻10个国家,且有许多具备跨境功能和关系的边境城市。因此,这些位于欧洲内部的城市也具备作为门户中心以及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功能。


虽然每座城市通常会有一个主导功能,但随着发展规模的扩大,上述各个功能与主导功能逐渐相互融合。如基森、图宾根、马尔堡这一类的大学城,以及路德维希港、沃尔夫斯堡这一类的企业城,对于周边的乡村来讲,通常也具有中心城的服务功能。中小城镇常常是曾经半城市化时期乡村区域的中心城。与大城市毗邻的它们如今成为大都市的居住区,并承接由中心城市迁出的服务业。中小城镇的实际地理位置——位于大都市圈的内部、边缘或外围——也决定了它们在空间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但即使是处于类似地理位置的城镇,在微观区位优势、当地特色和文化传统、临近的国界、以及政治管理等方面仍旧存在区别。


此外,还有两个方面解释了这些中小城镇虽然人口不到2万,却仍不失其重要作用的原因。


首先,由联邦州政府主导的区域空间规划(Landesplanung)建基于中心地理论。州级发展规划需制定中心城的级别,并分配给每个级别固定的公共服务。在一些联邦州,如北莱茵—西法伦州的发展规划中,中心城被分为十个等级。完善中心相应的属性是地方公共管理机构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保证了地方政府在发展和运营公共服务中,如学校、医院、警察局、或邮政局,能够得到相应的支持。


第二,所有中小城镇的地方政府管理机构都雇有专业城市设计师。他们负责指导当地的土地发展,颁发建筑许可,调解相关的法律纠纷,为当地发展寻求公众支持,参与区域规划战略,与市民沟通并了解其需要。


中小城镇的区位优势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世界成功企业来讲,它们拥有合格的人才、悠久的手工艺传统以及较高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为了吸引人才,这些城镇也能够提供薪水不错的岗位以及高品质的公共及私人配套服务。可见,它们不仅肩负着供给和疏导职责,对区域发展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全球化经济的时代,中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区域或次区域潜在的增长极。是否能推动并保持增长、鼓励并支持参与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的潜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体制的互动和政治环境。另外,中小城镇通常也是一些个体经营的家庭传统型中小企业的所在地。不同的企业特点使这些企业各自活跃于地方、区域或全球市场。企业所在的城镇形成集聚,而越来越多的中小城镇成为区域集聚中的一员,并在全球化市场中凭借城市网络的聚集效应增强自身竞争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城镇的宜居程度——大部分人可负担工作和生活的程度——往往高于大城市。高品质的教育和健康服务、环境状况、充满吸引力的市容市貌和文化设施,通往自然和休闲设施的便利程度,都使得中小城镇无论对于德国家庭,还是公司企业,都是不二的选择。同时,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高速铁路网络以及区域机场,都使前往欧洲甚至世界其他地点方便快捷。许多享誉全国的高校都坐落于中型城市,而不少中小城镇距离度假胜地不论驱车或乘坐火车仅几小时之遥。综上所述,除大都市以外,中型城市也因此成为生活的便捷之选。


4 位于多中心城市区域的中小城镇


许多著名的中小城镇都位于多中心的城市区域中(现称为“大都市圈”[Metropolregionen])。1995年,德国16个联邦州负责空间规划的部长召开常务会议,确立了11个这样的城市区域。贴上“欧洲大都市圈”的标签也强调了它们在欧洲城市体系中的重要性。11个大都市圈覆盖了德国37.5万k㎡中几乎50%的领土(图2)。其边界也有别于客观定界,是根据城市区域内诸多当地政府在大都市圈背景下寻求区域合作的政治愿望制定的。在所有的大都市城市圈中,中小城镇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图2 德国的大都市城市区域(截至2012年5月1日)


尽管如此,大都市城市区域决定了中小城镇的区域经济定位:


  • 德国南部的慕尼黑、斯图加特、法兰克福及莱茵—美茵、莱茵—内卡及纽伦堡的城市区域的经济呈现多元蓬勃发展、低失业率以及高宜居度的趋势;


