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外行思 | 穿行于“剑桥”——名校探访

李立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5


看到这个标题,估计很多朋友以为接下来会讲英国的剑桥大学。其实,我想谈的是位于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的一座城市——“剑桥”。


国庆假期,我参加了某线上英美文化课堂组织的“美国社会人文深度考察营”,目的地是波士顿和纽约。这次旅行有四大主题:美国的历史政治、教育科研、艺术人文和社会挑战,旅行过程重在走访、体验和探求,在旅行开始前和过程中有多次专题讲座,以及与当地人或团队成员间的沙龙和辩论。所以相比一般的旅行,这样的行程有更深入的感受和认识。剑桥,就是此次行程中代表“教育科研”主题的重要一站。


虽然此“剑桥”非彼“剑桥”,但两者很有渊源。早在1630年代,当时来到美国大陆的英国人,在这里创办了“新学院”(New College),即哈佛大学的前身,并希望这里成为跟英国剑桥一样的大学城,故命名“剑桥”。到了1861年,这里诞生了另一所名校——麻省理工学院(MIT)。这两所享誉全球的名校成为剑桥最著名的“景点”。


剑桥紧邻波士顿(虽然都是市,但两个城市加起来的面积不超过北京的海淀区),中间隔着著名的查尔斯河。两所名校一年一度的赛艇比赛就在这条河上举行,这也是沿袭了英国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的传统。我和伙伴们的旅行便从这条河上开始。


到达剑桥的第一天,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番赛艇训练和比赛,当我们笨拙地控制着船体的方向时,不断有一人或两人的小艇从我们旁边轻巧地划过(图1)。在这里,划艇是很受欢迎的运动(图2),两所名校一年一度的PK是一大盛事。沿着河两岸,有不少停放赛艇及训练的基地,据说多数都专属于大波士顿地区的高校。


图1  查尔斯河上的赛艇队


图2  刚结束训练的中学生


结束了赛艇训练和比赛,我们沿着查尔斯河步行,一路听着我们的向导哈佛历史学博士肖恩(Shawn)给我们讲述查尔斯河的历史,讲述波士顿水体治理与环境保护的过程。肖恩说,随着波士顿的发展,查尔斯河一度污水横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恢复了河流的自然状态。一方面是采用专业的治理手段,另一方面是公众要达成保护环境的共识。肖恩强调,人们都觉得污染河水不好,但看到别人这么做,也会给自己犯相同错误的借口。所以“知道”是一回事,“践行”是另一回事。对此,我万分赞同!我们国内也正经历着类似的过程。是发展经济?还是保护环境?很多人在明白道理的同时却不断地犯错。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真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不能仅仅停留于“知道”,而是要知行合一地去“践行”这样的理念。


不知不觉间我们走上一座桥,肖恩回头指着我们身后的一片建筑说,那边是哈佛商学院,然后又转过身指着前方说,哈佛法学院在这边。原来我们已经走进哈佛校区了!开放的校区与外界没有任何物理阻隔(图3)。沿途红色砖墙、白色窗格的欧式传统建筑突然多起来,而且很多建筑山墙屋檐的造型都是大写的H(哈佛英文首字母),街道、餐馆、商店分布其中,与一个典型的美国城镇无异。两天后,当我们再次造访哈佛大学时,来到了她最核心、古老,也是唯一有围栏的区域——“哈佛园”(图4)。



图3  哈佛校园


图4  “哈佛园”内


这个绿荫蔽天的园区内有各种古迹:学校最大的图书馆、古老的教堂、校长办公室、举行毕业典礼的草坪、还有建于1889年的哈佛“正门”。据说哈佛学子只有两次进出该校门的机会——入校和毕业(图5)。如今,“哈佛园”早已淹没于更大的开放校区之中,校门只是象征性的存在,纪念着古老的过往(图6)——哈佛大学的历史比美国建国还早140年,所以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国”的说法。今年正值法学院成立200周年,很多地方都能看到“HLS 200”(HLS即哈佛法学院缩写)的庆祝横幅,上面写着“MOVED TO QUESTION / PREPARED TO REASON / CALLED TO ACT”,大约可以翻译为“敢问 / 勤思 / 笃行”(图7)。


