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精粹 | 百年英美城市规划教育历程与转型【抢先版】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百年英美城市规划教育历程与转型》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英国和美国的城市规划教育有着百年的历史,百年来,他们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呢?
1 美国的城市规划教育发展历程
粗略地看,美国的城市规划教育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实践设计阶段。20世纪初至二战以前,美国的城市规划教育以物质性的空间形态设计为导向,课程以市政设计、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设计为主要内容,教学方法以实际项目设计和工作坊为主要手段。
研究与设计并重阶段。二战结束至1965年,以芝加哥大学掀起的“芝加哥经验”为标志,城市规划的专业教学开始逐渐走出传统的空间形态规划,迈向融合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的城市研究与空间设计并重的阶段。
多元化阶段。1960年代中期以后,一直被视为金科玉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方式受到挑战,社区运动、社会批判、倡导性规划、沟通行动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体回归阶段。19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城市规划界掀起了“寻找规划核心”的运动,认为城市规划应该回归(home-in)到其实践学科的本质中,城市规划教学中物质空间形态设计的内容重新被重视。
2 英国的城市规划教育发展历程
自19世纪末以来,英国的城市规划教育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形成阶段。英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是从建筑学、工程学和测量学中发展出来的,成立之初的英国城市规划专业同美国相比,更偏重于建筑学,非常强调工作坊(studio)的教学方式,特别注重单色及彩色渲染等绘图技巧的训练。
巩固阶段。二战以后,英国的城市规划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大学和社会学界的地位也得到巩固与加强。受大洋彼岸美国的影响,这一时期英国的城市规划教育开始尝试向社会科学研究方向拓展。
碎片化阶段。1970年代,随着学生数量的扩大,教师的数量和来源渠道也扩大了,城市规划专业开始向外拓展,皇家城镇规划协会的指引由注重规划设计的技术过程向关注社会与环境冲击的规划决策进行转变。到1980年代,城市规划成了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专业,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在学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重构阶段。1990年代,城市规划的教学体系再一次从社会科学拓展到自然科学。规划师被鼓励充分利用地理、社会、政治、经济、生物、地质、建筑、工程、房地产等学科领域的知识,专业无限拓展的结果使其成为一个“多层蛋糕”(layer cake)。
成熟阶段。2000年后,当城市规划的学科领域拓展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范畴后,对空间领域的关注日渐淡薄,专业核心空洞化和专业边界含糊化的现状引起了学者的热议,向空间性回归成为找回专业核心的重要手段。
3 英美城市规划教育的演变轨迹与启示
图1 百年英美城市规划教育历程
(1)英美城市规划教育的演变轨迹
总体看来,虽然美英两国城市规划专业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有所不同,但大体的演进轨迹和动向是一致的,都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市政设计—综合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研究与政策管理—社会批判、生态可持续与沟通行动—回归规划本体。
(2)对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启示
明晰学科拓展和规划本体的关系。纵观百年来英美两国的城市规划教育历程,都经历了起步—发展—空心化—本体回归的过程。这一过程提醒我们,空间性是城市规划的核心领域。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在强化学科领域的宽泛性,增加政治、社会、经济、环境、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点的同时,始终要围绕学科的核心——空间性来建设,避免重走英美曾经走过的弯路。
平衡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的关系。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有很强的研究性,又有典型的实践性、应用性,因此,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需要在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中找到平衡点。
4 结语
从实践设计为导向(design-oriented)转向理论研究为导向(research-oriented),再回归到空间性(return to spatiality)的这一个轮回,应该最能概括英美两国城市规划教育的范式与转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英美两国的经验教训,完善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作者:谭文勇,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
冯雨飞,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张祎娴
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相关阅读
国际城市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浅析——基于多所知名高校城市设计专业教育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