  • 在莱茵—鲁尔大都市城市区域,莱茵河畔的杜塞尔多夫、科隆、波恩的城市区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并与衰退的鲁尔旧工业区以及伍珀塔尔、雷姆沙伊德和索灵根的城市三角洲之间呈现高度极化现象。尽管鲁尔区在1920年时成立了德国最古老的城市联盟,但是它们并没有真正联合起来提高这个多中心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 汉堡—不莱梅大都市区域的中心城市居于主导地位,周边腹地面积有限。汉堡作为欧洲重要港口,经济繁荣,但不莱梅的地方经济增长却几近停滞;


  • 汉诺威大都市圈囊括了下萨克森州首府汉诺威,以及接壤城市布伦瑞克、沃尔夫斯堡、希尔德斯海姆和哥廷根,地区经济得益于享誉国际的汉诺威展会以及汽车工业集聚,如沃尔夫斯堡;


  • 德国中部大都市城市圈跨越多个东德联邦州,如萨克森州、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和图林根州。都市圈中共有11个成员城市,其中最大的分别为萨克森州的德累斯顿和莱比锡,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萨尔河畔的哈勒和马格德堡,以及图林根州的埃尔夫特。这个松散的城市网络至今仍面对着去工业化过程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遗留的问题。


柏林—勃兰登堡大都市圈连接了首都柏林及其周边地区,包括勃兰登堡州的首府波兹坦以及全州67个中小城镇。首都及其乡村腹地共同面临诸多挑战。


大都市圈中的中小城镇通常反映着核心城市的经济状况。例如,柏林周边的城镇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倒退,但南部城市区域中的城镇却相当繁荣。在大都市圈中,不断集中的经济发展对于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小城镇有着不同的影响:


位于大都市圈以内的中小城镇结合了居住在核心城市的优势以及到达乡村的便捷度,被认为是德国地方发展中最大的受益者。通常,这些城镇历史悠久、特征明显并且高度宜居。其宜居性一般体现为固有的地方传统,优质的教育和公共资源,高度的安全,到达自然和休闲场所的便捷度,“通透度”(Clarity)和“慢生活”(Slowness),最后但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点是——廉价住房的供给。对于热爱传统生活方式,或是承受不了核心城市高房价的家庭来说,这些由公路铁路连接起来的中小城镇无疑获得了他们的青睐。另外,大都市航空港也给欧洲境内一日往返的公务旅行提供了便捷和可能。因此,这些城镇往往人口和经济比翼双飞,而健康的财政运行也使得相对高水准的公共交通得以维持运营。公共管理行之有效,且公私合作关系也易于管理。


在大都市圈边缘的中小城镇则面临着不同的境况。通常,如果这些中小城镇能通过快速有效的城铁设施或是顺畅的都市高速公路系统与核心城市相连接,它们便能受益于大都市圈。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城镇如同“世外桃源”一般——既靠近优美的自然环境,又可方便快捷地到达中心城市。这些小城镇的住房价格更低,年轻的家庭如果既要在大都市寻求多样化的工作机会,又可以接受长距离的通勤,即可在这里找到适合的房产。但如果这样的城镇与核心城市连接并不紧密,那就不得不面对边缘城市的诸多困难。虽然同样坐落于大都市圈的腹地,这些城镇相对来讲没有足够吸引家庭和企业的能力。经济活跃的人口大多数会离开,剩余的人口则趋于老龄化,公共交通也逐渐退化。长期来讲,扭转负面局势的唯一机会就是建立与核心城市更紧密的连接。


