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编读互动 | 论文写作训练:《国际城市规划》文献评析(一)【连载】

叶舒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5

【编者按】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比较缺乏逻辑思维的训练(比如让孩子从发现问题开始,独立搜集素材、观察分析,直至解答问题),学术论文写作是让很多人头痛的事情,甚至有些已经拿到博士文凭、在高校任教的学者也不例外;而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我们也常常为有些投稿捉急——明明是很好的选题,有充分的素材和研究,但因为作者逻辑不清或文字不通(很多时候主要还是逻辑不清),造成文章不能充分体现研究成果,编者改起来也头痛无比。


怎么改变这种情况呢?没错,要从娃娃抓起!(好吧,对于一个老编辑来说,“娃娃”是个泛指)好在,有的大学已经为本科生开设了论文写作的训练课程。去年6月,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的王伟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向本号投稿,因为他们的课程“城市研究设计与写作”正是以本刊为素材开展论文写作训练的;基于他们的课程素材,本号连续推送了两期《基于UPI的学术练习——城市研究立题训练:文献评析,对标成长》,分享他们学术练习的心得。最近,编辑部又收到了中财大城市管理专业2015级同学的练习作业,此后将择优陆续推送给大家。如果其他高校也有类似课程,欢迎老师和同学们将“思维训练”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投给我们,让我们一起,摘掉“缺乏逻辑”的帽子。

作者:叶舒,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系2015级本科生

文献选择:《国际城市规划》2014年第6期,主题:大数据与智慧城市规划


文章A:茅明睿. 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思考与实践[J]. 国际城市规划,2014(6): 51-57.

文章B:刘伦, 刘合林, 王谦, 龙瀛.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规划:国际经验[J]. 国际城市规划,2014(6): 38-43.


我选择的这期《国际城市规划》主题为“大数据与智慧城市规划”,针对两篇主题文章《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思考与实践》和《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规划:国际经验》进行评析。


只有清楚文章的内容与构造,才能有评析的底气。所以,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两篇文章都写了些什么,文章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思考与实践》首先从现在的社会现象入手,讲到如今大数据已经迅速对城市规划产生了影响,此部分为“是什么”。


那究竟是为什么呢?作者详细阐述了大数据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的两方面原因:开放数据运动的兴起;互联网上规划圈的积极交流。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研究长期受制于数据的获取,规划工作的数据基础高度依赖官方的测绘数据、统计资料以及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的官方数据。开放数据运动的兴起则改变了这个局面。开放数据运动使“数据可获得性”大大增加,这是大数据应用于城市规划、城市研究的重要数据基础,而规划人对社会化网络的热衷则为大数据迅速对城市规划行业造成冲击构建了传播基础。由于规划圈规模小,规划人们互相熟悉,另外规划问题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再加上规划编程工作开始强调开放性,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也开始占据一定的席位。


铺垫好了背景,接下来作者又抛出了一个现象:“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实际应用有限”。这样的起伏让读者心情也跟着紧张起来,前面刚说了个好消息,怎么这么快又来个坏消息呢,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又该怎么办呢?别急,听作者细细述来。出现问题得分析原因。那么为什么呢?


第一,城市规划学科的理论基础不稳。理论体系的缺陷使城市定量研究往往只能在局部的某个点上产生价值,而难以从系统上构建一个对城市规划学科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上的整体支撑。第二,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有其痼疾:高速、模式化、流水线生产的套路。甲方的主观意愿是规划的核心依据,正如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规划也是如此;再加上对规划新技术的首要需求往往不是“科学性”而是“效率”,这就使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不太吃得开。第三个原因则是数据的获取。尽管开放数据运动能够提供大量数据,但是研究与规划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研究对数据的范围、时间跨度、精确性、覆盖面等要求留有一定弹性,但是规划的要求高得多。之后作者又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实质上价值更高或者说对规划有更大意义的数据并不是共享的,一般规划设计单位不可能获取,比如公交IC卡和手机信令数据。正是这些原因,让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实际应用有限,那怎么解决呢?


作者接下来介绍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针(下称“北规院”)的研究结论——大数据的应用研究框架。战略层:从战略高度对待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的价值应用前景对北规院甚至规划行业的意义,针对它进行应用规划;基础层:如何获取数据,处理数据;研究层:如何对数据进行研究;应用层:如何对大数据的研究成果进行成果转化和应用。介绍中运用了多个例子,生动、形象、具体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文章的最后总结了大数据从多个角度改变城市规划的行业面貌,不仅在技术层面,还有政治、伦理层面等。图1是我对整篇文章结构框架的分析,可以看出结构既完整又清晰。


图1  《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思考与实践》文章结构分析


整篇文章读下来感觉酣畅淋漓,结构逻辑严密。横向来看,文章主要叙述了两个现象及现象引起的思考;纵向来看,每个问题又有其深入的研究,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话又应该怎么办呢?结构完整,思路流畅,而且引领读者步步深入了解。内容上案例丰富、生动形象。在阐述原理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案例,并配以图片,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另一篇文章《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规划:国际经验》则有所不同,整体呈纵向结构,层层递进(图2)。首先介绍了文章主题,为后续讨论铺垫——大数据是什么,智慧城市是什么,大数据与智慧城市之间又有怎样的演进与关联。接下来进入正题,列举并解释了国际上智慧城市五个方面的案例:大数据基础设施、智慧管理、智慧出行、智能环境和智慧生活。最后得出结论: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应用取得了相当多的进展,但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那作者对于目前的现象又有哪些思考呢?第一,目前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实践大多表现为城市局部子系统的实践;第二,大数据所体现的城市系统复杂性以及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所需处理的各种新旧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城市规划理论越加趋向于向复杂性理论转变;第三,智慧城市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


图2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规划:国际经验》文章结构分析


由于此文为纵向结构,因此更强调结构的递进。内容上,从题目可看出重点是“国际经验”,从一般经验推断,国际案例与经验理应占据较大篇幅。但实际上,铺垫、文章重点部分、结论与讨论三部分各自占据了差不多的篇幅,所以笔者认为,文章在内容方面应更加突出重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文末的讨论中作者提出了多个问题,使人感到意犹未尽,不由得展开更多思考,这一点我十分欣赏。


以上为我对两篇文章内容与结构的评析。至于行文风格和借鉴性,总的看来,第一篇文章的思路更加流畅,需要读者有足够的积淀,这激励我们阅读更多文献;第二篇文章的思路则比较套路化,从背景介绍到重点研究对象,最后是总结讨论,这样的模式在自身的知识积累不够丰厚,尚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路时,可以借鉴在写作上。



订阅号编辑:张祎娴

订阅号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