图5  建于1889年的校门


图6  校园内的其他校门


图7  法学院成立200周年的庆祝横幅


哈佛给我的感觉很奇妙,有种浓浓的英伦学院风,那些H造型的山墙(图8),总让我想起哈利·波特,仿佛置身于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周边似乎有人穿着长袍走来走去,脑袋里想着各种神奇的问题。


图8  校园内很多建筑的山墙都是H造型


相比哈佛的历史厚重感,MIT更具现代科技感,尽管这也是一所超过150年的历史名校。乘坐波士顿的红线地铁到达Kendall站,便是MIT的校园,同样也是开放无围墙的。走出地铁站,就看到路旁微软的办公大楼,再往前走一小段又见谷歌的办公楼(图9)。众多高科技公司盘踞于此,想必都是为了近水楼台抢人才。


图9  微软公司大楼(左)和谷歌公司大楼(右)


再前行一个路口,一座曾让我“魂牵梦萦”的建筑跳入眼帘——斯塔特中心(Stata Center)。这是MIT一座标志性的现代建筑,楼里有电气工程、计算机系的教室和一些著名实验室(例如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语言学、哲学系的办公室及一些学术名人的办公室也设立于此。我曾在很多年前看到这个建筑的图片,当时就被建筑师盖里充满个性和想象力的设计所折服。如今能见到“真身”,相当激动!(图10)


图10  Stata Center外部形象


走进Stata Center,不拘一格的内部空间更让人惊叹!不仅仅惊叹于建筑师天马行空的设计,更为这个空间的使用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赞叹,这里简直就是一个画廊!各种充满设计感的版画、涂鸦、海报与灵动交错的建筑内部空间相映成趣(图11),完全颠覆我对“理工学院”的刻板印象。没想到强调理性、严谨的理工院校竟能如此艺术!


图11  Stata Center内景


随后,我们走进MIT最具历史性和象征意义的建筑——大圆顶(The Great Dome),这是MIT的主楼,有许多长廊与周边的建筑相连(图12)。我好奇地边走边看,各种办公室、实验室、张贴栏,充满创意和色彩。心里再次叹服:这里真是科学与艺术完美融合的殿堂!


图12  “大圆顶”外观及内部


接下来对MIT媒体实验室(Media Lab)的参观,将我心中的惊叹推向极致。首先震撼我的是通透的内部空间设计,据说这是为了让各个项目组成员能看到对方在做什么,从而激发彼此的灵感(图13)。

 

图13  媒体实验室通透的内部空间,下图为透过玻璃拍的某项目组内景,开放的设计提倡各个项目组相互激发灵感


我在一个电子屏幕上看到各个项目组的logo和名称(图14),如Affective Computing(情感运算)、Biomechanics(生物力学)、Human Dynamics(人类动力学)、Opera of the Future(未来歌剧)、Social Machines(社会机器)、Viral Communications(病毒式通信)等等。


图14  电子屏上显示了各项目组的logo和名称


估计很多跟我一样的“凡人”,看了这些名字也不明就里。很有幸,一位在此留学的研究生彭同学,带着我们参观了她所在的项目组,以及其他几个项目组。接下来,我听到了各种脑洞大开的研究:机器人对人类表情的感知、乐高积木沙盘与城市设计互动、自动驾驶自行车、如何制作更舒适易行的假肢、人体运动的数字信息分析和感应、模仿鱼类的飞艇等等(图15)


图15  左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项目组;左中:tangible media——探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无缝关联;右:Opera of the Future——探讨音乐与人的联系;左下:city science——“乐高积木沙盘与城市设计互动”的创意就来自这个项目组


