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英文标题,都不好翻译
最近读外媒遇到不少令人拍案叫绝的标题,文刀君挑几个分享给各位品一品。
先来看美国《大西洋月刊》这篇科普文章:
Don’t Fall to Pieces Just Because China’s Rocket Is
这篇讲的是最近备受关注的“长征五号B火箭残骸返回地球”一事。“Don’t Fall to Pieces”用的是固定短语“fall to pieces”的“比喻意义(figurative meaning)”,即,“情绪失控”。结尾“Is”后面省略了“falling to pieces”,用的是“fall to pieces”的“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
这篇文章安慰读者“莫要慌”,因为历史上人被残骸击中的概率比遭雷劈还低。
You’re more likely to get struck by lightning than smacked with a piece of falling space debris.
一则标题,集“fall to pieces”两种用法于一身,奇思妙想,简洁切题,足见编辑选词用词功力。把这则标题翻译成中文,译文尽量在“形神”上贴近原文,并非易事。诸位不妨一试。
总体而言,外媒对中国骂得多,夸得少。《大西洋月刊》最近的一篇文章借用中国人熟悉的“paper tiger”讽刺中国是“paper dragon”。《经济学人》曾造动词“China-proof”来表达“防着中国”之意,读者亦不难看出这个词的灵感来自“waterproof(防水)”。
再看《经济学人》最近的一篇文章:The new scold war (新骂战)。
注意,“scold war(骂战)” 与“cold war(冷战)”形似,把标题翻译出来就没那个味了,译文很难像英文那样把“scold”与“cold”的暗合体现出来。
《经济学人》对这个标题可谓情有独钟,在谈及中美对抗时,不止一次以“the new scold war”为题。
还是《经济学人》最近的一篇文章:A shot in the arm
这篇讲的是“拜登政府支持放弃疫苗专利”。“A shot in the arm”是美国俚语,意思是“encouragement”“boost”。在疫情这个大语境下,“a shot in the arm”又与“打疫苗”完美契合,一语双关,妙!
前两天读CNN对此事的一篇报道,开篇一句是:President Joe Biden was between a shot and a hard place.
这句话是外媒活用英文固定短语“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陷入两难)”。把“rock”改为“shot”,在疫情这个大语境下,读者不难想到与“vaccine”相关。CNN这句话表达的是,拜登政府面临两难选择:支持放弃疫苗专利,药企不乐意,也不利于未来重大疾病药品的研发;不支持放弃疫苗专利,疫情恐怕会继续耗下去。
第二句“In the end, he chose humanity.”又一下子把拜登狠狠夸了一把,拜登读后估计心里会乐开了花。
读外媒,一读语言,二读观点,其乐无穷,还能不经意间“在含着眼泪的笑声中得到教育和启迪”。
宋代欧阳修做文章多在“三上”——马上、厕上、枕上,今人读外媒亦可效仿,不必正襟危坐,车上、厕上、枕上足矣。
戏说中外