相对前二者,大都市圈外围的中小城镇是全球化背景下最大的受害者。由于缺乏同国内或欧洲其他城市在航空、铁路、公路上的连接,当地经济面临着区位劣势带来的挑战。很少有投资青睐这样的城镇,而现有的投资也仅建立在大量的公共补贴或吸引投资的特许经营权之上。劳动力市场缺乏吸引力,多数学成者得不到合适的培训机会。同时长期失业率不断增长,经济活跃的年轻家庭选择到就业市场更加丰富的核心城市发展。人口的老龄化使得中小学不得不关闭,或是减少种类及选择。地方税收的不断流失导致政府不得不削减公共服务。地方的社会和经济差异逐渐增长,导致社会关系紧张以及治安问题的出现。这些中小城镇周边地区的公共和私人服务也将随着竞争力降低而流失,边缘化不断加深。


这些大都市圈外的中小城镇通常距离核心城市100km之外,主要受到欧洲或德国的主流经济发展政策影响,除非它们位于如波罗的海或瑞士边境等高品质休闲区。在这些区域里,多数成功的中小城镇主要得益于南德及瑞士的经济增长。


在前东德,能避免人口流失的中小城镇屈指可数。对比1989年两德统一前,一些城镇甚至失去了30%的人口(图3)。在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和萨克森—安哈尔特州,人口减少和老龄化的影响尤其严重,地方经济和公共服务的状况雪上加霜,当地有限的工作种类以及娱乐设施对年轻人和移民毫无吸引力。如果这样的城镇无法提供廉价的住房、健康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医疗条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慢节奏的生活,它们无疑将成为全球化和城市竞争中最大的受害者。即便是引入新技术的举措也无法取代热闹的城市生活和社区精神。尽管一些地区正在经历绅士化过程,例如艺术家们寻找廉租的工作室,或是为了逃离城市喧嚣的都市人在这里休憩,但这些临时的租住者无法全面长久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发展基础。


图3 德国人口的增长与衰退


5 纽伦堡大都市区的中小城镇


坐落于巴伐利亚州弗兰肯地区的纽伦堡城市区域,被认为是城市与城镇网络的成功案例。纽伦堡城市区域拥有350万人口,区域内有11座城市、22个县、大学以及私人企业等,在市长的鼓励下,它们建立了大都市区内的合作关系,共同增强区域的国内以及国际竞争力。


通过以下四座城镇的概况,可以粗略了解中小城镇在繁荣的城市区域中所扮演的角色。除了依普霍芬隶属于基钦根县(Kitzingen)以外,其他三座城镇都有独立的地方政府,并在区域和联邦州规划法规框架下制定自己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目标,控制当地土地利用。同时在区域战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区域营销等方面,它们也与大都市圈的其他城市合作。


  • 埃尔朗根(Erlangen)是纽伦堡大都市区里的第二大城市,2011年人口为106329。城市始建于1002年。在一场几乎毁掉整座城市的大火后,勃兰登堡·拜罗伊特伯爵于1706年着手重建,并接纳了1685年南特赦令被取缔后不得不从法国流亡的大量胡格诺派教徒。现今,在城市占主导地位的有1743年成立的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西门子公司的多个分支机构,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的一个大型研究机构,以及马克思普朗克光学研究所。埃尔朗根—纽伦堡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FAU)目前是德国最大的大学之一,2013年拥有3.5万名学生以及1.2万名教职员工。大学共有五个学院,科目包括人文科学、法律、经济、科学、药学、机械等。在纽伦堡都市圈,FAU在就业、刺激革新、教育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战之后,西门子公司将相当大的一部分产业转移至慕尼黑和埃尔朗根。埃尔朗根的中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门子公司的医药技术部早于1924年已坐落于此,并已成为当地在该领域的创新型工业。时至今日,埃尔朗根有三分之一的工作岗位来自于大学、知识相关产业以及研究机构,三分之一依靠西门子的多元化产品以及附属的研发机构。此外,西门子的管理层和大学的教师也对城市和大都市圈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 班贝格(Bamberg)是一座相当古老的城市,公元902年第一次出现于历史记载。2011年人口为20084人。班贝格曾一度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而城市的成名源于16世纪时被确立为采邑主教所在地,以及19世纪时被当时的希腊国王设为居住地。班贝格是纽伦堡城市区域北部的中心地和大学城,拥有两所高等教育机构,其中班贝格大学成立于1647年。同时,班贝格也是天主教班贝格总教区,并拥有负有盛名的班贝格交响乐团。当地经济主要由手工业、贸易以及轻工业构成,例如啤酒酿造、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班贝格的老城不仅华丽且保存良好,因此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德国南部的旅游重镇。著名哲学家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曾居住在这里,并参与编辑了当地报纸,且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哲学著作《精神现象学》。


