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行思 | 世界最宜居城市到底啥样?——墨尔本两年生活亲体验(三)【连载终】
相关阅读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2017年的宜居性城市排名,澳大利亚墨尔本连续7年拔得头筹,成为蝉联该排行榜冠军最久的城市。笔者于2015年9月来到墨尔本大学读博,在该城市生活两年有余,对于墨尔本宜居性的探讨和研究略有心得。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以经济学人宜居性排行榜指标为基础,结合自身留学的生活经历,从国际学生的角度对墨尔本的生活宜居程度进行讨论。
5 基础设施
在基础设施这一大项当中,主要包含道路网、公共交通、国际联结、住房质量、水资源及能源供给和电信设施。
与国内常见的双向八车道之类的宽马路不同,墨尔本的路网十分细密。19世纪初,墨尔本市中心被规划为规整的棋盘网格式布局,地块大多为100m×200m的尺度(图1)。当时出于对马车出行的考虑,道路分级明确,组团内主干道宽度30m,次干道宽度15m,巷道宽约4~8m。目前,很多次干道都被规划为单行道。但是由于市中心及周边是主要的就业休闲餐饮娱乐中心,高峰期市中心堵车比较严重。为此,墨尔本提高了中心组团的停车成本,限制居民自驾的意愿,鼓励公交出行。
图1 19世纪墨尔本市中心规划图
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ddle_Grid
墨尔本的公共交通在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中算是比较发达的,多种交通方式各司其职并且相互补充,强化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连接性,形成覆盖各个地区的较为完整的公共交通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三级:轨道交通(train)负责墨尔本都市区域内以及维多利亚州的远程连接;电车(tram)连接内城及边缘区域的重要的活动中心节点;巴士(bus)围绕轨道交通和电车站点设置,深入街区,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各种交通工具之间的换乘也较为方便。三种交通方式都严格遵循着自己的时刻表,准点率很高。在出门前可以根据公交时刻表安排出行,使用google map这类APP查询路线和换乘信息,非常方便规划时间。但是,如果算上等候和换乘时间,乘坐公共交通相比开私家车往往要多花费一倍以上的时间。另外,公共交通的高收费也是阻碍公交使用率提升的一大因素。三种交通方式采用统一系统,乘坐一次需花费4.3澳元(约合人民币22元)。刷卡一次两小时内免费坐任意公共交通。一天刷卡次数上限为两次。一天8澳元以上的交通费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长期乘坐公共交通的乘客可以办理周卡或月卡,略有优惠】。由于公交司机有强大的工会,经过前年的罢工和谈判,现在他们每年工资会增长13%以上,这些花费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住房质量方面,因为环保的要求,墨尔本较新的建筑都采用环保建筑材料,特别是室内的分隔墙,往往由很薄的木板构成,这导致了房间之间非常差的隔音效果。天然气、电力和自来水的供应在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十分完备。笔者跟租房中介租下一整套房子,天然气、电力和网络都需要跟当地的相关公司联系获取。除了网络需要上门安装等了20天以外,天然气和电力都是一个电话当天开通,非常方便。电力甚至可以在网上查到每天的用电情况。在2017年的全球智能城市评选中[1],墨尔本名列全球第十,在网络方面获得满分。这也证明当地网络通信方面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与国内类似的是,不同的运营商信号情况不同。大牌的公司往往有自己独有的带宽,信号覆盖范围也更广泛;小公司租用大公司的带宽,高峰期往往会被限流。但是这样的区分也有助于不同购买力的人选择不同的服务,使不同阶层的人都能方便地使用网络和通信服务。
6 反思与总结
对于墨尔本高宜居性的形成,笔者和其他墨大的同事曾做过相关的研究[2]。我们一致认为,作为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城市宜居性排行榜之一,经济学人智库的城市宜居性排行榜所采用的精英视角具有争议性。他们对城市宜居性的评价主要基于分析师和差旅金领阶层的判断,但该取样方法忽略了当地居民的真实体验。由于所采用的精英视角,该排行榜忽略了公共图书馆、档案馆、绿地、慢行系统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因素。
基于笔者的体验,墨尔本在这些方面做的也十分到位。墨尔本的公共图书馆分布非常广泛,每个社区(suburb,相当于中国的街道)都有图书馆,市民进去之后只需要办理简单的手续即可借阅书籍。档案馆查阅也非常方便,在网上提前找好自己需要的资料并与档案馆预约,去档案馆时工作人员已把资料准备好,并提供独立的阅读室,方便查阅。这些公共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墨尔本当地的居民,对学者做研究也有很大的帮助。
墨尔本号称全世界公园最多的城市。仅以墨尔本CBD为例,北边坐落着墨尔本卡尔顿公园,弗拉格斯塔夫公园位于市中心西北边,东边是旧财政部公园和菲滋洛伊公园,东南边是墨尔本皇家植物园等广阔的城市公园和绿地(图2)。
图2 墨尔本市中心及周边公园绿地示意图
资料来源:google map
如此高密度的开放空间为市民的各种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场地。诸如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球等运动场地一应俱全。街心公园的设计往往也独具匠心,适度安排座椅和植被,实用又有层次。此外,墨尔本用绿道串连起多处大型公共绿地,形成了完备的绿道系统,使自行车出行的居民可以置身于花园之中。
通过从历史角度对墨尔本宜居性形成进行梳理,我们认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交通质量、运用和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手段、稳定的制度体系、良好的区位、对社区参与的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及绿色健康的城市形象是墨尔本高度宜居性的形成基础[2]。作为一个国际留学生,笔者的生活仅限于学校、市中心及周边地带,体验也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此本文的视角和讨论范畴有一定局限,并不能涵盖墨尔本乃至澳大利亚生活的方方面面。
谨以此文作为对墨尔本两年多留学生活的纪念
[1] Easy Park. Smart Cities Index[R/OL]. [2018-01-14]. https://easyparkgroup.com/smart-cities-index/.
[2] 习希德, 吴昊, 李翔. 墨尔本的城市宜居性[J]. 上海城市规划, 2017(5): 90-93, 105.
作者:李翔,墨尔本大学城市规划博士研究生,《国际城市规划》澳大利亚站联络员。lix10@student.unimelb.edu.au
编辑:张祎娴
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