各种奇思妙想不断触及我想象力的边界,这里简直就是未来黑科技的孵化器。有些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技术研究的范畴,而是关系到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的发展。我赶紧查了查这个让我灵魂深处感到震撼的实验室,度娘如是说:这是一个致力于科技、媒体、科学、艺术和设计融合的跨学科的研究室……所有研究内容都属于新兴交叉学科的范畴,是具有前瞻性的创新研究。难怪,眼前这位恬静如菊又目光敏锐的彭妹妹,就是一位既精通物理,又精通绘画与动画制作的跨界奇才。真是佩服这些优秀的年轻人!


从Media Lab走出来,已是明月高悬。我深吸一口略带寒意的空气,平复一下过于亢奋的神经。我在想,名校的魅力究竟是什么?这几日在哈佛和MIT的参观与交流,有太多太多信息塞进我的大脑,我努力寻找最让我心动的影像……我想到了人。


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展览。就在我们走访MIT期间,MIT图书馆正在办一个与中国有关的展览——“麻省理工学院早期中国留学生”(CHINA COMES TO TECH 1877-1931,图16)。这里展出了早期中国留学生在MIT学习、生活的资料,其中就包括清朝末年由清廷派出的首批留美幼童。他们在美国结束中学学业后,纷纷考入耶鲁、哈佛等名校,其中一部分来到MIT继续深造。后来,这批留学生为中国矿业、铁路、电报、外交等行业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大家熟知的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代表),还有几位在甲午战争中壮烈牺牲。在异国重温这段历史,让我感慨万千,展览序言中有一段话特别打动我——“怀揣科技拯救中国的理想,这些留学生先锋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推动了科学、工程在全球的进步。他们也帮助美国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和她的人民。”


图16  “麻省理工学院早期中国留学生”展:我和小伙伴们在展览室门前(左上);展览史料(右上);展览室外墙上的展览信息


而今,科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依然面临很多课题,新时代赋予人类新的使命。这次探访名校的行程中,我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学人。例如,一路陪同我们的历史学博士肖恩和生物学博士雯雯,还有在哈佛给我们讲解戏剧构作的中国留学生研妹妹,刚刚提到的MIT留学生彭妹妹,以及这次旅行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牛津才子林伯虎……他们有的是多领域的专家,有的刚踏上创业之路,有的醉心于自己的课题研究,有的专注于繁忙的学业……我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对自己所追求事业的挚爱以及孜孜以求的精神!


或许这就是名校的魅力所在,她能唤醒人对本真的认识,激发人探寻真理最原始的驱动力。只有在不断学习、探索、实践、发现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离“真理”更近一些,人类才能不断地前行!我想起哈佛大学校徽上的拉丁文就是“真理”,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徽上写着SCIENCE AND ARTS(科学与艺术),同时用拉丁文写着Mens et Manus(Mind and Hand)(图17),意为手脑并用、创造世界!


图17  在大圆顶内拍摄的MIT校徽(下面标示这是2003级学生的赠礼)


在大波士顿地区,还有不少知名院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带给这个地区优质的智力资源,也吸引、诞生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的企业,以及世界顶尖的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医学院,在这次行程中我们也参观了其附属医院之一,位于波士顿市区的全美最好的医院之一——麻省总医院)。总之,人是塑造空间最活跃的因素,而教育是塑造人最重要的途径。在剑桥、在波士顿,这两个因素相互驱动,良性循环,创造出独特的城市气质。这里的人不急不躁、谦逊有礼。我接触到的每一位朋友都充满才智,又内敛谦和。难怪当地的朋友告诉我,除了寒冬,这里哪儿都好!


好吧,我相信我还会再来的!


作者:李立,土木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致力于工程设计软件的研发和应用,主要方向为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energy@139.com


订阅号编辑:张祎娴

订阅号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