  • 赫尔佐根赫若拉赫(Herzogenaurach)2011年人口为23232人,是巴伐利亚州埃尔朗根—赫西施塔特县的一座古老的城市,距离纽伦堡23km。中心历史城区和就业市场的吸引力让这座小镇有着高品质的生活,它也是许多手工艺者和贸易商的驻地。此外,这座小城也是三家全球企业阿迪达斯、彪马、舍弗勒的总部,且为当地经济带来1.67万个就业岗位(2011年)。作为全球体育用品商的阿迪达斯是城市区域里最大的公司,每年营业额为145亿欧元,在全球共拥有4.7万名雇员。舍弗勒是一个私营的家庭企业,主要生产轴承及零部件,是世界汽车工业的著名供应商,它为这个城市提供了7500个职位。直到1992年,这座城市还一直是美国空军基地之一。


  • 依普霍芬(Iphofen)2012年人口4391人,是一座极具吸引力的乡村小镇,距离纽伦堡50km以外。当地出产葡萄酒,也是全球活跃的建材家族企业可耐福的总部。该企业在全球150个地区共有2万名雇员。依普霍芬优美且保存完整的城镇风景、优质的葡萄酒以及餐饮业使它成为大葡萄酒产区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由此可见,不同群体在中小城镇的区域网络中各司其职。其中最重要的是私营企业,它们是当地政府以及城市区域的战略发展中的重要合作伙伴;其次是当地的市长以及议会,他们代表人民;公共部门也扮演着相同的角色,它们通常是居于地方政府之上的行政管理机构,包括联邦德国和巴伐利亚州,半公共部门也具有相同的重要性;第三个则是区域公民团体,它们以联盟和互助网的形式代表、表达、维护公民的权益、要求以及愿望。


6 促进中小城镇发展的联邦以及区域政策


联邦政府的主要工作是颁布发展框架,它并没有权力干涉各个联邦州的城市发展,但联邦政府可以为规划提供帮助,促进针对城市发展的研究,以及启动研究型规划项目探讨某个特定政策的影响。诚然,各个专业部门的政策(包括交通、能源、农业、环境等等)都对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小城镇。因此,在联邦政府的政策中,严格意义上并没有直接促进中小城镇发展的条目,同样,欧盟政策也不涉及。城市政策仅隶属于16个联邦州以及城市区域的政策范围内。


另外,许多广泛适用的法规政策也仅将城市和市民作为客体,极少直接涉及城市发展。例如税收制度保证城市可得到固定份额的收入税,并允许其征收工业和财产税。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财产税的税率在德国是很低的,甚至不足以平衡城市对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的支出。另有一部分联邦政策关注家庭社会方面的事务,如社会福利、退休金、失业率、儿童福利等等。一些政策与重新分配制度联系紧密,或是作为德国福利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另外一些则作为规定框架颁布给下一级相应的管理机构。


在二战后的几十年中,国家住房政策在城市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现象一直持续至世纪之交。住房政策为资助住房发展提供了法律和财政基础,家庭、住房合作机构、公共住房公司和开发商均可从中受益。自由市场主导的政策以及相对饱和的住房市场,导致近几年大城市廉价住房紧缺的状况重新成为公共焦点。提供廉价住房也不再属于中小城镇的政策范畴,尽管它在一些经济繁荣城市,如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慕尼黑和柏林,重新成为焦点。


