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斯堡市(Frederiksberg)属于哥本哈根大都市区,建于1651年,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丹麦的必游之地。近期该市公布了新的城市规划,特别关注可持续性和绿色转型等主题,强调创造更多自然空间,促进绿色交通,并鼓励可持续发展。该市的城市与环境委员会主席简·约根森(Jan E. Jørgensen)表示“我们有一个雄心勃勃的城市规划,因此对所有领域都设立了高标准。在公共参与的过程中,许多市民和协会希望在交通方面能更环保,我们倾听了这些意见并完善了目标和指导方针。”新规划的重点包括:
增加城市绿地和动植物群,促进生物多样性,确保市内任一地点的300米内都能到达大型绿地;另外,市政府希望将水分配到各个城市公共空间以保持凉爽的局地气候。
建设项目将面临更严格的规定,以确保更多公共区域和社区的开发遵守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要求。
促进共享汽车和电动汽车,而为了鼓励更多的人选择绿色车辆,市政府将建设足够的充电站,并在规划中保证所有多层建筑的250米范围内至少有1个电动汽车充电点。
关注骑自行车者和公交乘客的需求,计划增加1200个自行车停车位,城市中任何地点400米内设有公交车站;将部分汽车停车位改为地下,以期为绿色空间或休闲区域创造更多可能。
资讯来源:https://www.themayor.eu/en/a/view/sustainability-is-at-the-heart-of-frederiksberg-s-new-municipal-plan-8305每年的6月5日是联合国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生态系统修复”,巴基斯坦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主办了此次活动。瑞典政府在活动中介绍了瑞典近年来的湿地修复工作,并强调气候变化使得北极湿地(图1)面临被严重破坏的风险。
图片来源:https://www.caff.is/wetland瑞典政府表示,19—20世纪间,瑞典排干了近300万公顷的湿地(约占全瑞典原始湿地面积的25%),主要是为了创造新的农业用地或增加林业生产,其他目的还包括泥炭生产和道路建设。2018年,瑞典政府启动了湿地倡议,鼓励各城市修复和建设湿地。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一部分湿地的水流得到平衡,地下水流入增加,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也帮助储存了大量的碳。湿地多功能性的恢复对瑞典实现环境质量目标、2030年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国际气候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世界上很大一部分湿地位于北极地区,其中包括瑞典北部,北极湿地对生物多样性和当地原住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泥炭丘(palsa)是一种独特的极地泥炭湿地,是由泥炭土、冰核和矿质土构成的多年冻胀丘(图2),拥有相当高的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全球变暖,它面临着被摧毁的风险。2017年在瑞典的倡议下,北极理事会启动了一个项目,以收集有关北极湿地的知识。该项目报告在今年春季的北极国家外长会议上提交,题为《北极湿地的韧性和管理》,包含13项关键发现和20项建议,其中许多建议与各种湿地有关,而不仅仅是北极的湿地。
图2 一组发育良好的泥炭丘
图片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lsa#Palsa_and_GHG-fluxes
资讯来源:https://www.government.se/articles/2021/06/sweden-highlighted-the-importance-of-wetlands-to-the-climate-on-world-environment-day/
以上资讯由本刊中国瑞典站 张家瑜 供稿
近期资讯
[中国香港]港铁“屯马线”全线通车/《香港清新空气蓝图2035》(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