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UPI的故事 | 郑德高:UPI,仰望星空的窗口

郑德高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5

为庆祝《国际城市规划》创刊40周年,编辑部特别策划了增刊“我与《国际城市规划》的故事”,通过征文和邀稿等方式,我们最终收集并甄选出了55个故事。从8月19日开始,公众号推出“我与UPI的故事”连载,希望与读者们分享这40年来的珍贵点滴。



约定写一个我与UPI的故事,勾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与一起成长的岁月。在与UPI的交往岁月中,我当过主持人、编委、作者、荐书人等多重角色,有许多的第一次值得回忆,我伴随UPI一起成长,UPI是我仰望星空的窗口。


第一次成为专栏主持人。在UPI还是《国外城市规划》的十几年前,“海外速递”和期刊中的大文章最能代表UPI当时的定位——一个是快速、精炼地把国际上行业的新动态介绍进来,一个是针对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系统、深入介绍国际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两者各具特色,相映成辉。专栏主持人往往与熟悉的同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每一期的专栏撰写工作。当时的编辑希望我和同是规划专业并在高校当老师的爱人,能承担UPI从季刊改到双月刊而增加的“海外速递”工作。那时工作没有那么忙,“海外速递”也有助于我们充分学习了解国外的规划情况,于是我们欣然答应,主要收集国内外网站大量资讯,然后选择一些有意义的资讯刊登在杂志上。因为主持这个栏目,中规院2004年承担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时,当时的负责人李晓江院长找到我说,你一直翻译海外资讯,那你就承担两个与海外相关的专题吧——《首都功能的国际比较》和《世界城市的比较研究》,现在看来北京那一版总体规划的四个定位“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有我和UPI的一份贡献。


第一次成为《国际城市规划》的编委。参加完北京总体规划之后,2005年去英国卡迪夫大学作访问学者一年,回来之后,正好赶上《国际城市规划》编委改选,我有一些国外求学经历,因此有幸成为杂志的编委之一,主要参与选题的讨论、杂志的评阅,以及每年编委会的工作会议,说实话,在编委平台上,收获多,贡献少。


第一次在UPI发表文章。2007年,我承担“上海虹桥枢纽地区规划”。虹桥枢纽特殊,一是国内第一次把机场和高铁连接起来成为一个交通枢纽,二是围绕枢纽地区要不要有城市开发还有许多争议。面对这个国内没有参考的难题,在项目一开始我就翻阅大量的国外案例,了解国外关于高铁与空港地区的规划,项目完成之后写了两篇文章,《寻求节点交通价值和城市功能价值的平衡》发表在UPI上,《区域网络中的关键性节点》发表在《城市规划》上,这个项目也获得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和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这份荣誉也有UPI的贡献。


第一次作为荐书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UPI也希望能够兼顾互联网平台,在公众号推出了一个新栏目“鉴书堂”,希望学者们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推荐有料又有趣的书。其实这是一个很适应互联网时代年轻人快速阅读的新方向,我也受编辑的委托,写了两篇:《城市化的“第三次浪潮”与新经济时代的“城市—区域”》和《城市的胜利与规划的反思》来推荐《浮现的世界》和《城市的胜利》两本书,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利于互联网时代读者的快阅读,也有利于荐书人的深度阅读。希望这个栏目也能坚持办下去,有一天也可以集结成书。


UPI是我仰望星空的窗口,UPI的世界很丰富,UPI的世界很精彩。


作者:郑德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相关阅读
陈明:理想照进现实——结缘《国际城市规划》

王红扬:我们的历史和我们创造的历史

刘健:写作的乐趣——《国际城市规划》创刊40周年纪念杂谈


排版:徐嘟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