在德国,联邦州及区域从事空间规划的人员对于保障中小城镇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挑战了然于胸。许多研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并强烈要求政府着手应对。下面的政策图解强调了加强现有中心地点的容纳力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反映这个挑战(图4)。


图4 保障德国公共服务设施的政策愿景


尽管仍存在实质性的困难,在近20年中,联邦政府针对大中小城镇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城市发展的项目,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是:


  • 城市保护、支持以及对城市历史文物的保护;


  • 城市更新和城市空间优化;


  • “社会整合的城市”计划(Soziale Stadt),支持城市解决社会问题和某些城区的不利条件;


  • 支持对1960年代破旧的公共住房的更新项目;


  • “中心复苏”计划(Ab in die Mitte),重振当地地区经济、市中心购物区,促进内城发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莱比锡城市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推动下,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部2007年推出了“国家城市发展政策”( National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该政策是一个伞覆式政策(umbrella policy),涵盖了多项在联邦政府政策框架内执行的上述以及新的规划。政策本身在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文件中详加记载,具体包括如下6个行动领域:


  • 动员公民组织;


  • 社会城市:针对社会差距;


  • 创新城市:促进经济发展;


  • 提高城市设计的质量;


  • 建造明日之城:气候变化和全球责任;


  • 城市的未来在于城市区域。


提供有限的正规权利和预算,加强学者、公民以及不同级别的政策制定者的认识,是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这体现在有选择地支持一些计划,并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就在不久前,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部还宣布了一项新倡议。


“我们将以完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作为我们的目标,争取让小城镇无论对于居民还是旅游者、商户来讲,都更具吸引力。我们将对此给予大力支持,并发起了‘乡村基础设施倡议’。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的城市发展协助计划。通过这个计划,我们希望小城镇,特别是位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村镇,能够提升为周边腹地的经济、社会、文化中心。我们将为相应区域的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并借此帮助当地政府应对并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以满足需求”。


7 展望


在德国,中小城镇是均衡的城市发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许多这样的小中心都是跨国企业的驻地,是区域传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拥有众多愿意生活在安全健康环境里的高水平人才。这种情况在其他欧洲国家,如奥地利、瑞士、丹麦和荷兰也都大同小异。


然而,在全球化、自由市场经济和城市竞争的压力下,这些城市由于处于不同且愈发极化的环境里,发展程度也截然不同。位于大都市圈内距离核心城市100km以内的中小城镇,无论它的城市职能是居住、教育、工业、物流、文化还是旅游,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样的城镇可以提供大部分公共以及日常生活的服务,其宜居度也融合了大都市和当地特色,生活节奏快慢兼备。但是位于多中心的城市区域边缘之外的中小城镇,由于受到人口萎缩的影响,只能勉强维持其作为次区域中心地的职能,避免高水平人才的流失,并为老龄化的人口提供合适的公共服务。


中小城镇的未来取决于地方的潜力、竞争力、领导力,取决于当地领导者和决策制定者鼓励地方企业、贸易、公民团体和公民从事地方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能力,取决于欧洲和联邦政府在大都市和边缘区域之间收入重新分配的成就,以及社会对重新分配政策的接受程度。


寻找应对人口萎缩和老龄化的解决方法绝非易事,尽管有现象表明这些挑战也并非坚不可摧。例如,大城市高压生活使慢节奏生活以及城市乡村和马尼吉亚(Magnaghi)提出的小规模地区的概念大获青睐;加工运输后的食品变质使得人们对当地出产的健康食品兴趣提升。另外,单一经济增长理论和战略常常忽视了宜居性,包括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因素,这即使在经济学家当中也逐渐失去市场。近来,德国政府对相对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也提高了关注力度,这说明德国政策制定者也意识到中小城市在整体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克劳斯·昆兹曼,教授,曾任职于德国多特蒙德大学空间规划学院

尼尔斯·莱伯,博士,鲁尔波鸿大学城市景观变革专业,研究协调人

译者:刘源,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学院,空间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文刊于《国际城市规划》2013年第5期,pp29-35


订阅号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