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台湾乡村“社区营造”内涵变迁与高校课程建设的关联性——以淡江大学为例【抢先版】

杨昌新 黄瑞茂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5

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台湾乡村“社区营造”内涵变迁与高校课程建设的关联性——以淡江大学为例》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兴起于1994年的台湾社区营造,是一项应对当时社会环境和时局变迁的策略调整,也是对1960年代台湾社区发展政策的反思与承袭。社区营造源自日本的“町造运动”,倡导社区建设体制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方式转变。在政策推行过程中,因台湾高校的积极参与和创新实践,使社区营造逐步实现了从舶来品到在地化的蜕变。台湾高校的参与行为主要表现为两个导向,一是师生走向了社区服务,二是社区营造课程走进了课堂。凭借着“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台湾高校为社区营造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并成长为社区营造内涵建设的核心力量。回顾淡江大学“社区营造服务”课程的建设历程,将其与社区营造运动互动脉络概括如下。


1  台湾社区营造政策的功效
 

社区营造相关政策的出台是淡江大学“社区营造服务”课程从无到有、内涵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动力来源和重要标志。

  • 1993—1994年,由“文建会”所推行的“社会共同体意识”和“社区总体营造”政策促发了淡江大学建筑学系“淡水社区工作室”的成立;
  • 2008—2010年,台湾当局的“新故乡社区总体营造第二期计划”促成了淡江大学“专业知能服务学习课程”的提案,同时,随着“农村再生计划”的提出,淡江大学建筑学系开设了“社区营造服务”课程;
  • 2017—2018年,“教育部”启动了“大学社会责任实践计划”和“高教深耕计划”,进一步促进了淡江大学建筑学系“社区营造服务”课程的综合化和在地化(图1)。

 


图1  “社区营造服务”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

资料来源:淡江大学校园网

 
2  社区营造课程建设的意义
 

高校是输送社区营造专业技术力量的主要来源,课程设置为社区营造在地化实践建立了一个产学研的平台,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回应社会的需求,输送社区营造的技术力量;
  • 二是回应政策的倡导,探索社区营造在地化的经验;
  • 三是执行学校服务计划,促进高校定位与职责的转变。

 
总之,在产学研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社区服务的共同经验,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服务观念的培养,实现了从强调环境改造的设计身份,到强调沟通交流的协调身份,再到强调价值培育的传播身份转变,这个转变也清晰地刻画出社区营造内涵深化的轨迹。
 
3  台湾社区营造内涵的深化
 
伴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化,台湾社区营造经历了以环境建设、社区意识和人文价值为主题的阶段性探索,每个阶段虽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趋势是走向了创造生态健康、可持续生活的乡村振兴目标(图2)。
 

图2  课程建设与社区营造内涵深化轨迹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 第一,乡村环境美化阶段。以环境改造为切入点,维育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完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整治和改善社区环境,修复生态系统,发展农旅休闲产业,创造优质的发展环境。

  • 第二,社区感重塑阶段。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融入共同参与的行动模式,集合民众力量,保护和利用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建设地方文史人物主题展示馆,策划民俗活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突显社区特色,塑造归属感,从精神文化层面唤醒大众对家园的共同体意识。

  • 第三,人本塑源阶段。在社区营造深化过程中,意识到人气是活力的根本,人是环境品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和社区共同体意识塑造的本源力量。以人本塑源为切入点,传播生态健康、永续生活、乡村振兴等教育理念,并植入中小学教育、社区教育和平民教育,从人文观念培养的角度落实社区营造,凝聚社区的共同体意识,使之内生动力和活力(图3)。 

 

图3  2019生态永续淡水宣言——淡水社区工作坊传播教育理念

资料来源:淡江大学校园网

 
综上,回溯台湾社区营造与高校互动的轨迹,便可精准判断大陆地区乡村振兴所处的阶段,藉此明辨未来努力的方向。大陆对于乡村发展路径的探索,有着与台湾类似的轨迹,在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之前,曾经历了“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两个阶段,重点在于解决农民住房建设、乡村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等问题。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与台湾社区营造的“人、文、地、景、产”五个面向不谋而合,因此,台湾社区营造经验对于探索乡村振兴路径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反观大陆地区乡村发展进程,乡村环境美化阶段已基本完成,而在社会认同和人本塑造方面,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基于此,本文引入高校课程建设的视角,目的在于启发乡村振兴与高校产学研互动的创新思维,旨在倡导政策性地鼓励和强调大学的社会责任,让跨领域的高校师生走向社区场域,寻找社区重塑和人本塑造的真实议题,以探索在地化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杨昌新,博士,福建工程学院副教授,淡江大学访问学者,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黄瑞茂,淡江大学教授,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博士


延伸阅读
存量土地活化的机制与主体研究——基于台湾社区营造经验的延伸探讨
农村社区内在活力营造机制研究——以台湾龙眼林社区为例
中国大城市的非正规住房与社区营造:类型、机制与应对

编辑、排版:张祎娴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