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应对高密度城市采光问题的生成式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KPFui伦敦理想街区为例【抢先版】

高栩李煜徐跃家等 国际城市规划 2023-08-28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应对高密度城市采光问题的生成式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KPFui伦敦理想街区为例》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高密度城市的采光问题由来已久,针对这一问题,城市设计在经历了野蛮采光时期、几何测算时期、计算机评估时期三个阶段后,迎来了生成式设计浪潮(图1)。其特征主要体现为形式可视化、过程智能化和结果科学化。 


图1  城市空间采光研究历史的四个时期

 

设计师、教育家吕克·威尔逊(Luc Wilson)于2012年创立KPFui。作为KPF内部一项跨学科的城市数据研究项目,KPFui聚焦于城市多尺度的生成式设计研究和实践。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项目300余个。伦敦理想街区(London Ideal Block)是其中探索高密度与采光平衡的典型案例。
 
伦敦理想街区将城市设计中影响采光的13个因子归类为单街块、多街块、城市三个层级(图2)。应用生成式设计方法生成海量方案,筛选出理想的街区类型。最终达到高密度与采光的最优平衡。 


图2  单街块、多街块和城市3个层级中影响采光的空间因子
 

该生成式设计方法包含4步流程(图3):

步骤一,街区原型提炼。在控制街区密度的前提下,逐一比对历史街区类型。选择庭院带塔楼的模式作为理想原型。

步骤二,生成规则确定。从区域、位置、高度三个方面确定规则。

步骤三,街块形态寻优。在目标采光条件下,生成大量多街块形态方案,选择其中最优的街块形态。

步骤四,路网形态迭代。将寻优的街块形态放置在可变换路网结构中,对路网结构进行155次迭代。得到最优的城市形态,指导总体规划。 


图3  KPFui伦敦理想街区运用4步生成式设计方法解决高密度与采光平衡的问题
 

生成式设计方法在伦敦理想街区中的优势体现在6个方面(图4):

维度全面,将传统城市设计难以覆盖的心理需求等维度全面纳入设计考量。

评估前置,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通过预评估规避设计风险,提升设计品质。

结果灵活,全参数化模型使得设计结果具有高度灵活性,便于优化调整。

流程高效,机器学习和迭代代替人工处理海量数据,使得决策过程更加高效。

展示清晰,将设计过程和结果最大程度可视化,展示信息全面、结果直观,便于沟通交流。

应用广泛,生成式设计具有清晰底层原理和稳定算法模型,在应对其他城市问题方面具有通用性。
 

图4  生成式设计流程(下)与传统流程(上)的对比图
 
综上,伦敦理想街区中所运用的生成式城市设计方法,对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具有三方面的重要启示和思考。
 
第一,城市设计初期阶段应纳入智能化手段。城市设计过程的科学、合理、灵活、高效影响未来城市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智能化手段有助于城市设计方案的科学研判、城市设计过程的提效优化、城市设计结果的展示发布。
 
第二,城市设计智能化过程应结合人的管控。虽然生成式城市设计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诸多显著优势,但由于硬性的设计规范和流程管控不够明确,自身仍有完善空间。应在城市设计智能化过程中充分考虑人对其设计过程、条件反馈、设计结果的监督和控制。
 
第三,城市设计应设置全过程公众参与平台。城市设计关乎未来城市中每个居民的生活,其过程应向公众予以充分展示。生成式设计在城市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能以可视化的方式将城市设计不同阶段的信息直观呈现,有利于公众参与平台的搭建(图5,图6)。 


图5  创造街区互动展览 

图6  杭州新城理想化街区研究  
 

作者:高栩,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李煜(通信作者),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助理,建筑系副系主任,副教授。liyuthu@qq.com

徐跃家,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

夏荻,KPF纽约高级副总监


延伸阅读
法定与意定:规划许可采光纠纷的公私法解决路径

“阳光包络面”研究及其应用综述


编辑、排版 | 张祎娴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